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乡土中国的自力养老及其限度——皖东T村经验引发的思考
[Abstract]:Post-native China is facing the dual aging of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social structure. With the migration of young and middle-aged labor force, there is an empty nest society and empty nest family in the countryside, and the family endowment becomes self-supporting. The rural elderly mainly rely on their own strength to support the old. The formation of rural self-supporting pension mainly includes traditional continuation and evolution,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realistic pressure and situational practice construction and so on. It 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the country, society and rural families to lighten the burden of providing for the aged, but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legitimacy, fairnes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pension culture, self-supporting for the aged is not the ideal state of the rural old-age. But it may be the concentrated embodiment of the rural social old-age problem, its limitation is mainly as follows: induces people to take the unreasonable reality as of course, is unfavorable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justice system, hinder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good pension culture. The key to chang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rural self-supporting for the aged lies in the strength of system and culture. It is necessary not only to have the rural old-age security system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 of justice, but also to rebuild the culture of respecting the elderly in rural society. Both the old-age system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old-age culture need the government to play a leading and coordinated role to build up a culture of respecting the elderly so that the elderly in rural areas can live more respectfully.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分类号】:D669.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啸;;法治与“乡土中国”的变迁[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4年06期
2 任宇;;让司法回归本真——《乡土中国的司法图景》书评[J];青春岁月;2012年18期
3 孙钱斌;;杂志与励志[J];农家女;2010年11期
4 梁鸿;;乡土中国和城市化矛盾吗?[J];人民文摘;2012年10期
5 刘立明;;论后乡土中国的法治启蒙[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陈潭;;治理的秩序:乡土中国的政治生态与实践逻辑[J];青年探索;2013年02期
7 石扉客;;一个乡土中国的真实样板——原题:返乡偶记(上)[J];南方农机;2013年01期
8 王英;王霞;;中国乡村从礼治到法治转型中的困局[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06期
9 ;追寻乡土中国[J];同舟共进;2011年06期
10 何馨;;中国司法分治——乡村司法[J];群文天地;2011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徐新建;;“乡土中国”的文化困境——关于“乡土传统”的百年论说[A];人类学与乡土中国——人类学高级论坛2005卷[C];2005年
2 灵焚;;乡土中国的灵魂叙事——《鹅塘村纪事》阅读印象[A];徐俊国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张玉林;;“离土”时代的农村家庭——“民工潮”如何解构乡土中国[A];人类学与乡土中国——人类学高级论坛2005卷[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曹剑利;乡土中国期待更美好的未来[N];农民日报;2014年
2 叶雷;阳光、味蕾与乡土中国[N];中华读书报;2007年
3 主持人 本报记者 支玲琳;“乡土中国”与“城市化”矛盾吗[N];解放日报;2012年
4 路浩天;屹立在乡土中国的道德丰碑[N];光明日报;2012年
5 江苏省镇江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 镇江市农科院研究员 赵亚夫 采访整理 本报记者 申琳 李拯;让“乡土中国梦”从地里破土[N];人民日报;2013年
6 丁国强;乡土语境中的法律规则[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4年
7 本版编辑 里克 贺雪峰 刘畅;乡土中国和文化自觉[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8 梁振华;乡土中国的时代剪影[N];人民日报;2007年
9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 吕文浩;“放眼世界”与“乡土中国”[N];北京日报;2013年
10 雷达;一首乡土中国的风俗诗[N];文艺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徐志伟;“乡土中国”的再发现[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傅异星;多样现代性追求与乡土中国的悲悯书写[D];浙江大学;2008年
3 张丽军;想象农民[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丽;新时期文学中“乡土中国”形象的书写[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任恒伟;“乡土中国”的道德困境[D];广西民族大学;2009年
3 罗先海;现代性视域下乡土中国的当代图景[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丽新;从跨文化视角研究莫言《红高粱》与赛珍珠《大地》中的“乡土中国”[D];辽宁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2672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2267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