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与拓展:中国妇女与婚姻家庭社会工作研究
本文选题:女性 切入点:婚姻家庭 出处:《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妇女与婚姻家庭社会工作基建于妇女社会工作(物质帮扶)、女性主义社会工作(行动和赋权)和家庭社会工作(系统均衡)的专业与技术,它以女性为轴心,以性别和家庭理论为依托,以婚姻和家庭为处遇,分别从个体、家庭、社会和生态系统层面介入并行动,推动女性面对生活挑战并提升福祉。尤其值得关注和借鉴的是,美国妇女与婚姻家庭社会工作在立法、组织、人员设置和实务等领域均取得了长足发展。借此,中国妇女与婚姻家庭社会工作可在原有妇联工作和邻里帮扶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合专业社会工作,倡导一种行政性、志愿性和专业性交融发展的路径,进而形成国家、社会和民众共同在场的多元服务新格局。
[Abstract]:The social work of women and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is based on the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aspects of women's social work (material support, feminist social work (action and empowerment) and family social work (systematic balance), with a female axi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gender and family, marriage and family are involved and acted on from individual, family, social and ecosystem level, respectively, in order to promote women to face the challenges of life and improve their well-being. Women and marriage and social work in the United States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 in the areas of legislation, organization, staffing and practice. Chinese women and marriage and family social work can further integrate professional social work on the basis of the work of the original women's federation and the neighborhood support work, and advocate a path of administrative, voluntary and professional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thus forming a state. The society and the public are present together the pluralistic service new pattern.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
【基金】:民政部社会工作研究项目“妇女与婚姻家庭社会工作政策研究”(2015MZRO17-20) 2016年度中央民族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之社会学学科经费资助项目
【分类号】:C916;D669.1;D669.6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小真;;婚姻分析师,,你的婚姻我做主?[J];观察与思考;2006年23期
2 若木;;网言网语·婚姻家庭[J];咬文嚼字;2013年11期
3 刘倩;打工妹:在婚姻与家庭中向平等迈进[J];妇女研究论丛;1998年03期
4 ;首期“婚姻家庭咨询师”培训在京开班[J];婚姻与家庭(社会纪实);2007年03期
5 赵燕芬;;“婚姻家庭咨询师”成为国家合法职业[J];婚姻与家庭(社会纪实);2007年07期
6 本刊编辑部;宗和;;中国式婚姻危情分析[J];伴侣(B版);2008年01期
7 ;帮助别人,成就自己,让我们更好地生活——婚姻家庭咨询师开始培训了[J];祝你幸福(知心);2009年05期
8 任瑞香;;婚姻保卫战 保卫什么[J];生活与健康;2010年12期
9 本刊编辑部;苏中笛;闻N ;文达;江汉;文君;;“90后”婚姻:幸福指数有几何?[J];健康生活(下半月);2012年03期
10 任任艾;;婚姻中的“营”与“赢”[J];家庭之友(佳人);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徐向东;;战后日本婚姻家庭的变化[A];对外贸易外语系科研论文集(第二期)[C];1993年
2 刘雪梅;;我国女性婚姻质量的提高与法律的关系[A];《文化转型中的妇女与婚姻家庭》全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江苏省妇联副主席彭燕如同志在江苏省“婚姻、老人与家庭”研讨会上的总结讲话[A];婚姻·家庭·老人论文集[C];1994年
4 金一虹;;当今我国婚姻家庭稳定性变化的心理因素分析[A];婚姻·家庭·老人论文集[C];1994年
5 宋大敏;;试论妇女在婚姻家庭中的自我解放[A];《文化转型中的妇女与婚姻家庭》全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6 姜乾金;许涛;;压力系统模型-解读婚姻:一种本土化的压力系统理论在家庭评估和干预中的应用研究与示范[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7 吴斌;;夫妇性生活的调适[A];江苏省第二次性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8 程小丽;;扫描“80后”离婚状况[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沈仕卫;我省首期婚姻家庭指导培训班结业[N];贵州日报;2006年
2 赵秀娟;安徽首批“婚姻家庭医生”持证上岗[N];中国社会报;2006年
3 王源;婚姻磨合有讲究[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4 肖慧;首批婚姻家庭指导师持证上岗[N];徐州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惠婷;为婚姻家庭问题“把脉”[N];河南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杨玲;婚姻分析师:婚姻裂缝的补救者[N];南宁日报;2008年
7 记者 罗序文 实习生 成静;湖北省婚姻家庭研究会成立[N];湖北日报;2009年
8 记者 常亦殊 李双溪;首家公益性“婚姻市场”:手续费仅一元[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9 记者 郭晓斌 通讯员 陈凤山;首家婚姻家庭咨询师培训机构成立[N];陕西日报;2010年
10 记者 吕珂慧;我市成立自治区首家婚姻家庭协会[N];巴彦淖尔日报(汉);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霜;华裔美国人的异族婚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井莹洁;中越跨国非法婚姻公共治理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6年
2 汪小勤;我国城镇独生子女婚姻稳定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李芸;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婚姻家庭价值观的变迁[D];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卢文玉;社会性别视角下新中国婚姻家庭政策演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5 党晶;中越边境跨国非法婚姻移民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6 苏竞男;农村婚姻现状调查及完善法律的思考[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7 魏东;在“道义”与“理性”之间[D];广西民族大学;2013年
8 项利文;1912至1931年中国婚姻家庭问题研究的几个断面[D];苏州大学;2008年
9 周么措;当代藏族女性婚姻家庭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10 陈玉晖;美国婚姻价值观演变[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117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611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