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青田幸村跨国移民之故土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22 03:34

  本文选题:维桑 + 恭敬 ; 参考:《浙江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际移民同时在移居地与祖籍地建立并保持频繁而有序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多重社会关系连接。这种跨越祖籍地与移居地之间的生活方式被学者们称为"跨国主义"(transnationalism)。学界所研究的跨国主义,一般指国际移民与祖籍国之间的社会关系和跨境行动,因此有学者直接称之为家乡跨国主义(Lacroix2014)。普通移民个人或群体为什么不惜投入时间、金钱和精力在家乡开展各种政治、经济或文化实践活动?现有研究对移民跨国实践动因的阐释以"推-拉"视角为主,认为国际移民在祖籍地的活动与他们在移居地受到歧视与排挤有关。因此移民转向祖籍地寻找社会地位、道义上的优越感和满足感,同时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获得有利于自身的各种支持或机会。现有跨国实践阐释范式在一定程度上把移民的跨国行为归结为移民对付出与收获的理性计算。此外绝大多数研究以移民行动者为基本分析单位,把移民个体从其根植的社会土壤中剥离出来加以考量,忽略了移民家乡历史文化的特殊性及非移民群体在跨国实践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在这样的背景下,本研究选择浙江青田一个华侨村落——幸村为研究对象,基于历时四年的间断性田野调查,从移民家乡历史文化的特殊性入手,深入移民在家乡的日常生活,关注被宏大叙事忽略了的生活碎片,考察移民与所在村落的非移民群体、当地更大范围内的其他社会行动主体的互动交往中的意义建构,并进一步从中国传统经学的"桑梓"文化意义建构入手解读幸村跨国移民在家乡的各类实践活动,丰富并推进文化视角下的跨国移民研究。与中国传统侨乡(广东、福建等)不同,浙江青田是一个典型的新侨乡。青田人很早就踏出国门,但是由于其数量相对较小,并未引起太多关注。这种情况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才发生急剧的变化,青田开始出现移民潮,青田海外移民数量急剧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幸村海外移民也以新华侨为主。据2013年青田侨情普查数据,幸村华侨华人数量为1363,侨眷人数为222。本研究的对象以第一代移民为主,辅以少数年纪尚幼的移民二代。现有研究发现即使是临时性、偶然性的家乡实践在国际移民群体中都不是一个普遍现象,更不用说规律性、持久性的家乡实践(Guarnizo 2003;Landolt 2001;Ports 2003)。Ports及其研究团队调查发现,只有10%到15%的多明尼加移民、萨尔瓦多移民和墨西哥移民在他们各自的家乡规律地、持久地开展各种实践(Guarnizo et al.2003;Ports et al.2002)。但在幸村,随处可见移民参与家乡实践的痕迹,包括礼物馈赠、人情往来、建造房屋、维护老宅、葬礼实践、祭拜祖先、修缮祠堂、续修家谱、修路造桥、修庙建教堂、建造老年活动中心、建造凉亭、捐赠石凳石椅等。几乎所有移民都积极参与家乡的各种实践,只有极少数人脱离了幸村的跨国生活世界,成为人们口中的失败者并逐渐被边缘化。幸村这种大比例、大规模与大范围参与家乡实践的现象与学界现有的跨国移民家乡实践研究结果存在强烈反差。基于此,本研究设定以下研究问题:1)"家"或"家乡"对幸村移民来说意味着什么?有什么意义?2)什么样的家园文化孕育并滋养着幸村移民强烈的家乡参与欲望?3)这种家乡文化会影响移民在家乡的实践活动吗?如果会影响,又以什么方式影响或形塑具体的实践活动?为回答以上研究问题,本研究采用中国本土民族志研究方法"文献互征"。"文"指的是现代意义上的文献,文字典章,代表的是过去;而"献"相当于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活人,是当下。所谓"征",《说文解字》解释,"召也。行于微而文达者,即征之。"