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的形式、特征及影响

发布时间:2018-01-30 10:37

  本文关键词: 网络政治 网络民主 网络政治参与 出处:《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近年来,网络政治参与已经成为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形式很多,主要有网络政治表达、网络政治监督、网络政治结社和网络政治动员等。网络政治参与表现出参与主体的多元性、参与形态的分裂性、参与目标的复杂性、参与过程线上线下的联动性等特征。中国网络政治参与扩大了政治参与的渠道,凸显了大众政治的重要作用;能够缓解社会矛盾和紧张情绪,增强政治系统的弹性和柔韧性;有助于塑造新型政治文化,推动中国政治发展。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hannel of Chinese citizen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here are many forms of Chinese citizens' 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mainly network political expression, network political supervision. Network political association and network political mobilization. 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shows the plurality of participants, the split of participation form, and the complexity of participation goals. China's 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expands the channels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highlights the important role of popular politics; To ease social tensions and tensions and to increase the flexibility and flexibility of the political system; Help mold new political culture, promote Chinese political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基金】: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网络社会治理能力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6AZZ01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621.5
【正文快照】: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运用,中国公民通过网络进行政治参与变得越来越普遍。网络政治参与是指普通公民以互联网为媒介而展开的试图影响政治系统的网络政治表达、网络政治监督、网络政治结社和网络政治动员等行为。这种新的政治参与方式使中国公民获得了新的政治参与机会,能够缓解中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孙卫华;;表达与参与:网络空间中的大众政治模式研究[J];新闻大学;2016年05期

2 罗佳;;论网络政治动员:概念、要素与特征[J];理论与改革;2016年02期

3 朱海龙;;网络社会“组织化”与政治参与[J];社会科学;2015年03期

4 吴惠凡;;网络公民的启蒙与觉醒:从话语重构到政治参与[J];当代传播;2015年01期

5 熊光清;;网络公共领域的兴起与话语民主的新发展[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年05期

6 熊光清;;中国网络公共事件的演变逻辑——基于过程分析的视角[J];社会科学;2013年04期

7 戚攻;网络社会的本质:一种数字化社会关系结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8 ;从基尼系数看贫富差距[J];中国国情国力;2001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吴忠民;;不应忽视互联网对社会矛盾的积极缓解效应[N];光明日报;2015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光清;;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的形式、特征及影响[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7年03期

2 刘博;;网络公共事件中的群体情绪及其治理[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03期

3 王肃之;;网络犯罪法益的公共化与刑法回应路径探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2期

4 彭刚;;法治中国视阈下民众话语秩序的实态化分析及建构路径[J];理论导刊;2017年04期

5 刘然;;网络舆论触发政策议程机制探讨——在对三起网络公共事件的比较中质疑多源流模型[J];理论与改革;2017年02期

6 熊壮;方惠;刘海龙;;2016年中国的传播学研究[J];国际新闻界;2017年01期

7 高琰;李景平;高宁;;陕西农村基层公共卫生机构人力资源配置评价[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8 夏临;;阅读史视角下的网络意见表达[J];新闻界;2016年24期

9 周爱萍;;我国网络社团的发展和监管研究[J];学会;2016年11期

10 李正良;王君予;;人格特质如何影响媒体信任和网络公共事件参与[J];新闻界;2016年19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明升;;虚拟社会治理的概念定位与核心议题[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06期

2 郭彦森;;网络政治参与研究的进程、议题和趋势[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3 吴惠凡;;媒介融合背景下意见表达方式的变化与反思[J];国际新闻界;2013年11期

4 童志锋;;动员结构与农村集体行动的生成[J];理论月刊;2012年05期

5 成伯清;;“体制性迟钝”催生“怨恨式批评”[J];人民论坛;2011年18期

6 黄荣贵;张涛甫;桂勇;;抗争信息在互联网上的传播结构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业主论坛的经验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年02期

7 熊光清;;中国网络民主中的多数暴政问题分析[J];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8 熊光清;;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兴起、特征与前景[J];教学与研究;2011年01期

9 李贵成;;论网络社会与网络公民意识的培育[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10 王赐江;;群体性事件类型化及发展趋向[J];长江论坛;2010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同新;网络政治参与的民主价值透视[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刘晓乾;;试析网络政治参与的影响及其对策[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3 李斌;;网络政治参与的机理初探[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08期

4 赵春丽;;网络政治参与:协商民主的新形式[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4期

5 张亚勇;;试论网络政治参与的无序性及其规范[J];求实;2007年12期

6 王有加;;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民主再思考[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06期

7 李斌;;论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趋势[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02期

8 刘蕊;田春苗;;试论当代中国有序网络政治参与体系的建构[J];法制与社会;2008年29期

9 吴德星;;促进网络政治参与健康发展[J];新远见;2008年09期

10 李祥;;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影响及对策[J];行政论坛;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黄小茹;;网络政治参与与政府善治之道[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任平平;;试论网络政治参与的特点及其应对策略的探讨[A];第四届珞珈国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湖北省团校青少年研究中心课题组;杜凌飞;;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观察和思考[A];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六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4 周昕;关耀富;;推动网络政治参与 促进政治文化发展[A];“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高领导文化发展能力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吴芸;;试论网络政治参与——“华南虎事件”的个案分析[A];自主治理与扩展秩序:对话奥斯特罗姆[C];2012年

6 黄春莹;;网络政治参与中的公民政治道德建设[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7 房正宏;;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分析与探讨[A];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六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赵春丽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网络政治参与:协商民主的新形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白全贵 整理;推动网络政治参与有序健康发展[N];河南日报;2009年

3 赫曦滢;浅谈互联网时代的公民政治参与[N];吉林日报;2010年

4 党文琦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缩小三道“数字鸿沟” 推动网络政治有序参与[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记者 潘真;上海人对政治关注度高参与度不够[N];联合时报;2009年

6 袁峰 上海市政治学会常务理事,,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政协在促进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中的作用[N];联合时报;2011年

7 张磊;网络政治视角下的社会心理嬗变[N];吉林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黄桥法;网络政治参与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2 宋超;当代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3 李春;网络政治参与在我国的兴起:条件、形态与前景[D];复旦大学;2005年

4 金毅;当代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王韧;公众网络政治参与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享;我国网络政治参与现状及对策初探[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2 朱坤;公民网络政治参与问题及治理策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3 尹航;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及双重效应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4 刘海;中国网络政治参与及其有序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聂虹;当代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的新发展[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红艳;论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双重性及其负效应的消减[D];西北大学;2009年

7 韩平;网络政治参与和政府回应[D];复旦大学;2010年

8 王维刚;新时期中国网民的网络政治参与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吕旭涛;我国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及管理问题探索[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10 李楠;民主视角下我国网络政治参与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760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4760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0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