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制的活力
发布时间:2018-05-15 13:38
本文选题:文化共同体 + 价值认同 ; 参考:《人民论坛》2017年23期
【摘要】:海纳百川般的包容性发展模式、基于文化共同体的价值认同、社会结构的平衡性与流动性……这些因素促使中国体制生生不息,并且在新时期愈加焕发活力。中国体制既能承接传统优势,又可对接现代特点,成为国家体制发展的典范。只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一定能保持中国体制的先进性,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有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Abstract]:The inclusive development model is based on the value identity of the cultural community and the balance and mobility of the social structure. These factors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continued existence of China's system and its vitality in the new era. Chinese system can not only accept the traditional advantages, but also connect with the modern characteristics, and become the model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system. As long as we adhere to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adhere to the problem orientation, and adhere to the people as the center, we will certainly maintain the advanced nature of the Chinese system and make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ve a better prospect for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人民论坛"特别策划"组;
【分类号】:D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骆春桃;干小瑞;;“东北亚文化共同体”构建的可行性分析——以中日韩三国为视角[J];学理论;2012年25期
2 唐永亮;;试析日本的东亚文化共同体思想[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3 м·ю·玛尔蒂诺娃;郝永超;;19世纪的克罗地亚人亚民族集团[J];民族译丛;1987年02期
4 韦红;;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的建设及其对中国的意义[J];当代亚太;2006年05期
5 朴炳Ym;;构建东北亚共同体的方向:超越文化共同体而走向人类安全共同体[J];当代韩国;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施雪琴;;认同规范与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建设——兼论对深化中国-东盟地区合作的启示[A];东南亚地区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范宝权;地区认同视角下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探析[D];武汉大学;2017年
2 刘欣;社区公共性重建:村民参与的实践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8926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892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