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党变革视阈下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理论嬗变和政策调整研究
本文关键词: 政党变革 意大利重建共产党 意大利共产党 理论嬗变 政策调整 出处:《山东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变革是推动政党发展的源动力,政党发展史即是政党变革的历史。政党若想长期存在且不断发展壮大,就必须随着外部环境和政党内部需求的改变做出相应的变革,政党变革对于政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政党是一个精密而结构完整的政治主体,要想实现自身的成功转型,就必须在变革过程中协调好组织体系、意识形态及其政策主张等内部要素。本文以意大利重建共产党(以下简称"重建共")的基本理论和政策主张为研究对象。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前身是意大利共产党,在20世纪,意共是意大利最大的反对党,也曾是西欧最大的共产党之一。意共自1921年成立以来,由于国际国内环境的不断变化,政党自身的任务与目标也随之不断调整,因此,意共由建党伊始的盲目学习苏联共产党的经验,逐渐在实践中与意大利国情相结合,创新思想,调整政策主张,提出走意大利的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但是由于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大环境的影响,以及后期党内领导层在思想和决策上存在谬误,使得意共最终走上了民主社会主义的道路,在1991年陷入到衰亡与分裂的窘境中。由原意共中一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者组成的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继承了其共产主义的旗帜,在新的历史大背景下,继续调整着自身的理论与政策,探索在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方法和道路。纵观重建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在探索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既有成功的经验让我们可以予以借鉴,不可避免的也走过错误的道路,给我们带来了教训。本文将意共与重建共视为同一个政党的不同发展阶段,通过对二者在不同时期理论与政策主张的调整与变革,研究其政党变革的历程与基本经验,反思在其中犯过的错误与走过的弯路,通过此来对世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变革得出了一些思考。论文除导论和结语外,主要部分设计为五章内容。导论部分对本文选题背景、学界现有成果的研究综述、论文行文思路以及创新之处做了简要介绍,由此确立了论文的研究起点与基本框架。第一章阐释了政党变革基本理论,作为论文理论基础,奠定了本文研究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理论与政策变化的理论基调。第二章考察了意大利共产党的变革与重建共产党的诞生的历史,以几次重要历史事件为时间节点,对自1921年意共成立至今的历史沿革进行了梳理,第三章探讨了意共到转型为重建共的历程之中,党的思想理论在尝试建立社会主义的道路中所发生的一系列转变。第四章分别从政治、经济、外交与党自身的建设四个方面,横向对比了在意共与重建共两个时期,党的政策主张的调整变化。不可否认,重建共在政策方针的制定上的确走过弯路,但总体来说,都是根据当时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建设而进行的调整改革。第五章在对重建共变革与发展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产生的教训进行了总结,从中得出了对于世界其他马克思主义政党变革的几点思考:第一,政党受到各种内外因的影响,其组织结构、思想理论、政策主张等要素会为了适应新的环境和任务而不断发生变化,但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而言,变革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是不能变的,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变革的理论前提。第二,政党变革的目标是使政党不断适应新环境,解决新问题,因此,为顺应时代潮流的变化而进行变革,是政党变革的逻辑起点。第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变革,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基础上,也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发展,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国情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这是政党变革的力量源泉。第四,政党政策是政党变革体现得最明显的一个环节,政策的制定必须服务于政党目标的实现,在当代社会,这就必须要求政党在政策提出时必须切实考虑大众的切身利益,以务实理性的政策主张来巩固政党基础。第五,在目前和平与发展为主旋律的大背景下,政党获取执政地位必须以民主的方式来取得,坚持以民主方式拓展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是新世纪对政党的新的要求。我国正处在改革攻坚期,要想时刻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成功应对国际国内社会产生的新问题,则需通过正确的方式,不断推动党的变革和进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地位,正确处理好当前存在的问题与矛盾,不断推动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勇于变革,勇于创新,这也是中国共产党深化改革,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
[Abstract]:The reform is the sour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parties . The history of political party development is the history of the change of the political party . The reform of the Party ' s political party must be carried out in a democratic way , and it is necessary to keep the Party ' s reform and development in a democratic way . This is also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to deepen the reform and strictly control the Party .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75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国龙;关于超大型政党建设的几点反思[J];党史纵横;2004年02期
