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从五大发展理念看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时代自觉

发布时间:2018-04-30 16:31

  本文选题:五大发展理念 + 马克思主义 ; 参考:《思想理论教育》2017年01期


【摘要】:五大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中国改革开放近40年发展经验教训,汲取当代社会发展理论的精华,坚持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人民立场)和方法论(整体协调发展),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与当代现实发展实际相结合的重大创新。无论在逻辑上还是在实践上,理念创新无疑是理论创新的先导、引领和前提。当代西方社会尽管也出现了诸如零增长、绿色主义、环境主义、可持续发展、反全球化、逆城市化、世界体系等新发展理论,但其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对资本主义所主导的发展理念缺乏理论彻底性和实践现实性的反省与批判,不能提出具有内在逻辑和实践指向的新发展观。五大发展理念则正视和致力于人民群众对于发展的迫切需求和现实问题,以创新(矛盾运动)为动力,以开放(世界空间)和协调(矛盾整合)为机制,以绿色(人与自然的矛盾解决)和共享(人与人的矛盾解决)为旨归,必将开启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创新的新征程,对全球和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中国自身的独特贡献。
[Abstract]:The five major development concepts are the quintessence of the contemporary social development theory that the Chinese Communists are summing up the experience and lessons of China's nearly 4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Adhere to Marxist theory of value (stand of the people) and methodology (overal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Marxist development theory and contemporary real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ality of the combination of major innovations. In both logic and practice, concept innovation is undoubtedly the forerunner, guide and premise of theoretical innovation. Despite the emergence of new development theories such as zero growth, greenism, environmental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ti-globalization, anti-urbanization, the world system, etc. However, its biggest problem lies in the lack of theoretical thoroughness and practical reality of reflection and criticism on the development concept dominated by capitalism, and it is unable to put forward a new concept of development with inherent logic and practical direction. On the other hand, the five development concepts face up to and devote themselves to the urgent needs and practical problems of the people for development, with innovation (contradiction movement) as the motive force, openness (world space) and coordination (contradiction integration) as the mechanism. With the aim of green (the solution of contradiction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nd sharing (the solution of contradiction between man and man), it will certainly open a new course of innovation of contemporary Marxist theory of development, and make China's own unique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 and human civilization.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D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建明;;科学发展观对世界发展理论的吸纳与超越[J];党政论坛;2009年07期

2 ;“历史唯物主义与当代中国发展理论研讨会”征文启事[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年06期

3 W.肖 ,刘利圭;历史唯物主义和发展理论[J];国外社会科学;1987年02期

4 高旀;;关于拉丁美洲发展理论更新的若干思考[J];拉丁美洲研究;1988年06期

5 庄培章;试论发展理论与社会主义发展学[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2期

6 陶国富;;国内外青年发展理论的探析与思考[J];青年研究;1993年11期

7 石不转;也谈发展理论若干问题[J];当代思潮;1994年02期

8 李海荣;发展理论的新概念──“负发展”[J];理论前沿;1997年01期

9 霜君;本校代表参加“党的十五大与中国的改革和发展理论研讨会”与会论文最近在《光明日报》发表[J];探求;1998年01期

10 孟庆春;中国共产党与我国近代发展理论传承论析[J];学习与探索;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爱民;;发展理论创新的30年[A];宜春市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丛晓峰;;发展理论给我们的启示[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全面发展(上)[C];2005年

3 包心鉴;;中国现代化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6年

4 杨鲁慧;;发展理论的演变与和谐社会的构建[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6年

5 张明军;洪小潞;;试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发展理论”的创新和完善[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8年

6 徐崇温;;科学发展观推进了人类发展理论的创新发展[A];新中国60年研究文集(1)[C];2009年

7 王鑫;;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A];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暨“新世纪初的世界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6年

8 王世贵;;科学发展观:我党发展理论的创新[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全面发展(上)[C];2005年

9 岳顺之;;科学发展观:共产党发展理论的创新[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6年

10 李建平;;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几个问题[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郭忠义;从世界发展理论的实践轨迹看科学发展观的先进性[N];辽宁日报;2008年

2 黄爱民中共宜春市委党校教授;发展理论创新的30年[N];宜春日报;2009年

3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社会学文化学教研部 张红岭;毛泽东“古今中外”法对文化发展理论的启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4 屠春友;从哲学的高度认识和研究发展问题[N];人民日报;2003年

5 记者 余勤;参政党与中国现代文明发展理论研讨会在杭举行[N];浙江日报;2013年

6 吴启金;发展中国家的榜样 中国模式创新当代发展理论[N];中国工业报;2009年

7 记者 罗静雯;科学发展观继承创新了党的发展理论[N];重庆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孙锦;改革开放实现了带领群众创造财富的目标[N];深圳特区报;2008年

9 越南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梁丁海;世界迫切需要全球化背景下的新发展理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10 罗春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广西社会科学发展理论研讨会在邕召开[N];广西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陆彬;论可行能力视野中的发展[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磊;马克思发展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2 周丽娜;邓小平发展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西华大学;2015年

3 陈昌凤;马克思社会跨越发展理论及当代价值研究[D];云南民族大学;2016年

4 曾新华;邓小平发展理论与科学发展观比较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金蓉;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发展[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琼;论马克思跨越发展理论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启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7 秦晓宇;论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创新[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8 张琼;论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创新[D];武汉纺织大学;2011年

9 南树霞;马克思社会形态跨越发展理论新探[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10 彭钧;和平发展理论视角下的中国与东盟合作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253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8253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f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