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民主政治进程中的我国女性参政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9-02-09 12:43
【摘要】:“铁娘子”曾一度是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专称,而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观念的更新以及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不少具有良好条件和较强参政欲的女性在政坛上崭露头角,登台亮相。例如:韩国总统朴槿惠、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巴西总统罗塞夫、德国总理默克尔等。这也使得“铁娘子”这一称谓逐渐成为一种泛指。但即便如此,纵观世界政坛,女性领导者依然寥若晨星。就我国而言,由于历史和现实双重因素的影响,国内女性的政治参与度较低,参政意识薄弱,情况不容乐观。然而,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国家政治体制的完善、女性自身的进步和发展以及党和国家的重视,我国女性参政状况有所好转。在十八大报告中,男女平等作为基本国策首次亮相,这不仅提高了公众的性别敏感度,更是对女性参政的极大鼓舞,彰显了当代女性的重要性,有力地推动了女性参政的进程,为我国女性参政带来了新的契机。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与女性参政最充分的北欧地区相比差之甚远,与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规定的参政女性比例不低于30%相差较大。女性参政是妇女解放的核心内容和根本体现,同时是女性地位高低和国家政治文明程度的衡量标准。目前,在实现中国梦的大背景下,女性参政不仅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力量,更是完善国家政治体制、促进社会和谐和稳定的内在驱动力。可见,本课题的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试图在科学认识女性参政与民主政治建设的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定量分析和对比分析深度挖掘问题、缕析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改善措施,以期为该课题的研究尽绵薄之力。本文由绪论和四章内容组成。一是对相关概念及理论进行了详述。首先对民主政治的含义进行阐述,分析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结构要素并且界定了女性参政的内涵;其次从马克思主义妇女参政观和中国特色妇女参政观两方面详述女性参政的理论基础,突出女性参政的重要性;最后分析民主政治与女性参政的关系,通过论述二者之间的积极影响以强调女性参政对民主政治建设的关键性和研究该课题的现实意义。二是分析民主政治进程中女性参政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首先,回顾女性参政的发展历程,通过对反映不同时间段女性参政状况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存在的问题;其次,将我国女性参政现状与发达国家相比较,将大陆和港澳地区相比较,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当前我国女性参政存在的问题;最后,总结当前我国大陆女性参政中存在的问题。三是分析影响女性参政的因素。从经济、政治、文化及自身几个方面着手阐述。四是提出民主政治进程中女性参政的对策建议。从主、客观两方面进行探索,客观方面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个点出发,阐述改善当前女性参政状况的措施,主观方面以女性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出发点,提出相关对策。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21.5;D669.6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慧英;女性参政:老话题新热点[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03期

2 白永玉,郑成宏;韩国女性参政的现状及其广泛参政方案[J];当代韩国;2002年01期

3 陈芳;党委和政府都应注重提高女性参政程度[J];四川党史;2002年03期

4 崔榕;对女性参政的新思考[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 徐春华;女性参政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5期

6 陶璐霞 ,程雄;对我国女性参政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领导科学;2005年05期

7 梁丽萍;;女性参政与公共政策的选择[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01期

8 常玉娜;;我国女性参政现状及对策浅析[J];当代经理人;2006年11期

9 熊倩;;中国女性选举和女性参政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10 于清学;吴爱军;;创建女性参政新体制[J];兵团党校学报;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吴宏姣;;贵阳城市女性参政现状调查[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久保田博子;张玉萍;;二十世纪的宋庆龄——宋庆龄思想和行动的源泉[A];宋庆龄与二十世纪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池雨花;女性参政比例:是手段,不是目的[N];中国妇女报;2007年

2 中华女子学院女性学系教授 孙晓梅;女性参政领域及对女性从政的认知分析[N];中国妇女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姚鹏;系统化支持提升女性参政质量[N];中国妇女报;2013年

4 为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师、博士 江苏女性人才研究中心副秘书长 牛天秀;女性参政研究应厘清和关注的问题[N];中国妇女报;2013年

5 ;关注女性参政[N];中国妇女报;2003年

6 李德珊(江苏);中国女性参政面临新挑战[N];人民代表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刘旭;女性参政的基层突破[N];中国妇女报;2013年

8 ;女性参政需要制度保证[N];中国妇女报;2003年

9 记者 李维;青海 新修办法确保女性参政权[N];检察日报;2009年

10 编译 刘霞;女性政治参与:改善全球政治生态[N];中国妇女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林小芳;当代台湾女性参政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2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柴丽;现阶段我国女性参政的路径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2 赵雅男;当代中国女性参政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3 王妍;我国当代女性参政的文化生态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4 程琳;和谐政治视野下的女性参政研究[D];燕山大学;2011年

5 张媛媛;社会性别视角下中国女性参政权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姜萌;改革开放以来女性参政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7 何琼;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女性参政的扶持[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萍;当代中国女性参政:实践与思考[D];山西大学;2004年

9 胡岚;政策学视域中的新中国女性参政历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甘静;当代我国女性参政问题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189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24189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3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