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的新途径

发布时间:2018-10-30 15:57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接历史的选择,反映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要求,是引领和推进现代化的新途径。把发展作为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通过改革开放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实现与世界各国的合作共赢,充分发挥强政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优势。这条新途径坚持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更新和对资本主义发展路径的超越。
[Abstract]: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a new way to lead and promote modernization. Regard development as the key to solving all problems, stimulate social vitality through reform and opening up, promote comprehensive and coordinate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chieve win-win cooperation with all countries in the world,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central role of the leadership of strong political parties. It embodies the unique advantage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is new way adheres to and develops the scientific socialism, realizes the renewal of the traditional socialist model and surmounts the capitalist development path.
【作者单位】: 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
【分类号】:D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雪冰;李瑞民;;论知识分子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独特优势[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吕薇洲;;“市场社会化”社会主义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理论参考;2003年01期

3 刘太兵;张晓燕;;近20年来社会主义模式研究综述[J];攀登;2007年01期

4 曾国俊;洪厚情;支少华;;超越传统社会主义模式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理论导报;2008年06期

5 韦幼玲;;科学认识社会主义——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启示[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6 郭大俊;孙晓;;以实践的观点反思社会主义模式[J];社会主义研究;2013年03期

7 黄文清 ,王维棋 ,王殿 ,由生;第三级社会主义模式质的规定性[J];兰州学刊;1982年04期

8 武贤 ,朱建锋;论越南社会主义模式[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992年03期

9 任雪萍;关于社会主义模式问题的几点思考[J];理论界;1999年06期

10 顾雷;浅议改革开放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突破[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时青昊;;60年来中国社会主义模式的变革[A];马克思主义 中国探索与当代价值: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9年

2 李碧云;陈宏滨;;论中国模式与民主社会主义模式[A];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丁冰;;我国应该走瑞典民主社会主义道路吗?[A];忘年交书简二集[C];2010年

4 乐奇;蔡常青;;激发社会活力与构建和谐社会[A];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全国社科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二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陈立林;;社会主义竞争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6 夏文斌;;公平与和谐社会[A];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夏禹龙;勇探道路 慎言模式[N];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上海财经大学 鲁品越;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N];社会科学报;2007年

3 记者 陈翔 通讯员 郭炳发 陈才标;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 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N];广州日报;2012年

4 本报评论部;打开社会活力的闸门[N];人民日报;2013年

5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早报特约评论员 顾骏;为社会活力的迸发开辟制度化通道[N];东方早报;2013年

6 周海旺 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所长 研究员;用社会活力推动养老机构建设[N];东方早报;2014年

7 康伟;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路径[N];学习时报;2014年

8 本报评论员;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N];黑龙江日报;2006年

9 丁晋清;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N];青海日报;2007年

10 广东省社科院科学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郑奋明;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N];南方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董慧;社会活力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玲;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公秀丽;“社会活力”刍议[D];清华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004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23004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0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