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公民网络参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03 05:48

  本文关键词: 公共政策 公民参与 网络参与 政策制定过程 出处:《内蒙古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网络的发展不仅影响着人民的生活,也影响着政府的行政行为,网络为公民和政府之间搭建了沟通的桥梁,使公民通过网络参与到公共政策制定的全过程,丰富了公民的利益表达渠道和参与途径,改善了公民与政府的关系,有利于提高政策民主化程度,进而满足公共利益,也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现代化民主国家。文章在借鉴和总结学术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得以展开,以新公共政策和协商民主等理论为指导,试图找准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公民网络参与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对此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除引言部分外文章共由四章组成:第一章界定了公民网络参与和公共政策制定及过程,并指明了二者之间的联系;第二章分别从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两个方面全面阐述了当前我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公民网络参与的现状,即提出问题;第三章从参与途径、参与内容、参与主体、参与过程四个方面分析了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即分析问题;第四章联系我国实际,分别对应我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公民网络参与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提出解决对策。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twork not only affects the lives of the people, but also affects the administrative behavior of the government. The network builds a bridge between citizens and the government, and enables citizens to participate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public policy making through the network. It enriches the channels of expression and participation of citizens' interests, improv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itizens and the government, and helps to improve the degree of policy democratization and thus meet the public interests. It is also conducive to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and a modern democratic country. The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academic research results, guided by the new public policy and the theory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This paper tries to find out the problems and causes of citizen network participation in the process of public policy making. Besides the introduction, the article is composed of four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defines the citizen network participation and the public policy making and the process, and points out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two; The second chapter discus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itizen network participation in the process of public policy making in China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achievements and problems, that is to say, to put forward problems; The third chapter analyz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in the process of citizen network participation in the process of public policy formulation from four aspects: the way of participation, the content of participation, the main body of participation and the process of participation, that is, the analysis of problems; According to the reality of our country, Chapter 4th puts forward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itizen network participation in the process of making public policy in China.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62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付建军;;网络参与的比较性分析[J];发展;2009年06期

2 黄婷;;政府治理中公民网络参与的路径选择[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张有富;;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网络参与的问题及其对策[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于水;孙金华;;公民网络参与与政府职能之思考[J];理论界;2012年09期

5 刘素芬;;城市善治目标下公民网络参与的发展[J];创新;2013年03期

6 林华瑜;;公安大学生网络参与的理论与实践思考[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3年10期

7 冯康会;王素琴;;我国公共利益维护探究——基于公民网络参与视角[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4年01期

8 乔成邦;;公民网络参与的意义、障碍及发展路径[J];许昌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9 赵洁;;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网络参与[J];法制与社会;2009年20期

10 李婧;;我国公民网络参与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0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洪守义;;一种全新的民主生态——试析青年网络的政治参与[A];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六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汪玉;网络社会与公民参与[N];学习时报;2012年

2 记者 陈怡;网络参与理性化趋势正在出现[N];上海科技报;2011年

3 记者 田享华 实习记者 徐倩 张送萍;网络社区的公民责任与官民互动[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4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马立明;让更多民众参与社会建设[N];深圳特区报;2012年

5 若水;公民参与:有序更要有效[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1年

6 宣海林;网络参与促进法治理念培育[N];人民法院报;2009年

7 何振华;用网络的力量推动中国[N];人民日报;2008年

8 本报驻墨西哥城记者 赵涛;巴西选总统“网络战”打得热火[N];文汇报;2010年

9 本报评论记者 汪莹;夯实反腐倡廉的民意基础[N];嘉兴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临平;政府决策中的公民网络参与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齐磊;公民网络参与在政府治理中双重功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陈楠;我国网络参与监管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程静;高校大学生网络参与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的现状和动机分析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4 杨晓丽;公共治理视阈下公民网络参与治理问题研究[D];宁波大学;2015年

5 赵越;公民网络参与公共决策案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6 周雪怡;从个体表达到集体运动:"朱令事件"中的网络参与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7 李真;公共治理中公民网络参与效能提升问题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8 韩丽萍;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网络参与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9 邢美洁;我国公民网络参与地方政府公共决策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6年

10 王瑞;网络参与视域下中国公共领域生成机遇与困境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4865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4865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7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