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成都市构建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案例研究

发布时间:2018-08-26 13:24
【摘要】: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了当前社会主要问题之一,如何才能让所有的老人能够安享晚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受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家庭养老模式一直是我国老年人养老模式的主要形式,但是,随着年轻人的生活和工作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无法获得足够的照料,因此,一种新的养老方式——“社区养老”被提出,并成为解决当前社会养老问题的重要手段。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在我国已经开展多年,但是,很多地区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整个社会养老服务水平也有待提高,针对社区养老模式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对提升整个社会养老服务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成都市早在1992年就进入老龄化社会,是我国人口老龄化较为严重的城市。近年来,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养老服务工作,将养老工作作为构建和谐成都的重要举措,目前,成都市已走出了一条“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形式丰富、多元助老”的养老服务新模式,解决了一系列“养老难”的问题。本文立足成都市当前社区养老服务情况,总结现有的经验,寻找不足并提出完善方法,对成都市乃至我国进一步建立更加完善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有促进作用。本文共分为七部分,首先本文针对研究背景、意义、理论等进行分析,从而为本文研究的合理性提供理论依据。第二部分针对社区养老的意义进行分析,指出社区养老服务能满足当下社会养老需求,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第三部分针对成都市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现状进行分析,主要就成都市开展社区养老模式所实施的政策、实施成效等方面进行阐述。第四部分主要针对成都市开展社区养老模式的阻碍性因素进行分析,从政策、政府、物力以及人力层面进行关注。第五部分针对第四部分的阻碍因素,就完善政策、发挥政府作用,增加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提高人员素质等方面提出建议。第六部分为成都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案例的启示,根据上文的分析,明确社区养老应该坚持的原则以及应对常见问题的经验。第七部分得出研究结论。
[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aging of society, the old-age problem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social problems, how to make all the old people can enjoy their old age is a difficult problem to be solved. Influenced by the traditional thought of our country, the family old-age model has been the main form of the old-age pension model in our country. However, with the increasing pressure of the young people's life and work, more and more old people are unable to get enough care. A new way of providing for the aged-"community old-age support" has been proposed, and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eans to solve the current social pension problem. The mode of community pension service has been carried out in China for many years. However, the community pension service system in many areas is still not perfect, and the whole level of social pension service needs to be improved.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level of social pension service. Chengdu entered the aging society as early as 1992. In recent years, the Chengdu Municipal Party Committee and the municipal government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ommunity old-age care service, taking the pension work a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build a harmonious Chengdu. At present, Chengdu has stepped out of a "government-led, social participation, rich form," The new mode of multiple support for the elderly solves a series of problems.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mmunity pension service in Chengdu,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existing experience, finds out the deficiency and puts forward the perfect method, which will promote the further establishment of a more perfect community pension service system in Chengdu and even in our country.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seven parts. First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significance, theory and so on, so as to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rationality of this study. The second part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community old-age care and points out that community pension service can meet the needs of the present society and promot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third part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mmunity old-age service system in Chengdu, mainly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mmunity pension model policy, implementation effectiveness and other aspects. The fourth part mainly analyzes the obstruction factors of the community pension model in Chengdu, focusing on policy, government, material resources and human resources. The fifth part is aimed at the obstructing factors of the fourth part,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perfecting the policy, giving play to the role of the government, increas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frastructure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he personnel. The sixth part is the inspiration of the community pension service system in Chengdu. According to the above analysis, it is clear that the community pension should adhere to the principles and experience in dealing with common problems. The seventh part draws the conclusion of the research.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69.3;D669.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康宇;;发展社区养老的思路与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年15期

2 陈淑君;公大勇;;哈尔滨市社区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16期

3 万春利;;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对策[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2期

4 韩立娜;陈晓晨;;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08期

5 周晓红;林梅;吴萍;;湖州社区养老现状分析及对策[J];全科护理;2009年15期

6 陈景;;对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探索[J];商业经济;2009年20期

7 刘玉霞;;油田企业开展社区养老服务的思考[J];中国西部科技;2010年07期

8 田原;;日本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经验与启示[J];当代经济;2010年09期

9 田原;;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日本的经验与启示[J];中国发展观察;2010年05期

10 张晓峰;;大连市出台城乡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发展三年规划[J];社会福利;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贺小琴;;社区养老服务站好处多[A];陕西老年学通讯2010年第4期(总第84期)——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与养老服务社会化体系建设文选[C];2010年

2 石镒仓;;瓦场街社区养老服务取得显著成绩[A];陕西老年学通讯·2011年第1期(总第85期)[C];2011年

3 郑爱武;;和谐社会是安定有序的社会——依托社区养老服务 共同构建和谐社会[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李书芳;;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取向、问题与对策之初探[A];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十一)——积极老龄化研究之三[C];2006年

5 杨亮;陈晓东;;社区养老服务问题探析[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6 刘辛;;北京市海淀区社区养老服务问题的调查研究[A];2011北京两届联席会议高峰论坛文集[C];2011年

7 罗金;彭风利;;平利县加强和完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A];陕西老年学通讯2010年第3期(总第83期)[C];2010年

8 徐宪;;借鉴国外智力,构建和谐社区[A];引进国外智力研究论文选编(2007年—2009年)——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华诞[C];2009年

9 陈友华;孔祥勇;王世清;应启龙;;提高居家养老生活质量——南京市白下区社区养老服务的规划与设计[A];江苏老年学研究论文选集(2007-2008)[C];2008年

10 胡莹莹;;我国社区养老服务保障思路研究[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何会文;农村建社区 今年搞试点[N];天津日报;2007年

2 陈淑君;黑龙江省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N];远东经贸导报;2008年

3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郑杭生;民生问题是社区建设的重点[N];北京日报;2009年

4 郑杭生;社区建设需要着重解决民生问题[N];中国社会报;2009年

5 张晓峰;青岛补助社区养老服务设施[N];中国老年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孟民;如何把社区建成温馨家园?[N];宝鸡日报;2010年

7 通讯员 傅年丰;合肥市将建140个社区养老服务站[N];人民政协报;2011年

8 通讯员 秦英;社区建设的领头雁[N];西安日报;2010年

9 记者 李天然;新增85所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全部建成[N];大连日报;2011年

10 张利 徐建民 韩冰 辽宁省沈阳市民政局;将社区打造成便民、利民、惠民的平台[N];中国社会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周娟;中国养老社区的服务、运营与培育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曹煜玲;中国城市养老服务体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雯雯;老龄化背景下社区养老服务需求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王洪华;城市社区养老服务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朱明元;对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4 马云博;我国城镇社区养老服务需求状况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陈娄妍瀛;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社会化探索[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6 霍慧丽;农村社区养老服务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7 安洋;北京市社区养老服务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8 刘桦林;公民社会视野下的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9 周睿;济南市城市社区养老服务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刘畅;构建完善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D];山西财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2049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22049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e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