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科学解释力、指导力与预见力

发布时间:2019-03-07 09:22
【摘要】:"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作为创新理论,对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具有科学的理论解释力、指导力和预见力。"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推翻了"中国崩溃论"的逻辑基础、逻辑推理与逻辑结论,对协调和解决现今中国各方面矛盾和问题做出科学解释,破解了中国崩溃之谣;通过明晰中国崛起的战略目标和前进方向、中国崛起的根本动力和战略路径、中国崛起的政治保证和基本条件,破解了中国崛起之谜;还通过解析中国发展的富强之势、民主之势、文明之势与和谐之势,对中国发展趋势作出了科学预见。
[Abstract]:The "four comprehensive" strategic though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Xi Jinping's new idea, new thought and new strategy of governing the country, is the theoretical innovation achievement of Marxist Sinicization, and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The four all-round "strategic thoughts, as innovative theories, have scientific theoretical interpretation, guidance and foresight to guide the great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four comprehensive "strategic thoughts" overturned the logical basis, logical reasoning and logical conclusion of the "Chinese collapse theory", made a scientific explanation to coordinate and solve the contradictions and problems in all aspects of China today, and cracked the ballad of China's collapse. By clarifying the strategic goal and direction of the rise of China, the fundamental motive force and strategic path of the rise of China, the political guarantee and basic conditions of the rise of China, the mystery of the rise of China has been solve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trend of prosperity, democracy, civilization and harmony of China's development, this paper makes a scientific prediction of the trend of China's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
【基金】:教育部2015“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 2016年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治理研究”(2016ZDMK01) 西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培育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战略问题研究”(15XDSKZD007) 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点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研究”(14SKB021)
【分类号】:D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林敏;;试论“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战略思想的重大意义[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2 马振岗;;对美国有利的战略思想,有些实质是谬论[J];人民论坛;2010年30期

3 李锦坤;略论以发展为主题的战略思想[J];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03期

4 郁义康;;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思想指导宁波发展[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5期

5 王守光;;新理论 新要求 新实践 新境界——深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的认识[J];理论学习;2007年01期

6 王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把握的几个关键环节[J];党的建设;2007年02期

7 周彦新;;试论邓小平“搁置争议”的战略思想[J];甘肃高师学报;2007年01期

8 郑新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J];人民论坛;2007年23期

9 苏荣;;重大突破与创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的历史地位[J];理论参考;2007年01期

10 ;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这个重大战略思想是怎样提出来的?[J];兵团建设;2007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志尚;;重大战略思想的哲学根据[A];人的基本理论研究——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基本观点研究”子课题研究[C];2007年

2 陈志尚;;重大战略思想的哲学根据[A];人学论丛:第九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2007)[C];2007年

3 赵建平;;科学发展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A];马克思主义 中国探索与当代价值: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9年

4 吴天春;;内涵·精神·意义——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心得体会[A];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讨论会文集[C];2008年

5 胡兴华;;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A];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讨论会文集[C];2008年

6 赵进斌;;推动安全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A];科技创辉煌——中国创新成果与学术精典[C];2011年

7 周超举;;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应坚持“三个注重”[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8 祁亚辉;;用科学化的“硬道理”指导特区加快发展[A];2004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荣长海;;科学发展观的三个层次[A];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曹汉;;关于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A];新四军研究(第一辑)[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杨佐坤 崔楠 魏那 刘江 王晓;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N];内蒙古日报(汉);2012年

2 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 杨信礼;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重大战略思想[N];解放军报;2012年

3 唐志龙;切实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N];解放日报;2007年

4 周隆滨;从中国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N];光明日报;2009年

5 沈阳社会科学院 沈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执笔 曲赜胜;发展中国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N];沈阳日报;2012年

6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N];人民日报;2007年

7 丁晋清 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副处长;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的重大战略思想[N];韶关日报;2009年

8 长春工业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教授 李万波;论“发展是硬道理”战略思想的逻辑内涵[N];长春日报;2011年

9 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副处长,副研究员 丁晋清;科学发展观是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的重大战略思想[N];东莞日报;2009年

10 ;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的理论体系[N];铁岭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申霞;争先战略思想的形成及应用[D];燕山大学;2009年

2 赵亮云;胡锦涛文化战略思想探析[D];山东大学;2015年

3 王忠来;论“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形成、内涵及其哲学意蕴[D];西南石油大学;2017年

4 刘鉴新;“和平崛起”战略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研究[D];燕山大学;2004年

5 谷雪峰;关于对邓小平“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思想的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孔亮;“核心—裂缝”战略思想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7 李超;新领导集体发展战略思想浅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8 蒋晶;论中国政府信息化的现状与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陈进;胡锦涛和谐世界思想探析[D];苏州大学;2009年

10 宫溪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大成果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359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24359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1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