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网格化治理体系的优化研究
本文关键词: 网格化治理 公共安全治理 新疆 出处:《新疆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议、新疆自治区党委八届八次及九届一次全会(扩大)会议对创新和优化新疆公共安全治理体系的持续重视和探索,可知创新和优化该体系对当前新疆稳定和发展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新疆没有稳定,一切无从谈起。新疆一切的的工作都要围绕着一个总目标来推进,这个总目标就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网格化治理就是围绕这一总目标,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从治理结构、运行机制、功能等方面对基层治理进行重新设计,新疆构建网格化治理体系坚守“主动防范、预防为主”的理念,从五个维度编织立体化公共安全防控网,从源头上消解矛盾和冲突,保障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实现祖国安定统一。然而,新疆面临着稳定发展两个“三期叠加”,反恐维稳任务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网格化治理自新疆推行实施以来在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改善民生、促进民族宗教和睦和谐等方面取得重大成绩,但问题也逐渐显现和复杂。因此,立足于新疆构建网格化治理体系的现实,探究和归纳存在的问题并寻找优化方案刻不容缓。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部分陈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网格化治理是对公共安全治理的优化,在国内外理论和实践研究现状进行分析,阐述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第二部分,全方位、广角度的陈述了网格化治理及其借鉴和吸收的相关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奠定研究命题写作的理论和实践基石;第三部分,阐述新疆构建网格化治理体系的主要目标是实现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并归纳围绕这一总目标的具体任务;第四部分,主要根据实证研究和理论数据资料阐述了目前新疆构建网格化治理的现状,主要从实施背景和基本情况、主要做法和实施成效、主要风险和潜在隐患、基本经验和存在局限等方面阐述;第五部分,揭示网格化治理实施和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包括非管理体制问题在内的各种问题,并将这些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第六部分,根据网格化治理构建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国内外优秀的成果和经验,提出切实可行的优化方案。
[Abstract]:The second central Xinjiang Work Forum meeting, the Party committee of Xinjiang autonomous region of the eight session of the eight and nine first plenary session (enlarged) Conference on innov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sustained attention and exploration of public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in Xinjiang, the innov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system on the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of Xinjiang the necessity and importance. Xinjiang is not stable, all question. All the work in Xinjiang have around a general goal to promote the overall goal is social stability and long period of stability. The grid is based on the general goal of governance structure, governance, from the suppor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peration mechanism, to re design the grassroots governance func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Xinjiang grid management system adhere to the "active prevention, prevention" concept, public security prevention and control network of three-dimensional woven from five dimensions, from the source to eliminate the contradictions and conflicts, protect the Xinjiang agency Stability and long period of stability, to achieve stability and unity of the motherland. However, Xinjiang is faced with the steady development of the two "three overlay, facing the challenge of counter-terrorism task is still grim. Grid governance in Xinjiang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aintenance of social stability, improve people's livelihood, promote the great achievements of ethnic and religious harmony and other aspects, but the problem is gradually emerging and complex. Therefore, based on the Xinjiang grid to construct the system of governance, explore and summarize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ind the optimization scheme without delay.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six parts. The first part, the introduction part presents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study, the grid management is to optimize the public security governance the analysis of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status, expounds the research ideas and research methods, research difficulties and innovations; the second part, the full range of, Wide angle state grid management and absorbing the relevant theoretical basis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the study provide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foundation of writing proposition; the third part describes the main goal for Xinjiang to construct the system of grid management is to achieve social stability in Changzhi and Xinjiang for a long time, and summarize the specific tasks around the general goal; the fourth part is mainly based on empirical research and theoretical data