邓小平外交战略思想研究
本文关键词:邓小平外交战略思想研究
【摘要】:外交是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抛开这个紧密联系着的世界,外交作为一个国家展示自身的窗口,对本国的形象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处于执政地位的政治家,在国际活动中代表本国表现出的战略思想称之为外交战略思想,它直接影响这个国家的战略利益。邓小平外交战略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中的一部分,其形成和发展与世界的进程是紧密联系的。邓小平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对世界总体形势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制定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的、全面的外交战略。邓小平外交战略思想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制定外交策略和进行外交活动的行动指南,更是现今我国外交政策与战略的重要理论和精神财富。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局势风云变幻,未来的国际局势很不明朗。这个时候,深挖邓小平外交理论的内涵实质,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方面面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82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军;点评《朝鲜战争对毛泽东外交战略思想的影响》[J];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2 侯保龙;相互依存型外交战略:“入世”后我国外交战略的理性选择[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年01期
3 ;能源安全已经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外交战略[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04年08期
4 楚树龙;;和平发展与外交战略:非传统模式[J];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01期
5 翟];;寻找中国周边外交战略的支点[J];世界知识;2006年22期
6 朱照南;;基于文明和政治文化视角的“两个拳头打人”外交战略分析[J];鸡西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7 李映周;中国的新外交战略和韩中关系(摘要)[J];国际政治研究;1996年03期
8 任锋;西欧领导对欧盟外交战略和欧中关系的看法[J];现代国际关系;1998年04期
9 刘淑梅;论我国新时期的外交战略[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S1期
10 冯媛媛;;孟荀王霸思想研究——兼评中美外交战略[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伟伟;;从内政与外交互动的角度看新中国的外交战略与国内经济建设的发展[A];改革开放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浦启华;;韬光养晦与积极的外交战略[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郜非非;;新中国六十年外交战略发展过程及启示[A];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宋冰;;论邓小平的外交战略思想[A];纪念邓小平(下卷)——北京市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郭伟伟;;新中国60年外交战略选择与经济建设关系研究及启示[A];新中国60年研究文集(1)[C];2009年
6 熊光楷;;中文词汇“韬光养晦”翻译的外交战略意义[A];公共外交季刊2010夏季号(总第2期)[C];2010年
7 钮菊生;;新中国三代领导人外交战略思想比较研究[A];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十周年理论研讨会专辑[C];2002年
8 戴德铮;;“冷静观察”等28字方针的科学内涵与现实意义[A];思考与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论文集[C];2005年
9 浦启华;;和谐世界与中国的外交战略 中国未来新的战略态势——三环外交[A];改革开放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屈彩云;;日本环境ODA的战略发展探析[A];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建设:借鉴与创新——2011年博士论坛[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军红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全球化研究中心;日本“近视”外交战略是作茧自缚[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台湾成功大学政治系暨政经所特聘教授 宋镇照;李克强访印的外交战略意涵[N];东方早报;2013年
3 北京商报记者 韩哲 赵毅波;莫迪外交战略浮出水面[N];北京商报;2014年
4 金嬴;日本迷失外交战略[N];东方早报;2005年
5 周戎;印度不愿充当他国外交战略的工具[N];光明日报;2008年
6 本报驻比利时记者 李永群;欧盟酝酿新时期外交战略[N];人民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宁惠;我市举行外交战略暨国际形势报告会[N];张家界日报;2010年
8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未来30年外交战略考验中国智慧[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9 刘勃;从水火到水乳——毛泽东的外交战略思路新探[N];秦皇岛日报;2011年
10 记者 魏恒;主动服务国家周边外交战略 奋力开创我区开放合作新局面[N];广西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泽喜;毛泽东时代意识形态作用下的中国对苏对美外交战略[D];武汉大学;2011年
2 张键;冷战后中国东亚外交战略的学理分析[D];外交学院;2011年
3 刘德喜;美苏关于中国问题的纠葛和毛泽东的外交战略(1943—1949)[D];中共中央党校;199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向华;试析印度尼西亚的大国平衡外交战略[D];外交学院;2016年
2 张黎月;论联邦德国两大政党影响下的国家外交战略(1949-1969)[D];吉林大学;2016年
3 袁胜捷;从新时期日本的亚太外交战略看中日关系[D];南京大学;2016年
4 李海宝;“一带一路”建设与我国当前外交战略调整的关系研究[D];中共广东省委党校;2016年
5 黄雅琦;邓小平外交战略思想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6年
6 张磊;和平崛起中国的外交战略目标讨论[D];武汉大学;2005年
7 王伟伟;美国之音在美国外交战略实施中的地位和作用[D];青岛大学;2006年
8 刘雅贤;论中国不结盟外交战略[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张竹云;关于我国不结盟外交战略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陈雪姣;蒙古“多支点”外交战略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790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179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