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网络政治人的政治参与失范与统战策略
[Abstract]:......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D432.6;D6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伟民,吴显庆;论网络政治在我国的建立和发展[J];学习与探索;2004年05期
2 张文峰;论网络政治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影响[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3 朱艳仙;;网络政治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05期
4 李包庚;齐佳;;制约中国网络政治文化形成的几个因素[J];长江论坛;2008年03期
5 叶敏;唐亚林;;论我国网络政治文化的理性化建构[J];新视野;2009年04期
6 甘永辉;;应对网络政治挑战,推动我国网络政治健康发展[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7 本刊编辑部;赵义;;网络政治新透视[J];南风窗;2009年22期
8 宋迎法;李翔;;中国网络政治研究综述[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0期
9 彭前生;;刍论网络政治风险[J];前沿;2010年07期
10 吴娟;;当前我国网络政治活动的问题及对策[J];宁夏党校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胡献忠;;网络政治的生成与青年政治意愿表达[A];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六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佛山日报记者 曾君蔚;网络政治:影响选举的新力量[N];佛山日报;2012年
2 本报特派评论员 周虎城;对网络开放就是对公民开放[N];南方日报;2007年
3 ;网络政治的功效[N];人民代表报;2011年
4 中共嘉兴市委党校副校长、嘉兴市社联副主席 俞燕锋;“网络政治”与地方人大制度创新[N];嘉兴日报;2010年
5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 沈逸;“网络政治”难敌“沉默大多数”[N];文汇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越;网络政治段子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5年
2 许芳;论我国当代大学生网络政治表达现状及其引导策略[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3 盛振华;武汉地区四所高校网络政治参与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4 郭旭;挑战与回应——当代中国网络政治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5 黄建平;我国网络政治信息传播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6 任丰田;和谐社会视角下网络政治表达渠道的构建[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翟杨;网络政治参与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8 潘君宇;互联网时代下的中国网络政治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马新颖;论网络政治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影响[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10 李天娅;论网络政治因素对我国政治改革的影响[D];黑龙江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2771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2277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