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职宣誓: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构建
[Abstract]:At present, our country is in the period of transformation from "unitary governance" to "pluralistic governance". In this process, the government continuously devolves power to the society, and the pluralism of the main body of social governance affects the authority and credibility of the government. How to establish the core political value, reconstruct the political identity, rebuild the political trust and rebuild the political legitimacy, become the important premise to realize the effective governance of the country. The oath of office, as an external ceremony symbolizing the legitimacy of political power, is highly respected by rulers all over the world. By comb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oath of office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and making a comparison, this paper interprets the oath of office from the angle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abstracts its practical value in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 of national governance system and governance ability. The system of oath of offic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supporting system can not only enrich the research connotation of political science in China, but also play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effective governance of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中国城乡发展研究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长时段理论视阈下资源型地区政治生态的构成及优化”(16AZZ001)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D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秀平;提高政治社会化的有效性[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0年05期
2 马振清;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的理论基础[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3 孙爱军;政治社会化:大学教育的一个基本点[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4 蔡冬梅;政治社会化与政治稳定[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5 展明锋,彭建标;社会转型期政治社会化的时代背景分析[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6 崔英;试论个体政治社会化[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4期
7 汪如磊;试论中国共产党政治社会化的转型[J];社会科学;2002年03期
8 马振清;社会变革中我国公民政治社会化的目标分析[J];学术交流;2002年05期
9 刘鑫;论政治社会化[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10 薛立强,杨书文;论政治社会化的涵义[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叶长德;王兴仓;;略论思想政治工作与政治社会化[A];学习“十六大精神”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林怡;张璐;;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实践路径和意义——基于对上海某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的现状分析[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3 苗春凤;;论权威评价活动中的典型[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4 胡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探析[A];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第二辑)[C];2012年
5 朱东北;;从政治社会化论满洲省委的历史经验[A];东北抗联史学术交流会文集[C];2011年
6 惠冰;;大学中的青年政治社会化研究[A];和谐社会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研究报告——首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5)[C];2005年
7 显中;;《毛泽东的政治社会化机制》[A];毛泽东研究2012年卷[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于昆;农村青年政治社会化问题与对策[N];鞍山日报 ;2009年
2 燕继荣;政治社会化:政治文化的学习和传播[N];学习时报;2005年
3 周平;政治社会化——一种影响深远的社会政治过程[N];云南日报;2001年
4 楮岩;企业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要常做常新[N];人民邮电;2013年
5 浙江省委党校哲学部教授 董根洪 浙江省委党校哲学部硕士生 王洪涛;抓好多样有效整合 践行核心价值体系[N];杭州日报;2012年
6 西藏大学 杨文仙;高校培育核心价值观的路径[N];西藏日报(汉);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雁冰;政治社会化视野下的学习型大学生党组织建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娄淑华;公民政治社会化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段立新;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熊易寒;当代中国的身份认同与政治社会化:一项基于城市农民工子女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5 何丽君;新时期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壮飞;青年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的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2 徐岚;网络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志琴;转型期我国政治社会化问题探析[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4 刘洋;互联网对“90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影响实证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周卫忠;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及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戈亚男;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初探[D];南京大学;2011年
7 唐立山;我国高校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龚小平;当代我国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及其教育对策问题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9 岳宗德;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10 刘维;互联网对我国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4234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2423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