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互联网时代的权力演化趋势

发布时间:2018-05-13 03:17

  本文选题:互联网时代 + 网络权力 ; 参考:《社会科学研究》2017年02期


【摘要】:随着网络化时代的到来,普通网民从沉默的大多数和权力的被支配者逐步成长为网络权力的主体,开始拥有网络权力。在权力研究不断深入的背景之下,当代社会学权力观出现了关系性转向,网络空间中的权力研究与之一脉相承,把网络权力理解成为一种动态的网络关系。作为一种权力的新形式,网络权力呈现了关系性、流动性、符号性和感性化等独特特征,并发挥出强大的现实效力,对传统实体权力构成冲击与挑战,网络社会的权力格局也因此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值得权力研究者进一步深入剖析。
[Abstract]:With the arrival of the network age, the ordinary Internet users gradually grow from the silent majority and the power dominated to the main body of the network power, and begin to own the network power.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ower research, the contemporary sociological view of power has turned into a dynamic network relationship, and the study of power in cyberspace is in the same vein. As a new form of power, network power presents som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relationship, mobility, symbolism and sensibility, and exerts powerful practical effect, which impacts and challenges the traditional substantive power. Therefore, the power pattern of network society presents an unprecedented complex situation, which is worthy of further analysis by power researchers.
【作者单位】: 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首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网络社会的结构变迁与演化趋势研究”(15ZDA045)
【分类号】:D66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宋辰婷;;网络时代的感性意识形态传播和社会认同建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2 吴江;兰颖;;中国公众的民粹化倾向调查报告(2012)[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2年15期

3 刘少杰;;网络化时代的社会结构变迁[J];学术月刊;2012年10期

4 刘少杰;;网络化时代的权力结构变迁[J];江淮论坛;2011年05期

5 郭忠华;转换与支配:吉登斯权力思想的诠释[J];学海;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富旭;;网络社群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构建[J];思想理论教育;2017年07期

2 周爱民;;社会认同的影响机制——一个征地拆迁中矛盾化解的解释模型探讨[J];城市发展研究;2017年06期

3 姜春;;当前民粹主义思潮的发生机制与治理策略浅析[J];法制博览;2017年17期

4 秦程节;;网络群体极化:风险、成因及其治理[J];电子政务;2017年04期

5 王建民;;转型期中国网络社会治理:内涵与主要议题[J];科学社会主义;2017年02期

6 石立春;;未民主先民粹:裹挟爱国情绪的底层抗争——当代青年学生政治心态民粹化倾向的质性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7年04期

7 王涛;姚崇;;网络虚拟空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及其建设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2期

8 彭远春;毛佳宾;;社会结构变迁的环境之维——对我国环境社会学研究的回顾分析[J];社会学评论;2017年02期

9 刘谦;陈香茗;;微信中的生命时间——对大学生和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数字鸿沟研究的一个维度[J];社会学评论;2017年02期

10 宋辰婷;;互联网时代的权力演化趋势[J];社会科学研究;2017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刘少杰;;网络化时代的社会结构变迁[J];学术月刊;2012年10期

2 许正中;;社会普遍服务体系:中国改革话语中的“万向节”[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2年03期

3 刘少杰;;网络化时代的权力结构变迁[J];江淮论坛;2011年05期

4 喻国明;;媒体变革:从“全景监狱”到“共景监狱”[J];人民论坛;2009年15期

5 方文;;群体资格:社会认同事件的新路径[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6 杨宜音;“社会认同的理论与经验研究”工作坊召开研讨会[J];社会学研究;2005年04期

7 费孝通;关于“文化自觉”的一些自白[J];学术研究;2003年07期

8 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社会学研究;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夏金华;朱敏;;“关系性资源”在当代中国发展的困境[J];行政与法;2008年07期

2 张路;;论本土化因素对合同形态的影响——基于关系性合同理论的分析[J];前沿;2014年Z6期

3 吴颉;熊平;;小议关系性契约与正式契约的关系[J];时代金融;2007年08期

4 张再林;;中国古代“体知”的基本特征及时代意义[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汤洪源;;公共服务民营化中的关系性契约——以美国廉租房民营化为例[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05期

6 范晓强;;论规制堕胎行为的考量[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7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唐玉华;张秀考;张旭东;张玉谦;;新的地球观——关系论[A];亚洲大陆深部地质作用与浅部地质—成矿响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8年

2 徐宏玲;刘冬蕾;;关系性资源位理论与创新:组织间关系视角[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苏长和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外交事务研究院;认真地对待“关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吴星柳;拼图活动中教师干预对小学生关系性思维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2 马筱淇;保荐人—会计师事务所的关系性契约与IPO质量[D];安徽工业大学;2016年

3 宋敏;小学生关系性思维的测试与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4 杨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及其当代性[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徐芳芳;大学生关系性内疚及其与抑郁、神经质人格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 唐登莉;共享分销合作中的关系性风险及其防范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3年

7 王旭;初一学生关系性思维的表现与特征[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赵晓川;大学生创造性特征的研究:认知与人格内—外倾向的心理真实性及其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814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8814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7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