(吴宗杰、张崇2014)对青田移民在家乡行事实践的研究,既要走近生活、进入田野去采集素材,同时也要反向观察中国高层文化与基层文化的历史传递,在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文字中寻找文化的意义源流,并使其成为富有生命力的当代文化资源,照亮当下。本文作者在2011年末至2015年初间断性地在幸村进行人类学田野调查,总计时间大约为半年,收录了大量的生活碎片,包括文字记载(县志、乡志、家谱、新闻报道等)、口述文化记忆、以及图片与音像资料。除此之外,笔者于2012年1月在丹麦哥本哈根开展了半个月的田野调查,对接了幸村及青田移民的海外生活世界。另外一个方面,我们从中国儒家经典《诗经》、《易经》、《礼记》、《史记》、《论语》、《孝经》、《朱熹家礼》等文本中寻找相关的"家乡"或"故乡"话语表述,建构了中国家园文化——"桑梓文化"的基本框架,并用这种来自中国传统文化智慧的"桑梓文化"来观照并解读当今幸村的移民跨国实践活动。论文设五个主体章节,加上导论与结语,一共七章。第一章是导论,第三章是人类学田野经历与方法论介绍。第二、四、五、六章是论文的核心部分。第二章通过古籍文本梳理与解读,探寻中国儒家传统中的家园文化——"桑梓"文化的意义,并建构了 "桑梓"文化的三个维度:桑梓作为祖先、桑梓作为遗产、桑梓作为礼。桑梓文化的三个维度相互交织,相互渗透,互为支撑。在桑梓文化的三个维度意义观照下,第四、五、六章分别从"桑梓作为祖先"、"桑梓作为礼"和"桑梓作为遗产"角度对幸村移民在家乡的实践活动进行了分析与解读。第七章是讨论与总结。第一章导论首先介绍了研究缘起、用厚描(thick description)的方法展示了青田及幸村浓厚的国际化灵韵及移民跨国实践在侨乡生活空间留下的种种痕迹。接着,作者梳理了现有青田侨乡研究文献,指出现有研究主要以历史与经济视角为主导,部分研究涉及侨乡社会人文特点的宏大叙事描述与介绍。然后作者将问题对接到跨国移民研究领域,介绍了国内外现有移民跨国实践决定因素研究的现状与结论,指出了其缺乏文化研究视角、未能从移民日常生活的土壤中寻找意义等不足之处,并提出本研究的研究问题和研究目标。第二章主要论述了中国经典观照下的家园文化—"桑梓"文化。作者首先论证了为什么桑梓文化可以作为家园文化并用以解读移民在家乡的跨国实践活动。本章提出:1)从中国经典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来看:"桑梓"的意义源头可追溯到《诗经》、《易经》、《尚书》等先秦经典。先秦经典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与载体,儒学经典尤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体和核心,他们主导和影响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达数千年之久(《十三经注疏》整理工作委员会1999:1)。2)从中国经典与现实生活的关联来看:中国经学价值体系是长期历史发展的结果,从口耳相传到写成文字,再到确立为经典,并不是脱离生活实际凭空想象的思想集成(姜广辉2005)。经典是人们信仰的对象,士大夫以通经致用为自己的终身抱负,平民百姓也以他们作为修身行事的彝训。3)从经典与历代注疏的关系来看:除了经典之外,历代注疏对经典反复的意义解读与建构是他们之所以被作为经典加以传承、并在社会政治文化生活中产生巨大影响的重要原因。也就是说,这些经典文本并非各自作为孤立文本在中国本土得以世代传承,而是与围绕他们进行经义诠释的注疏等研究文本一起建构了其作为中国经典的意义(胡美馨2014)。经典作为中国高层文化,与草根基层文化是相通的。因此反向从中国经典及历代注疏中探寻文化意义源流是合理的,且是十分有意义的(庄孔韶2000)。第二章接着呈现了"桑梓"在青田媒体报道、名人诗词、政府公文以及族谱中的广泛应用,是广为接受的"家乡"的代名词。然后作者呈现了相关儒家经典及历代注疏文本中"桑梓"的"家园"意义构建。在《易经》及其历代注疏文本中,"桑"作为一种树木,其根深而坚固,一旦在土壤中扎根,就很难拔出。因此"桑"在经典中的意义源头可以解读为"根深蒂固"(rootedness)。"梓"为百木之王,在《尚书大传》中梓树被描述成"[娼欢,

本文编号:17854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7854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2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