describ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Xinjiang grid management, mainly from the background and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iveness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main method, main risks and potential risks, the basic experience and the existing limitations and other aspects; the fifth part,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cluding non management system to reveal the grid governance implementation and operation process, and summarizes the problems; the sixth part, according to the grid management building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combined with the excellent results and experience at home and abroad, put forward practical and feasible optimization scheme.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669.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齐立伟;张明亮;;电子警务网格建设之初探——公安“网格化”体系与计算机网格系统[J];警察技术;2006年05期
2 米孜古丽·依布拉音;;浅谈建立社区党建“网格化”管理新思路[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07年04期
3 储强;顾涵懿;陈妙峰;;网格化监管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中的应用[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9年03期
4 ;三级网格 两层覆盖——青岛市城阳区积极探索网格化应急管理模式[J];中国应急管理;2009年11期
5 杜铁军;;构建社区党建网格化 开拓服务民生新领域[J];新长征;2011年11期
6 岳金柱;;北京市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的做法及其成效[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2年06期
7 何岳飞;;丰台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简析[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3年01期
8 丛培军;;全面推行社区党建“网格化”管理[J];党员干部之友;2006年01期
9 张岳;;“网格管理”考验“社区管家”[J];社区;2009年13期
10 晓丁;江鹄冲;李克文;;支部建在“网格”上[J];北京支部生活;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熊炎;;北京市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的现状、成效与未来[A];2012·学术前沿论丛——科学发展:深化改革与改善民生(上)[C];2012年
2 张晨;姚长利;郑元满;谢永茂;关胡良;;一个实用化的图形交互网格化软件设计方法与系统实现[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姚长利;谢永茂;张晨;郑元满;;离散数据分布特征分析与最佳网格化参数提取方法技术[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关永贤;;海量多波束数据的网格化技术[A];200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六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5 罗少聪;高布锡;;网格数据格式的一个定义及其应用[A];1996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6 汪寒寒;史晓青;;Gis平面网格编码算法实践[A];第七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优秀论文集——智能交通技术[C];2012年
7 袁军;詹清贵;;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提高食品安全掌控能力——湖北襄樊市工商局推行食品安全网格化坐标式监管的探索与实践[A];全国地级市工商行政管理学会调研报告会论文集[C];2007年
8 熊华康;;基于网格技术的数字流域实现方法研究[A];水电站机电技术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姚兰;姜利群;;网格与网格仿真的研究[A];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进展·2007——全国第18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张登攀;袁兴起;王瑞红;;网格化测量模型及其服务封装技术[A];第七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饶丽;网格化提升社区管家能力[N];长沙晚报;2010年
2 记者 徐敏 洪梅芬;“大门责+网格化”织就城管立体网[N];解放日报;2010年
3 李凯 张慧;社会面网格化巡控模式在公安万柏林分局率先实施[N];太原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许根宏 许蓓蓓;“网格化”探路城市管理[N];安徽日报;2011年
5 李海俊;试点先行 创新推进“网格化”管理[N];晋中日报;2011年
6 记者 李松 黄洁;北京将构建网格化社会面防控体系[N];法制日报;2011年
7 记者 杨济泽 通讯员 胡焱 实习生 宋毅;58名“网格长”提供贴身服务[N];连云港日报;2011年
8 刘宗琦 李俊杰;北京市东城区:用“6S”网格工作法增强社区归属感[N];中国社会报;2011年
9 记者 侯莎莎;全市推进网格化社会防控工作[N];北京日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乔淑晨 通讯员 周锋 周新民;用爱心和责任构筑和谐网格[N];徐州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彭恩强;网格化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管护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2 赵明;基于数据的网格化城市交通信息系统理论初探和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王晓明;从系统角度研究现代经济组织的道德演变和道德建设[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4 陈禄;基于显式表达的高效网格形变技术[D];浙江大学;2011年
5 胡建伟;保持特征的网格形变和编辑算法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威;国丰钢铁有限公司网格化营销战略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2 王珊珊;社区网格化治理模式创新:“延伸”+“互动”+“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3 曹叔彦;CLIQUE网格聚类算法在医学空间数据中的应用[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4 陈小忠;北京市密云县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5 沈鑫鑫;流形三角形网格重网格化方法[D];浙江大学;2015年
6 李海燕;福州市鼓楼区网格化社会服务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7 刘泽芳;区域高等教育资源的网格化整合机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8 徐岑;城市社区网格化治理的联动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9 刘思路;基于MVC的网格化营销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10 伦安,
本文编号:15480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548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