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视角下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构建
本文选题: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切入点:规范 出处:《当代亚太》2017年01期
【摘要】:2016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文章通过分析中国与东盟从遵规到立规的变化过程,认为25年间东盟是以融合的方式、由辐射的途径、借支点的结构规范了中国的行为。文章尝试将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愿景具体化,使"和"文化理念与东盟融合的方式相通、"一带一路"战略与东盟辐射的途径对接、"亲诚惠容"政策与东盟支点的结构交融,为地区性国际组织与区域大国的互动,提供一种具有东盟特色并包含中国智慧的解释路径。通过一定程度上改变中国与东盟间的规范方式和规范方向,将双方共同规范地区秩序的方法可操作化,实现由东盟规范中国,向中国与东盟共同规范地区秩序的转变。
[Abstract]:The year 2016 marks the 25th anniversary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a dialogu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By analyzing the changing process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from compliance to regulation, the article holds that ASEAN has been radiating through integration in the past 25 years.The structure of debit points regulates China's behavior.The article attempts to concretize the vision of building a "China-ASEAN Community of fate".Connecting the cultural concept of "harmony" with the way in which ASEAN integrates, the strategy of "Belt and Road" and the ways of ASEAN radiation, and the policy of "pro-sincerity and favoritism" blending with the structure of the fulcrum of ASEAN, which i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regional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regional powers.Provide an interpretation path with ASEAN characteristics and Chinese wisdom.By changing the way and direction of norms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method of standardizing the regional order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can be operated, and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ASEAN to the common standard of regional order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can be realized.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大学东南亚协会;
【基金】: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研究院2015开放性课题(第一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如何惠及民众研究”的支持
【分类号】:D814.1;D8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翟坤,余翔;从东盟年会看东盟合作机制的发展[J];现代国际关系;2000年09期
2 王小民;东盟不干预原则的演变:从不干涉内政到加强相互影响[J];东南亚;2000年02期
3 王子昌;国外东盟研究:方法与观点[J];东南亚研究;2003年01期
4 韦红,邢来顺;从居高临下施教到平等对话伙伴——冷战后欧盟对东盟政策评析[J];欧洲研究;2004年02期
5 高伟浓,罗亚泓;从建构主义角度看“东盟方式”的结构性缺失[J];东南亚纵横;2004年06期
6 许梅;东盟-日本关系发展演变中东盟的认知转变[J];东南亚研究;2005年02期
7 王馨;茅锋;;地区联盟牵动大国格局——评2006年东盟外长年会[J];东南亚纵横;2006年09期
8 王士录;;东盟合作机制与原则改革的争论及前景[J];当代亚太;2007年08期
9 马[F;;东盟成立四十周年回顾[J];当代亚太;2007年08期
10 张连福;;冷战期间东盟国家与中国关系回眸[J];巢湖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张雪;;东盟政治安全共同体建设与中美因素[A];东南亚地区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勤;;东盟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及东盟主要成员国间的双边关系[A];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50周年庆暨“当代东南亚政治与外交”学术研讨会大会手册[C];2006年
3 高伟浓;;东盟国家对华友好协会与历届东盟中国友好大会探析[A];东南亚地区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韩方明;;东盟国家安全防卫政策特点与走向[A];东南亚地区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贺圣达;;东盟对华关系和政策:现状与未来[A];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50周年庆暨“当代东南亚政治与外交”学术研讨会大会手册[C];2006年
6 李文;陈雅慧;;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的全面改善及其原因[A];东南亚地区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传军;东盟全力加强反恐合作[N];光明日报;2006年
2 王传军;美国东盟围绕“纪念峰会”的争执[N];光明日报;2007年
3 记者 唐群峰 邋通讯员 杜鹃 林智;李金早会见东盟青年公务员代表团[N];广西日报;2007年
4 蔡鹏鸿;美国缺席东盟会议并非缺席影响力[N];解放日报;2007年
5 孙广勇;“东盟40年与东盟国家发展”学术研讨会召开[N];人民日报;2007年
6 本报专稿 虞非凡;东盟在求同存异中迈向政治实体[N];世界报;2007年
7 张春邋马[F 宋t$;中国与东盟:四十年后看未来[N];文汇报;2007年
8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东南亚及大洋洲研究室主任 翟];中国—东盟:共创和平与繁荣的未来[N];中国民族报;2007年
9 芯禾;记录中国-东盟友好合作进程的新画卷[N];广西日报;2008年
10 张永兴邋郑晓奕;东盟国家重申建立东盟共同体[N];人民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周玉渊;东盟决策模式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2 潘维光;越南在东盟政治—安全合作中的参与研究:国家利益和国家身份的双重视角[D];复旦大学;2014年
3 甘振军;澳大利亚对东盟国家关系研究(1967-2007)[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陈奕平;依赖与抗争[D];暨南大学;2006年
5 徐善宝;建构共同利益:中国—东盟关系研究的新视角[D];暨南大学;2007年
6 赵乾坤;大国权力与地区规范[D];外交学院;2006年
7 韦红;东盟地区主义的发展与中国[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曾晓祥;冲突管理与东盟地区规范的建构[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峰;“东盟方式”在亚太地区的扩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曹广伟;论冷战后东盟的“大国平衡战略”[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江鱼;东盟对华态度:形成、转变及启示[D];外交学院;2006年
4 刘静;冷战后东盟对欧盟战略[D];暨南大学;2007年
5 杨秀琼;东盟共同体:从意识到建构[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6 周岩;冷战后越南与东盟关系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7 程继康;双重维度下的东盟均势外交战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8 游国泰庭;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与双边政治关系的关联性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9 秦跃文;中国参与周边区域警务合作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10 刘佳茵;东盟“大国平衡”战略探析[D];吉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6901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690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