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协商民主的中国适应性分析——基于体制变革和政治文化转型的视角

发布时间:2018-04-08 20:45

  本文选题:协商民主 切入点:政治体制 出处:《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摘要】:当协商民主在西方政治实践中受到冷遇之时,它却在中国得到了迅速传播,受到政治权威的接纳并被嵌入到中国政治体系的各个微系统中,协商民主的活力在于它既与中国政治体制具有一定的兼容性,从而维护既有的政治稳定,同时也以其公众参与性、协商过程的公开性和程序性而有效医治政治权力过于集中的弊害,进而为中国政治转型提供集权与民主化的结合点。同时,官民协商、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协商有助于缓解与矫治转型中国政治文化中的认同危机、政治怀疑、顺从参与型文化以及对公共政策不满带来的消极负面影响,实现政府信任和社会资本的重建。当然,协商民主的中国适应性并不意味着协商民主的中国实践一帆风顺,它的发展还有待于通过规范化和程序化的方式不断突破既有体制的惰性。
[Abstract]:When deliberative democracy was neglected in western political practice, it was spread rapidly in China, accepted by political authority and embedded in every microsystem of Chinese political system.The vitality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lies in its compatibility with China's political system, thus maintaining its existing political stability and its public participation.The openness and procedure of the consultation process can effectively cure the malpractice of too centralization of political power, and thus provide the combination of centralization and democratization for China's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At the same time, the consultation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society helps to alleviate and correct the crisis of identity, political scepticism, submissive and participatory culture in the political culture of the transitional China, and the negative impact on public policy dissatisfaction.To achieve government trust and social capital reconstruction.Of course, the adaptability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in China does not mean that the Chinese practice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is smooth, and its development has yet to break through the inertia of the existing system through the way of standardization and procedure.
【作者单位】: 乐山师范学院政法学院;
【分类号】:D6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于铭松;;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视阈下的协商民主[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2 陈朋亲;;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与协商民主的契合性[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06期

3 杨海蛟;;政治体制改革的号角[J];探索与争鸣;2010年05期

4 王道坤;;协商民主在中国的适用性条件及其前景[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高放;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J];人大研究;1994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继兰;;协商民主的中国适应性分析——基于体制变革和政治文化转型的视角[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2 罗秀香;;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现实价值和实践创新[J];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年01期

3 雷雨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演进逻辑——一项历史制度主义的解释[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01期

4 罗秀香;;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现实价值和实践创新[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年01期

5 王乐乐;;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研究综述[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6 娄胜华;李卓航;;协商式民主与澳门社区治理实践探索[J];港澳研究;2015年02期

7 付建军;;政社协商而非公民协商:恳谈协商的模式内核——基于温岭个案的比较分析[J];社会主义研究;2015年01期

8 李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研究[J];理论学刊;2014年12期

9 王馨玮;;论协商民主与我国政府决策[J];赤子(上中旬);2014年19期

10 李宁;汪宇;;国内协商民主研究综述[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尚立;;协商民主是我国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J];求是;2014年06期

2 张献生;吴茜;;关于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几个问题[J];中国统一战线;2014年03期

3 张秀霞;;协商民主的价值追求与理论定位[J];人民论坛;2013年18期

4 刘春泽;;论协商民主理论价值原则的政治文化根源——以中西方政治文化比较为视角[J];学术交流;2011年08期

5 刘慧娟;;从政治文化视角看中国特色协商民主[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徐勇;村民自治的深化:权利保障与社区重建——新世纪以来中国村民自治发展的走向[J];学习与探索;2005年04期

7 叶小文;中国文化“和”的内涵与民族复兴的“文明依托”[J];中国宗教;2005年06期

8 陈剩勇;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J];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9 朱勤军;中国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协商民主探析[J];政治学研究;2004年03期

10 乔治·M.瓦拉德兹,何莉;协商民主[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聂运麟;政治权威现代化与政治稳定[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郭国祥;不断保持和发展党的政治权威[J];探索;2003年01期

3 李景鹏;;政治发展与政治文明[J];理论参考;2003年07期

4 张体魄;保持社会稳定必须强化党的政治权威[J];党建研究;2004年08期

5 丁志刚;;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需要树立文明政治观[J];人大研究;2007年01期

6 郭国祥;郭曙岩;;全球化视野下中国共产党政治权威的转型与发展[J];理论探讨;2007年03期

7 朱斌;;传统中国政治权威的建构与解构[J];宜春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8 张文涛;;论法治对政治权威的约束作用[J];法制与社会;2011年10期

9 G.阿尔蒙德 ,李黎;政治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国外社会科学;1988年08期

10 顾国泉;;考古材料与政治权威[J];读书;1989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严励;;政治文明与政治稳定[A];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2003年度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2 郭国祥;郭曙岩;;全球化时代中国共产党政治权威的发展[A];政党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国政党与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周光辉;彭斌;;认真对待共和国——关于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的思考[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4 侯风云;;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增强党的政治凝聚力的思考[A];中国现代社会转型问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5 常婧;;科技—政治的自由僭越及其自组织过程[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6 程竹汝;;政治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动力[A];和谐社会 价值·政策·制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6年

7 施雪华;;改革开放30年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A];改革开放与理论创新——第二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8年

8 蔡小平;;政治与道德[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魏星河;;建国以来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变化与发展[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张紧跟;;试论当代中国民主建设的基本条件[A];公共管理研究(2)———“党的十六大与中国政治发展及公共管理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管振国;政治权威与民主、法制[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4年

2 李景鹏;政治发展与政治文明[N];学习时报;2002年

3 吴毅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权威民主化: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经验[N];中国改革报;2008年

4 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 萧功秦;驳中国经济崩溃论[N];社会科学报;2002年

5 赵虎吉;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性[N];学习时报;2005年

6 齐三平;为什么要坚决抵制“军队非政治化”[N];解放军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吴铭;乌克兰转型中的宪政权威[N];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

8 梁莹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发展中的政治学新兴交叉学科(上)[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9 李乔;《历史决议》既是政治权威,又是理论权威[N];北京日报;2006年

10 市委党校 匡永琼;培育公民参与型政治文化[N];惠州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红光;政治权威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雷振文;转型期中国政治秩序调适路径探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3 李刚;道治主义政治文化及实践[D];西北大学;2001年

4 鞠健;新时期中国政治稳定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梅祖蓉;历史,文化与人格[D];武汉大学;2010年

6 王超;苏格兰启蒙政治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刘波;拉丁美洲政治发展进程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年

8 王星;从“分配政治”到“生产政治”[D];吉林大学;2008年

9 袁柏顺;寻求权威与自由的平衡[D];天津师范大学;2002年

10 王安华;学而优则“仕”[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明奇;论我国社会转型期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的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2 许丽英;提高党的政治权威的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鹏;中国公民非传统型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向东;当代中国微博政治参与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5 曹帅;转型社会视阈下中国的政治情绪排解机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6 张倩楠;亨廷顿政治稳定理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5年

7 菅茂峰;内蒙古自治区政治文明建设的环境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8 和瑞云;当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冷漠现象分析[D];南昌大学;2015年

9 米耀乾;新时期我国农民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10 朱栋荣;邹谠“中国政治研究”析论[D];山东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7232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7232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6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