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发展历程研究及其当代启示

发布时间:2018-08-23 10:25
【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结束闭关锁国政策,打开国门,从此开始了丧失主权,割地赔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然而中国人民从来没有放弃过抵抗,社会各阶级代表纷纷登场,希望救国于危难,救民于水火,结果却以失败告终。十月革命的胜利,对当时的中国人有着巨大的鼓舞作用。在“救亡图存”的迫切社会需求下,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注意到马克思主义,很快接受并将之作为革命信仰。他们希冀在中国建立同苏联一样的社会主义国家,真正做到民族独立,无产阶级专政,人民当家作主。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为了实现这一愿景,在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实践紧密结合的道路上不断探索,披荆斩棘,勇敢前行。马克思主义这一“舶来品”要想在中国这片古老土地上开花结果,艰辛的“磨合期”必不可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发展历程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熟史。中国共产党在经历无数失败与磨难中,认识到必须将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民族化,即中国化。真理的认识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帆风顺,正确认知过程是曲折、复杂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认知是在对不同摸索阶段,对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总结中得来。历史也证明了,真理只有从中国的革命实践中来才能为后续的中国革命提供正确有利的指导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发展历程”这一主题,本人将全文分成了三大部分: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发展历程的相关概念及其时间界定。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发展历程研究。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发展的历史经验及其当代启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发展历程研究,能帮助我们理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脉络,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并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当今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Abstract]:After the Opium War of 1840, China was forced to put an end to the policy of closing the door to the outside world, opening the door of the country, and from then on began the history of a semi-colonial and semi-feudal society with loss of sovereignty and loss of compensation. However, the Chinese people have never given up resistance, representatives of various social classes have appeared, hoping to save the country in distress, save the people in water and fire, but the result ended in failure. The victory of the October Revolution was a great inspiration to the Chinese people at that time. Under the urgent social demand of "saving the nation from death", advanced intellectuals began to pay attention to Marxism and quickly accepted it as a revolutionary belief. They hope to establish a socialist state like the Soviet Union in China, to truly achieve national independence, proletarian dictatorship, and the people as masters of their own country. In order to realize this vision, early Marxists continued to explore how to combine Marxist theory with the practice of Chinese revolution. If Marxism is to blossom and bear fruit in the ancient land of China, the hard period of running-in is necessary.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Marxism in China is also the mature histor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the course of numerous failures and tribulations,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realized that Marxism must be localized and nationalized, that is, Chinese. The realization of truth cannot be accomplished overnight, nor will it be smooth. The process of correct cognition is tortuous and complicated. The ideological cognition of Marxism in China comes from summing up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s and the lessons of failure in different stages of exploration. History has also proved that only through the revolutionary practice of China can the truth provide a correct and beneficial guide for the subsequent Chinese revolution around the theme of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Marxism in China."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first, the related concepts of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Marxism in China and the definition of time. Second,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Marxism in China. Third, the historical experience of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Marxism in China and its contemporary enlightenment. The study of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Marxism in China can help us to clarify the development of Marxism in China, systematically study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in today's society.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学位授予单位】:深圳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费利群;;列宁全球化理论遗产及其当代启示[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2 魏书胜;刘国华;;“哲学的问题”之历史类型及当代启示[J];长白学刊;2006年04期

3 赵长太;;马克思的需要理论及其当代启示[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年10期

4 何祥林;黄吴静;韩峰;;试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经济观及其当代启示[J];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05期

5 王爱琦;;列宁社会主义民主理论的当代启示[J];浙江学刊;2009年04期

6 徐晓霞;;马克思青年时期理想的当代启示[J];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年03期

7 刘忠友;;马克思恩格斯发展代价观及其当代启示[J];襄樊学院学报;2009年12期

8 闵长虹;;马克思恩格斯的民族观及当代启示[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2期

9 屈炳祥;;马克思的农业合理化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学习论坛;2012年03期

10 李德刚;;马克思恩格斯的资本主义“公平”观及当代启示[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孙磊;;马克思的生态价值思想及其当代启示[A];“历史唯物主义与民族复兴之路”全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2 何贻纶;;马克思平等观及其当代启示——以《哥达纲领批判》为视角[A];“公平、公正、平等:世界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3年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庞晓明;;第二国际后期的理论偏差、后果及其当代启示[A];“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前沿和热点问题”学术研讨会暨2007年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李仙娥;万东东;;《资本论》中的生态危机思想及其当代启示[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暨商洛率先突破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黄威威;;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技术观及其当代启示[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中国边疆稳定和发展研究”首席专家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邢广程;丝绸之路的历史价值与当代启示[N];光明日报;2014年

2 刘晓春;鄂伦春族生态理念的当代启示[N];中国民族报;2013年

3 山东省济宁市民政局局长 徐建设;儒家慈善文化的当代启示[N];光明日报;2013年

4 田心铭 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恩格斯晚年书信中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及其当代启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江苏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 执笔人 双传学;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风及其当代启示[N];新华日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利娟;胡锦涛人民利益观及其当代启示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田元甲;列宁探索俄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其当代启示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3 查添钰;刘少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5年

4 马琴;中国传统勇德思想的历史嬗变及其当代启示[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5 王含;“斯密问题”及其当代启示[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6 白宝成;毛泽东反腐倡廉思想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7 张奶梅;论马克思的群众观[D];贵州师范大学;2015年

8 胡静;中国古典文学的教化功能及当代启示[D];齐齐哈尔大学;2015年

9 张剑峰;马克思公共精神及其当代启示[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10 王亚男;曾国藩家教思想及其当代启示[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1987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21987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a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