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中国发展战略与中国—东盟关系再认识

发布时间:2018-04-02 19:15

  本文选题:中国发展战略 切入点:东盟 出处:《东南亚研究》2017年06期


【摘要】:过去几年中国与东盟国家围绕南海问题产生的争议,在中国和东盟方面都引发了对中国—东盟关系的反思,一些人甚至提出了中国分化东盟的观点。从中国发展战略的内源性出发,本文认为东盟在中国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中国重视东盟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及区域合作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因此,中国分化东盟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然而必须承认,中国—东盟合作目前确实面临互信约束,部分东盟成员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仍在犹豫观望。从双边关系的发展来看,中国与东盟合作前景广阔,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双方要共同努力消除互信赤字,这样才能真正在利益共享中逐步走向命运共同体。
[Abstract]:The disputes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countries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 issue in the past few years have led to a reflection on China-ASEAN relations in both China and ASEAN, and some people have even put forward the view that China divides ASEAN.Based on the endogenous nature of China's development strategy, this paper holds that ASEA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hina's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China attaches importance to the positive role of ASEAN in promoting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regional cooperation.So China's view of dividing ASEAN is untenable.However, it must be acknowledged that China-ASEAN cooperation does currently face constraints of mutual trust, and some ASEAN members are still hesitant to wait and see on China's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Judging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bilateral relations, China and ASEAN have broad prospects for cooperation. Only in this process, both sides should make joint efforts to eliminate the deficit of mutual trust, so as to truly move towards a community of destiny in the process of sharing interests.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研究院;
【分类号】:D814.1;D82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贤斌;制约东盟发展的内部因素[J];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11期

2 翟坤,余翔;从东盟年会看东盟合作机制的发展[J];现代国际关系;2000年09期

3 王小民;东盟不干预原则的演变:从不干涉内政到加强相互影响[J];东南亚;2000年02期

4 王子昌;国外东盟研究:方法与观点[J];东南亚研究;2003年01期

5 韦红,邢来顺;从居高临下施教到平等对话伙伴——冷战后欧盟对东盟政策评析[J];欧洲研究;2004年02期

6 高伟浓,罗亚泓;从建构主义角度看“东盟方式”的结构性缺失[J];东南亚纵横;2004年06期

7 许梅;东盟-日本关系发展演变中东盟的认知转变[J];东南亚研究;2005年02期

8 王馨;茅锋;;地区联盟牵动大国格局——评2006年东盟外长年会[J];东南亚纵横;2006年09期

9 王士录;;东盟合作机制与原则改革的争论及前景[J];当代亚太;2007年08期

10 马[F;;东盟成立四十周年回顾[J];当代亚太;2007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张雪;;东盟政治安全共同体建设与中美因素[A];东南亚地区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勤;;东盟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及东盟主要成员国间的双边关系[A];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50周年庆暨“当代东南亚政治与外交”学术研讨会大会手册[C];2006年

3 高伟浓;;东盟国家对华友好协会与历届东盟中国友好大会探析[A];东南亚地区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韩方明;;东盟国家安全防卫政策特点与走向[A];东南亚地区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贺圣达;;东盟对华关系和政策:现状与未来[A];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50周年庆暨“当代东南亚政治与外交”学术研讨会大会手册[C];2006年

6 李文;陈雅慧;;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的全面改善及其原因[A];东南亚地区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传军;东盟全力加强反恐合作[N];光明日报;2006年

2 王传军;美国东盟围绕“纪念峰会”的争执[N];光明日报;2007年

3 记者 唐群峰 邋通讯员 杜鹃 林智;李金早会见东盟青年公务员代表团[N];广西日报;2007年

4 蔡鹏鸿;美国缺席东盟会议并非缺席影响力[N];解放日报;2007年

5 孙广勇;“东盟40年与东盟国家发展”学术研讨会召开[N];人民日报;2007年

6 本报专稿 虞非凡;东盟在求同存异中迈向政治实体[N];世界报;2007年

7 张春邋马[F 宋t$;中国与东盟:四十年后看未来[N];文汇报;2007年

8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东南亚及大洋洲研究室主任 翟];中国—东盟:共创和平与繁荣的未来[N];中国民族报;2007年

9 芯禾;记录中国-东盟友好合作进程的新画卷[N];广西日报;2008年

10 张永兴邋郑晓奕;东盟国家重申建立东盟共同体[N];人民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周玉渊;东盟决策模式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2 潘维光;越南在东盟政治—安全合作中的参与研究:国家利益和国家身份的双重视角[D];复旦大学;2014年

3 甘振军;澳大利亚对东盟国家关系研究(1967-2007)[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陈奕平;依赖与抗争[D];暨南大学;2006年

5 徐善宝;建构共同利益:中国—东盟关系研究的新视角[D];暨南大学;2007年

6 赵乾坤;大国权力与地区规范[D];外交学院;2006年

7 韦红;东盟地区主义的发展与中国[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曾晓祥;冲突管理与东盟地区规范的建构[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峰;“东盟方式”在亚太地区的扩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曹广伟;论冷战后东盟的“大国平衡战略”[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江鱼;东盟对华态度:形成、转变及启示[D];外交学院;2006年

4 刘静;冷战后东盟对欧盟战略[D];暨南大学;2007年

5 杨秀琼;东盟共同体:从意识到建构[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6 周岩;冷战后越南与东盟关系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7 程继康;双重维度下的东盟均势外交战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8 游国泰庭;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与双边政治关系的关联性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9 秦跃文;中国参与周边区域警务合作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10 刘佳茵;东盟“大国平衡”战略探析[D];吉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7017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7017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6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