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非传统安全视角下的德国移民社会融入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3 06:23

  本文关键词:非传统安全视角下的德国移民社会融入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非传统安全 德国移民 社会融入


【摘要】:移民活动并不是一个新兴的话题,人类历史的发展总是与人口流动密不可分。自哥伦布1492年发现了美洲新大陆开始,人口迁移的影响对世界发展起到了进一步推波助澜的作用。德国作为在历史上横亘在欧亚大陆上的单一民族国家,通过多年的人口迁移,如今已经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大移民国家,移民人口占到全国总人口的9%,真正成为了非典型意义上的移民国家,移民的到来也让德国逐渐成为了一个多民族并存的国家。德国的移民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不过移民规模并不大。直到19世纪末叶,工业革命的浪潮席卷了整个世界,德国也从中迅速变成新兴帝国,吸引了大量前来怀揣淘金梦想的人们。然而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让德国满目疮痍、民不聊生。二战后,推翻了纳粹政党,德国新的民主政府上台,伴随着冷战的开始,开始了四次移民浪潮。这期间,避难移民、客籍劳工、家庭团聚移民等受这四次移民浪潮的共同作用,其身份多样,管理复杂,且在移民融入问题初步显现的时候政府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这影响到了德国社会的各个领域,人们才开始逐渐重视起来。故而如今移民的社会融入问题日益成为了德国政府讨论和分析的核心问题。但是由于政党博弈与历史文化等原因,德国的移民政策比较多变,有时也会出现左右摇摆的情况,因此除了政府需要制定有效的政策之外,还需要外来人口和本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以保证德国移民社会融入的成功发展。本文从非传统安全角度分析德国移民的社会融入问题,首先阐述了安全的内涵,从非传统安全视角来对移民的理论架构进行分析;第二部分梳理了德国移民社会融入的进程,并分析了出现社会融入问题的动因;第三部分从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和文化安全三方面来分析德国移民融入问题所产生的一系列影响。最后一部分重点分析了德国政府在制定移民融入问题的政策的矛盾性,提出应该多从非传统安全角度出发,关注移民本身的安全,并在制定政策时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合作,共同保障移民融入问题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使这一非传统安全威胁逐渐消减。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751.6;D523.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丽,王延卫;全球化与非传统安全[J];改革与理论;2002年04期

2 张洁;从抗非典看东亚非传统安全合作[J];当代亚太;2003年06期

3 俞晓秋,李伟,方金英,张运成,翟坤;非传统安全论析[J];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05期

4 书彬;重视非传统安全坚持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5 刘学成;非传统安全的基本特性及其应对[J];国际问题研究;2004年01期

6 何忠义;“非传统安全与中国”学术研讨会综述[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03期

7 刘中民,桑红;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视野中的非传统安全研究[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04期

8 朱锋;“非传统安全”解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9 王学军;非传统安全与传统安全辨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09期

10 李淑云;非传统安全的根源与趋势[J];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万里;;中国的非传统安全观及其“泛安全化”(英文)[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全球治理与中国作用”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2 周中朝;;非传统安全领域的汇率问题及对策[A];湖南省第六届公共管理论坛会议资料[C];2007年

3 丁江伟;;非传统安全与国际合作的创新[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4 王德华;;试论中印大同、非传统安全与和谐世界[A];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与文明多样性——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6年

5 李元奎;;非传统安全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挑战与对策[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6 王飞;董理达;侯光明;;非传统安全时代国外军民融合发展途径的启示[A];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第123场——2011国防科技工业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汤啸天;;非传统安全考验执政能力——兼论中国发展新阶段的犯罪问题与社会控制[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陈冀胜;;现代化学生物恐怖问题(摘要)[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9 龚迎春;;海洋领域非传统安全因素对海洋法律秩序的影响——以日本构建多边海上安全机制为例[A];《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06年卷第一期[C];2006年

10 陈冀胜;;现代化学生物恐怖问题[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应用化学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非传统安全面面观[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韩晓东;非传统安全研究有望迈上新台阶[N];中华读书报;2007年

3 记者 陈风彩;首个非传统安全高级研讨班在浙江举办[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4 汪仲启 陈继旭;非传统安全的解决需要全球合作[N];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庞中英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非传统安全”刍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财政部亚太财经与发展中心 胡振虎;审视非传统安全危机[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7 记者张军妮;中澳对话东亚非传统安全及区域合作[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韩旭东 国防大学教授;维护非传统安全需国际合作[N];中国国防报;2012年

9 世经政所 王逸舟;重视非传统安全的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10 石志远;积极应对非传统安全的挑战[N];解放军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章贵;涉我跨界河流安全威胁识别、评估及应对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傅勇;非传统安全研究与中国[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倩;论中国与东盟的非传统安全合作[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2 徐元帅;中国政府非传统安全应对能力的评估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余远来;中美军队参与应对非传统安全政策之比较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4 卢凯;冷战后中日非传统安全合作的现状及前景[D];延边大学;2012年

5 丁戈;非传统安全视角下的湄公河航道航运安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6 Kendall.Michael P.;非传统安全外交[D];浙江大学;2015年

7 林森;中老缅泰四国湄公河联合执法安全机制及其影响[D];复旦大学;2014年

8 杨嘉宜;非传统安全视角下的国际水资源合作[D];南京大学;2014年

9 陈建光;中国与东盟非传统安全合作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10 张旭;冷战期间美苏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D];渤海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1794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1794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2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