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践行理路、内生动力与战略意义

发布时间:2018-03-27 08:14

  本文选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切入点:新时代 出处:《北方论丛》2017年06期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践行理路就是进行伟大斗争顽强站起来,坚持改革开放渐进富起来,把握时代要求逐步强起来。发展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内生动力主要包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驱动力,坚持解放思想的鲜活思想力,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整体执政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境界的战略意义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标识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的新境界,标识出中华民族发展的新境遇,标识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前景,标识出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气象。
[Abstract]:The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entering a new era is to stand up tenaciously for a great struggle and to persist in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gradually become rich. The endogenous motive force of develop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to the new era mainly includes the fundamental driving force of taking the people as the center and the fresh ideological power of emancipating the mind. The strategic significan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entering a new era and new realm is that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enters a new era and marks a new stat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t identifies the new circumstanc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 new prospec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m in the world, and the new atmosphere of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作者单位】: 广西财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2015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马克思主义城市政治发展与治理理论研究”(15BZZ001)
【分类号】:D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辛們;;“新时代运动”与“法轮功”成势(一)[J];科学与无神论;2012年01期

2 辛們;;“新时代运动”与“法轮功”成势(三)[J];科学与无神论;2012年03期

3 杨森;;创新文化焕发内生动力[J];军工文化;2014年03期

4 何建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思想探析[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本报实习生 王宇婷;激发内生动力 提高服务能力[N];榆林日报;2013年

2 王卫明 刘若兰;激发优质服务的内生动力[N];江西日报;2014年

3 本报评论员;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步伐 必须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内生动力[N];安阳日报;2012年

4 本报评论员;为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提供强大内生动力[N];巴中日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孙鹏 通讯员 李增良 甄慧帅;用诚信规则法纪凝聚发展内生动力[N];保定日报;2014年

6 记者 贾超时 杨曙光;首季经济快速健康运行 发展内生动力持续提升[N];大庆日报;2011年

7 记者 王学锋;不断激发内生动力 认真抓好整改落实 努力使安塞科学发展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N];延安日报;2009年

8 本报评论员;坚持改革创新 激发内生动力[N];本溪日报;2014年

9 本报记者 戚帅华;完成企业改制 激发内生动力[N];洛阳日报;2012年



本文编号:16707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6707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2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