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新古典现实主义的发展与趋势

发布时间:2018-05-24 17:57

  本文选题:新古典现实主义 + 跨层次分析 ; 参考:《吉林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新古典现实主义作为现实主义阵营内部最为活跃的一支理论,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受到了不少批评。关于新古典现实主义的理论内涵、理论定位、发展方向也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本文也正是想从这些方面对新古典现实主义进行简要的论述、评价与展望。新古典现实主义以外交政策作为其主要研究领域,将外交政策的变化作为因变量。新古典现实主义仍将相对权力的变化作为自变量,但是与宏观的体系理论不同的是新古典现实主义将国内因素引入作为干预变量。威胁评估、资源汲取、政策调整等是新古典现实主义当前的主要议题。但是新古典现实主义的性质、进步性究竟如何还是需要使用明确的标准对其进行评估。科学哲学作为理论评估的工具虽然科学但是却过于苛刻,相比之下施韦勒提出的评价标准更适宜国际关系领域。在此标准下审视新古典现实主义,其在研究边界、研究传统拓展和相关议题解释力增强方面毫无疑问是进步的,但是其在核心理论、跨层次分析方法、案例研究方法上还存在显而易见的不足。未来新古典现实主义如能在核心概念构建、跨层次分析简洁性提升、案例研究方法改进等方面取得不断地突破,那么其就能成为一种真正优秀的外交政策理论。
[Abstract]:As one of the most active theories in the realistic camp, neo-classical realism has been criticized at the same time. The theoretical connotation, theoretical orientation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neo-classical realism have always been controversial. This article also wants to carry on the brief elaboration, the appraisal and the prospect from these aspects to the new classical realism. Neo-classical realism regards foreign policy as its main research field and the change of foreign policy as dependent variable. Neo-classical realism still regards the change of relative power as independent variable, but different from macroscopic system theory, neo-classical realism introduces domestic factors as intervention variables. Threat assessment, resource absorption and policy adjustment are the main issues of neo-classical realism. However, the nature of neo-classical realism, how progressive or need to use clear criteria to evaluate it. Philosophy of science, as a tool of theoretical evaluation, is too harsh, and Schweiler's criterion is more suitable for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Looking at neo-classical realism under this standard, it is undoubtedly progressive in the study of boundaries, research on traditional expansion and enhancement of the explanatory power of related issues, but its core theory, cross-level analysis, There are also obvious shortcomings in the method of case study. If the new classical realism can make a breakthrough in the core concept construction, the improvement of cross-level analysis concisenes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case study method, then it can become a kind of real excellent foreign policy theory.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8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明军;对当前中国国家能力的若干思考[J];南京社会科学;2000年05期

2 孙明军;中国国家能力研究[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0年02期

3 黄宝玖;国家能力:涵义、特征与结构分析[J];政治学研究;2004年04期

4 黄宝玖;;国家能力研究述评[J];三明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张立国;;社会转型期如何实现国家能力建设[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04期

6 关海庭;皇娟;侯华伟;;国家能力及当代中国国家构建的基本途径探讨[J];领导科学;2010年20期

7 张立国;;论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能力建设[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何怀宏;;国家能力、法治与责任政府——读福山《政治秩序的根源》[J];国际经济评论;2012年01期

9 霍建国;;现代国家能力建设:价值、基础、实践和目标[J];学习与探索;2012年04期

10 ;经济是政治的基础,经济实力决定政治权力——国家能力应予加强[J];领导文萃;1993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晓鹏;;比较国家建构:近代欧的历程与中国语境的释[A];第五届珞珈国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汪志强;;我国非政府组织:检视、批评与超越[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鲍勇剑;奥运背后的国家能力[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2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包刚升;走出理解“国家能力”概念的误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3 任剑涛;建立“有限政府”岂会降低政府威信?[N];北京日报;2007年

4 张勇 中共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理解国家自主性的三个维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早报见习记者 王泳桓 华盾 翻译;亚信有承担团结所有国家能力[N];东方早报;2014年

6 刘瑜;重新带回国家[N];东方早报;2014年

7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周其仁;国家能力不等于政府能力[N];湖北日报;2014年

8 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彭定光;践行核心价值观 提升我国国家能力[N];中国教育报;2014年

9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 马一德;构建强大国家能力 全面推进深化改革[N];光明日报;2014年

10 张若渔;民间维权是一种国家能力[N];中国保险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霍建国;现代国家能力的政治哲学反思[D];黑龙江大学;2012年

2 柳庆刚;经济增长、地方政府竞争、国家能力和结构失衡[D];北京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衣春迪;福山国家构建理论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2 林之豪;建国初期中国国家能力建设路径[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7年

3 王恩泰;新古典现实主义的发展与趋势[D];吉林大学;2017年

4 李风华;关于社会主义国家能力的方法论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李纪杰;和谐社会视角下的中国国家能力建设[D];宁波大学;2012年

6 梁述清;“回归国家”学派视域下国家自主性与国家能力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7 周文学;论国家能力及其限度[D];郑州大学;2002年

8 曹开雄;国家中心观视角下的中国社会抗争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9 李佳;政府危机管理视角下的中国国家能力[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300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9300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f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