2 王家瑞;政党多边交流的新创举——第三届亚洲政党国际会议回顾与启示[J];求是;2004年24期
3 张东华;略论政党建设的目标选择[J];理论学刊;2005年01期
4 王韶兴;政党职能问题探讨[J];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5 范飞;;西方政党建设对我党先进性建设的启示[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4期
6 王庆兵;;从政党认同的变迁规律看加强执政党建设的路径[J];中州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7 孙蔚;;金融危机之后世界政党建设新动向及特征[J];当代世界;2011年02期
8 蔡志强;;政党发展与中国共产党价值观建构[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2年04期
9 ;“长期执政与政党建设比较”学术研讨会召开[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10 张士海;;政党纯洁:本质、作用、实现[J];理论探讨;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守刚;郝煜华;;政党政治的财政基础——政党财政类型的比较与借鉴[A];第二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王韶兴;;政党职能问题探讨[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全面发展(下)[C];2005年
3 刘守刚;郝煜华;;政党政治的财政基础——政党财政类型的比较与借鉴[A];第二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李景治;;世界各国政党发展的几点启示[A];世界政党发展与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孙瑞华;;我国政党建设相互促进的首要原则[A];政党关系与执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杨鸿玺;;中国共产党积极参与政党多边交流——以亚洲政党国际会议为例[A];公共外交季刊2012秋季号(总第11期)[C];2012年
7 吴静;;《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A];毛泽东研究2012年卷[C];2013年
8 刘红凛;;现代化、法治化与规范化——关于政党建设与政党治理的三点思考[A];变革世界中的政党政治——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论文集(第五辑)[C];2012年
9 丹英;;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独创性贡献[A];毛泽东研究2011年卷[C];2011年
10 刘阳;;选举政治的政党竞选模式及其超越[A];政党关系与执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杜朋举;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建设 服务全面建设西部强省[N];陕西日报;2012年
2 省委党校科社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 郭从伦;服务型政党建设的意义与路径[N];四川日报;2012年
3 太原市委党校 李莉;努力加强“三型”政党建设[N];山西党校报;2013年
4 王超 尹德慈;服务型政党需要宪法思维[N];学习时报;2013年
5 记者 尹始学;刘立军来我州调研教育实践活动和“三型”政党建设情况[N];民族日报;2014年
6 记者 安铎;省政协调研组来我市调研“三型”政党建设情况[N];定西日报;2014年
7 本报记者 韦伟;开放平等合作建设性的政党盛会[N];解放军报;2004年
8 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刘毅;大力加强“三型”政党建设[N];四川日报;2012年
9 本报评论员;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N];鞍山日报;2012年
10 田坤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建设服务型政党 要建立科学评估机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田忠;政党角色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2 朱昔群;现代中国执政党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3 宋福范;执政条件下党的先进性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4 程玉红;网络时代的政治参与和政党变革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5 武文霞;英美城市变迁与政党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柳娟;政党功能视角下中国共产党服务型政党建设研究[D];湘潭大学;2014年
2 陈超;政党适应性视角下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研究[D];中共山东省委党校;2015年
3 赵扬;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政党建设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4 田秀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思想中国化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5年
5 宋秀慧;推进马克思主义创新型政党建设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6 秦志龙;中国共产党法治能力建设的基本问题[D];山东大学;2016年
7 李艳星;新时期党群关系问题研究[D];新乡医学院;2015年
8 赵富传;政党治理视角下中国共产党制度治党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9 胡金月;论邓小平的政党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湘潭大学;2016年
10 王燕;中国共产党服务型政党建设的对策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5111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511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