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建设中的中国意识成长及中国学派前途

发布时间:2018-01-25 21:27

  本文关键词: 国际关系理论 中国意识 中国学派 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 出处:《国际观察》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国际关系理论建设的本国意识,有一个局部发育、整体性自觉(强化)、系统化和理论化的发展过程。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是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中国意识发展的重要转折期,由发育期进入整体性自觉时期。世纪之交的中国理论大讨论实质上是一场理论系统化的学术努力,产生了多方面的后果,其中一个重要的后果就是"中国学派"概念的提出。从中国意识,到中国理论,再到中国学派,这是一个递进向前的逻辑。将关系性这个概念作为中国学派建构的本位,是建立既符合中国特色又有时代特征的国际关系理论的重要努力,具有理论上的可能性。在中国学派提出的过程中,出现了较多有影响力的理论假定,其中体系程度较高、参与讨论范围较广、地域性较强的三个理论流派是道义现实主义、共生理论和共治理论。建立和发展中国学派,有必要建设一套相互间密切联系的概念群或概念体系。关系、共生和共治等概念并不是矛盾的,而是相互补充的。未来的中国学派建设,关键要在整合、抽象、国际化和创新等方面下功夫。
[Abstract]:The national consciousnes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re is a partial development, the whole consciousness (strengthening, systematization and theorizing). -20s. It is an important turning poi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onsciousness in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from the development period to the whole conscious period. In essence, the great discussion of Chinese theory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is an academic effort of theoretical systematization. There are many consequences, one of which is the concept of "Chinese school", from the Chinese consciousness to the Chinese theory, and then to the Chinese school. This is a progressive logic. Taking the concept of relation as the standard of the Chinese school of thought is an important effort to establish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which conforms to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There are theoretical possibilities. In the process proposed by the Chinese school, there are many influential theoretical assumptions, in which the degree of the system is higher, and the scope of participation in the discussion is wider. The three regional schools of theory are moral realism, symbiotic theory and co-governance theory.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nd develop the Chinese school of thought. It is necessary to construct a set of concept groups or conceptual systems which are closely related to each other. The concepts of symbiosis and co-governance are not contradictory, but complementary. The key to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school in the future lies in integration, abstrac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innovation.
【作者单位】: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分类号】:D80
【正文快照】: 一、导论: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本国意识问题国际关系理论是一种兼具国际性和民族性的政治理论。在国际社会仍然主要以民族国家为主要行为体的历史阶段,国际关系理论既有国际合作的普遍性,也(9)本论文先后在2016年11月5日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年会(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和11月20日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小明;关于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几点思考[J];欧洲;2001年06期

2 王义桅;在科学与艺术之间——质疑国际关系理论[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09期

3 谭再文;“国际关系理论”辩识[J];国际观察;2002年05期

4 庞中英,张胜军;国际关系理论在中国的问题与前途[J];国际论坛;2002年01期

5 饶银华;国际关系理论方法论建构[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6 ;“9·11”事件后的新形势可能引发新的国际关系理论和战略[J];当代世界;2002年08期

7 王义桅;国际关系理论的国家性[J];美国研究;2003年04期

8 肖欢容;“国际关系理论与中国:比较与借鉴”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J];世界经济;2003年05期

9 孙学峰;学术批判不同于道义谴责——评《在科学与艺术之间——质疑国际关系理论》[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01期

10 朱锋;国际关系理论在中国的发展:问题与思考[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厚虎;;人、国家与理论——探寻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国视角[A];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建设:借鉴与创新——2011年博士论坛[C];2011年

2 王俊生;;国际关系理论的普适性与国别性:一个知识性的梳理[A];评价国际关系理论:各界与进步——2007年博士论坛[C];2007年

3 宣兴章;;国际关系理论的古希腊根源:行动者、结构论述模式的剧场假象[A];国际关系研究:合作理论及争鸣——2008年博士论坛[C];2008年

4 王义桅;;国际关系理论的国家性[A];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2003年度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5 程诚;;比较中日政治文化“忠”的观念异同——当代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新探索[A];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建设:借鉴与创新——2011年博士论坛[C];2011年

6 金新;;国际关系理论的“空间转向”:一项研究议程[A];国际关系研究:新发展与新问题——2012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12年

7 李开盛;;规范理论:批判与评估[A];国际关系理论:前沿与热点——2006年博士论坛[C];2006年

8 黄海涛;;国际关系理论评价问题浅析——以“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视角[A];评价国际关系理论:各界与进步——2007年博士论坛[C];2007年

9 花勇;;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世界交往的视角[A];国际关系研究:新领域与新理论——2010年博士论坛[C];2010年

10 夏立平;;论21世纪中美印三边关系——用三种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进行分析[A];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与文明多样性——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Edward Friedman 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霍金讲席政治系教授;Edward Friedman:国际关系理论应用共同话语解释地区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国际关系理论的科学性从何而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淮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朱延华;和谐世界国际关系理论的哲学基础[N];光明日报;2012年

4 华东师范大学 赵银亮;多视角下的国际关系理论[N];社会科学报;2004年

5 梁守德;国际关系理论的新探索[N];中华读书报;2002年

6 王文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国际网系理论”:互联网冲击下的国际关系理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牛新春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国际关系理论有用吗[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倪世雄 赵曙光;探索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中国化之路[N];解放日报;2011年

9 唐世平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寻求国际关系理论突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毛莉;实践转向:突破主流国际关系理论静态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丁榕俊;国际关系理论的复杂性转向-“复杂系统”研究[D];外交学院;2016年

2 周绍雪;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3 白云真;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历史变迁:进步及其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4 蒋建忠;印象理论与外交政策分析[D];复旦大学;2009年

5 胡宗山;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方法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6 蒋英州;政治文化视角的国家软实力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余成;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创建的路径探索[D];外交学院;2008年

2 劳拉(Laura Paletta Crespo);东亚与主流国际关系理论:不协调的原因[D];吉林大学;2009年

3 张克宁;个人主义、关系主义与国际关系理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温丽娟;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之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5 刘喜婷;列宁国际关系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

6 王泰然;现实主义视角下的国际组织有效性探析[D];外交学院;2016年

7 李q,

本文编号:14637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4637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5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