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话语权:历程、挑战及提升策略
本文选题:国际话语权 + 中国国际话语 ; 参考:《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6期
【摘要】:国际话语权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国在国际权力结构中地位和影响力的体现。近年来,中国国际话语权有了较大程度提升,但在国际话语格局中的弱势地位还没有根本改变。当前,中国国际话语权与国家实力不相匹配的矛盾日益突出,中国在国际话语权竞争中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和掣肘,包括西方官方话语的打压、西方媒体的歪曲、发展中国家的不信任、国际话语规则的制约、中国学术话语的乏力等。因此,通过明确话语定位、提升话语质量、改进传播手段、开展"特色外交"、寻求联合"发声"、拓展话语平台等方面的举措来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International right of speech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national soft power and the embodiment of a country's position and influence in the structure of international power. In recent years, China's international discourse power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but the weak posi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discourse pattern has not fundamentally changed. At present,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China's international discourse power and national strength is increasingly prominent. China still faces many challenges and constraints in the competition for international discourse rights, including the suppression of official western discourse and the distortion of Western media. The distrust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restriction of international discourse rules, and the weakness of Chinese academic discourse.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China's international discourse rights by defining the position of discourse,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course, improving the means of communication, carrying out "characteristic diplomacy", seeking joint "voice" and expanding the platform of discourse.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重点项目(16JDSZK002)
【分类号】:D8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应猛;;国际体系转型与中国国际话语权提升战略[J];东南亚纵横;2010年10期
2 乔夏阳;鲁宽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国际话语权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陈玉刚;;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方略[J];学习月刊;2011年01期
4 张忠军;;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思考[J];理论视野;2012年04期
5 张睿蕾;;中国模式——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机遇[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6 王志军;;不断提升我国的国际话语权[J];学习月刊;2012年21期
7 徐进;;政治操作、理念贡献能力与国际话语权[J];绿叶;2009年05期
8 张志洲;;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困局与出路[J];绿叶;2009年05期
9 任传功;;打造中国的国际话语权[J];留学生;2010年02期
10 梁凯音;;中国拓展国际话语权的思考[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范红燕;;国际话语权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性[A];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论丛2013卷第1辑[C];2013年
2 张聪;;从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看中国话语权的提升[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郑永年;;确立中国外交政策的国际话语权[A];公共外交通讯2010年春季号(创刊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文化部 田军亭;有一种“战争”,,是国际话语权争夺[N];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周庆安;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新命题[N];经济视点报;2008年
3 驻美记者 宰飞;想要国际话语权 就得自己去“抢”[N];解放日报;2011年
4 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国际与公共事务研究院执行院长 王义桅;可持续发展与中国的国际话语权[N];文汇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徐赛;中国国际话语权问题研究[D];国际关系学院;2015年
2 方会;争取中国模式国际话语权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3 彭飞;中国的国际话语权:理论、现状与发展策略[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4 范红燕;美国国际话语权的赢取及对中国的启示[D];燕山大学;2013年
5 张鑫;转型期中国管理思想国际话语权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6 杨亚峰;文化在我国国际话语权建设中的作用分析[D];河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806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2080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