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当前我国青年群体政治信任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8-04-24 03:18

  本文选题:青年群体 + 政治信任 ; 参考:《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民众的心理预期与政府和政治系统的运作结果存有较大落差,进而造成了民众政治信任的急剧流失。其中,青年群体政治信任状况恶化趋势尤为凸显,由青年网民掀起的网络反腐狂潮、青年学生政治参与冷漠、“富二代”、“官二代”、“俯卧撑”、“躲猫猫”等话语在青年人中广为流传等,都是这一群体政治信任不断流失的表现。作为社会发展的“风向标”和社会心态的“晴雨表”,青年群体政治信任的大量衰退不仅给当前的政治秩序带来严重干扰,更有可能危及政治体系的长远稳固与存续。在此背景之下,将研究视线聚焦于青年群体的政治信任,具有关切现实的重要意义。论文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政治信任研究”课题组进行的“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政治信任问卷调查"作为实证研究的数据来源,筛选出青年群体(年龄在三十岁以下)样本作为本研究的重点分析对象,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类型包括单变量描述统计分析、双变量交叉统计分析等,从而为青年群体的政治信任研究提供实证依据。以推论性指标、行为指标和言辞指标为理论工具,论文对当前我国青年群体政治信任的状况进行考察。通过研究发现,在推论性指标上,肆意蔓延的腐败、警戒与冷漠的社会情绪、不断强化的外部信任、远未消解的个人崇拜;在行为指标上,移民与留学人数急剧增长、制度化政治参与冷漠、非制度化政治参与逐渐兴起以及现世主义的行为方式;在言辞指标上,对于改革开放评价趋于负面、对于政府的不满和不信任心理蔓延、对于社会普通民众抱以普遍怀疑,无不显示青年群体政治信任的严重衰退。与此同时,论文也发现青年群体并未屈服于宿命论等消极论调,相反却透露出对未来前景的谨慎乐观与信心,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青年群体政治信任的有限保留。因其所处的独特的政治社会化环境,加之特定的年龄阶段,青年群体的政治信任呈现出特有的时代烙印和鲜明的个性特征:在政治信任的来源上,青年群体政治信任的绩效来源严重削弱,而社会来源略为广泛;在政治信任的结构上,青年群体政治信任中人格化因素弱化最为明显,制度化因素率先萌芽生长;在政治信任的表现上,青年群体更倾向于以外部信任与政治冷漠来表达政治不信任;在政治信任的结果上,青年群体的政治信任呈现出大量流失与有限保留共存的局面。针对青年群体政治信任的独特状况,论文对其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构建起青年群体政治信任的影响因素模型,提出当前我国青年群体的政治信任是青年群体的群体特质(包括教育水平、价值观念、政治参与)、政府(包括政治制度、政府绩效、公共政策、政府官员、政治价值)、社会(包括社会信任状况、社会多元化水平、社会公平程度)与大众传媒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博弈的结果。论文通过对青年群体政治信任现状、特征与形成原因的分析和探讨,以期对当前我国青年群体的政治信任的提升有所助益。
[Abstract]:At the present stage , our country is in the key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 the people ' s psychological expectation and the operation result of the government and the political system have a big difference , which leads to the sharp loss of the public ' s political trust . Among them , the phenomenon of the political trust of the youth group is especially prominent , the youth student ' 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the cold , the " Fu Second Generation " , the " official second generation " , " push - ups " , " escape cat " and other words are widely spread among the young people , and so on , as the " barometer "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 barometer " of the social mentality On the basis of political trust , youth groups are more inclined to express political trust in the political trust of youth groups .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 , government ( including political system , government performance , public policy , government official , political value ) , society ( including the state of social trust , social diversification level , social fairness ) and mass media , and so on .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6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明来香;;浅析和谐社会条件下政治信任的提升[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3期

2 唐斌;;政治信任的概念、特征与价值[J];理论月刊;2011年08期

3 上官酒瑞;;中国政治信任的现状及其风险[J];理论与改革;2011年05期

4 黄心华;;社会转型期建构政治信任形式的衍化研究——基于民众主体意识成长视角[J];湖北社会科学;2013年06期

5 王明进;;公众的政治信任是怎样瓦解的[J];领导科学;2013年24期

6 马九福;;中西政治信任比较与借鉴[J];江汉论坛;2007年06期

7 孙昕;徐志刚;陶然;苏福兵;;政治信任、社会资本和村民选举参与——基于全国代表性样本调查的实证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7年04期

8 马得勇;;政治信任及其起源——对亚洲8个国家和地区的比较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年05期

9 上官酒瑞;程竹汝;;政治信任研究兴起的学理基础与社会背景[J];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10 曹沛霖;;社会转型中的政治信任与政治不信任——政治学分析视角[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上官酒瑞;;政治信任研究兴起的学理基础与社会背景[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2 上官酒瑞;;政治信任流失的可能风险及理性认知[A];国家治理:民主法治与公平正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12年

3 张书维;景怀斌;;民众为什么不信任政府?——政治信任前因及对合作/对抗行为的影响[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4 王二平;陈丽君;马红宇;;公共管理的心理问题[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余世喜;;构建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信任关系[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上官酒瑞;现代政治信任建构需要新理念[N];学习时报;2011年

2 王子蕲 江远山;重塑政府形象 提升政治公信力[N];解放日报;2009年

3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教授 孙力;消除功能解读误区 加强政治信任[N];文汇报;2009年

4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祁玲玲;政治信任研究应突显中国特色[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5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上官酒瑞;制度是信任的基石[N];人民日报;2011年

6 徐勇;重建政治信任的有益探索[N];人民日报;2004年

7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魏香镜;中韩合作助遗骸归国提升两国政治信任度[N];南方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治伟;政治信任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艳秋;重建我国农村社会政治信任的路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世成;政治信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思然;中国基层政治信任:一种综合解释框架[D];复旦大学;2011年

4 王欣;中国农民的政治信任及其影响[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5 李青;论中国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政治信任建设[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6 宋丽杰;论改革开放前后中国政治信任的变迁及启示[D];吉林大学;2013年

7 范彬;转型期我国农村政治信任的路径重建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8 刘纪善;政府绩效、官员廉洁与政治信任:一项基于大学生的调查研究[D];南昌大学;2014年

9 尹子明;小康社会建成语境下的政治信任建构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4年

10 袁振宇;当前我国青年群体政治信任的实证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7949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7949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a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