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话语理论视域下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21 17:05
【摘要】:继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必须深入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境嬗变、话语革新及范式转型问题。肇始于经济的现代化进程已经深刻改变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语境,引起政治话语与学术话语分离、官方话语与民间话语隔阂、中国话语与西方话语冲突,以及对内话语与对外话语紧张,迫切需要实现革命话语向建设话语的转换,发展话语向共享话语的革新,民生话语向民权话语的调适,民族话语向世界话语的融通;同时,还要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范式的革命,实现"灌输动员式"、"教化启蒙式"向"对话协商式"的范式转型,即从思想教化转向思想对话,从价值认同转向利益认同,从权利保障转向权利落实,从政治说教转向生活融入,从理论迎合转向理论批判。
[Abstract]:To continue to push forward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in contemporary China and to open up a new realm of Marxist development in the 21st century, we must deeply study the evolution of linguistic context, the innovation of discourse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paradigm in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 which began with the economy, has profoundly changed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in contemporary China, which has caused the separation of political discourse from academic discourse, the estrangement between official discourse and folk discourse, and the conflict between Chinese discourse and western discourse. It is urgent to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revolutionary discourse to construction discourse, the innovation from development discourse to shared discourse, the adjustment of people's livelihood discourse to civil rights discourse, and the integration of national discourse into the world discourse. At the same time,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the revolution of Marxist popular paradigm, to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aradigm of "indoctrination and mobilization" and "enlightenment and enlightenment" to "dialogue and consultation", that is, from ideological education to ideological dialogue, from value identity to interest identity. From the protection of rights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rights, from political preaching to life integration, from theoretical pandering to theoretical criticism.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梦的话语传播与大众认同研究”(项目号:14XKS007)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语境、话语及范式”(项目号:12YBB210)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志平;;马克思理解科学的理论视域与逻辑线索[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渠荣臻;;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视域下人的全面发展[J];湘潮(下半月);2012年10期

3 朱新江;;胜任力理论视域下的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4 封洁;;“场”理论视域中图书馆知识的管理模式[J];学习月刊;2013年06期

5 刘兴章,张爱华;再度走进马克思的自然理论视域——论马克思自然理论的本体论重建[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6 蓝强;张梦然;;探究马克思的需要理论视域下的民生改善[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10期

7 陈慧平;;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问题与路径[J];宗教学研究;2011年04期

8 李沛武;范天森;;交往理论视域下基层党建引领高校资助育人的实践[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9 吴惠红;;马克思、恩格斯合理发展思想探析——基于共同体理论视域[J];理论月刊;2011年09期

10 彭志飞;;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视域下的美国人权现状分析[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赵鲁南;;系统理论视域下的中国田径可持续发展制约瓶颈及对策[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曾天山;融合理论视域与现实视域[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杜庆;聚集效应理论视域下昆山市体育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2 尚金兰;复杂理论视域下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朱倪莹;制度变迁理论视域下的教师轮岗制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亮;抗争政治理论视域下的民主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孙加梅;活动理论视域下数字化游戏设计与开发[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6 宋淑梅;交往理论视域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7 肖海娇;马克思主义政治文明理论视域下弱势群体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长春师范学院;2012年

8 王真真;共生理论视域下河南省职教园区建设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3476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23476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a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