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诸城市农村社区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9-06-08 08:31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文明在不断的进步,最近几年,我国农村地区的精神文明得到了极大地改变。不过,现如今农村地区的基本服务质量还是比较落后,为了能够更好的发展城乡统筹规划,需要打破现如今的城乡二元结构,积极的发展乡村地区服务体系的建设。发展公共服务体系均等化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要完善农村地区的社区服务体系。本篇文章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对我国农村地区的社区服务状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同时结合诸城市的经济发展现状,进一步的分析了诸城市地区的服务体系运行状况。对现如今我国的农村社区体制进行合理的定位,能够极大的推动我国农村地区的服务发展,减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提高均等化的服务质量,这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此外,对诸城市地区的社区建设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能够得到符合我国农村发展的经验,并找出具体的实践措施。为我国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论文通过六章组成:第一部分,对社区及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概念进行界定,明确农村社区的背景和意义,以及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二部分,通过对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背景的分析研究,对城乡关系变迁进行分析,对城乡关系的探索时期、城乡二元体制时期和城乡统筹发展时期具体分析。第三部分,通过对诸城市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现状分析,结合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动因分析,总结诸城市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内容。第四部分,分析诸城市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针对诸城市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对策及建议。第六部分,结论。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economy and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of social civilization, the spiritual civilization in rural areas of our country has been greatly changed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the quality of basic services in rural areas is still relatively backward. In order to better develop the overall planning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it is necessary to break the current dual structure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actively develop the construction of service system in rural areas. One of the main ways to develop the equality of public service system is to improve the community service system in rural areas. By looking up the relevant data, this paper makes a systematic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the community service situation in rural areas of China, and further analyzes the operation of the service system in Zhucheng areas combined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Zhucheng areas. A reasonable orientation of the current rural community system in China can greatly promote the service development in rural areas of our country, reduce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improve the equal quality of service. Thi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In addition,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community construction in Zhucheng areas can get the experience in line with the rural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and find out the specific practical measures. It lays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China. This paper is composed of six chapters: the first part defines the concept of community and rural new community construction, clarifies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rural community, as well as the research contents and methods of this paper. The second part,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rur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 analyzes the changes of the urban-rural relationship, the exploration period of the urban-rural relationship, the urban-rural dual system period and the urban-rural overall development period. The third par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new rur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 in Zhucheng city, combined with the motivation analysis of the rural new community construction, summarizes the content of the new rur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 in Zhucheng city. The fourth part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rural communities in Zhucheng cities. The fifth part,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rural community in Zhucheng City,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rural community. The sixth part, the conclusion.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422.6;D669.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新民;;农村服务社区化管理的新探索[J];党建研究;2008年03期

2 徐付群;;农村社区就是农村社区[J];乡镇论坛;2008年11期

3 冷晓君;;推进平安家庭创建社区化的思考[J];中国妇运;2008年09期

4 杨玉峰;;社区“爱心驿站”:创建温馨和谐的家园[J];中国民政;2009年08期

5 蒋德生;田志梅;;多种模式和谐发展的农村社区建设之路[J];乡镇论坛;2009年32期

6 陈学荣;;创新:社区建设之魂[J];中国民政;2010年02期

7 于洪光;;山东全面推广诸城文明建设“社区化模式”[J];农村百事通;2010年02期

8 高健;;“倒挂村”社区化管理是咋回事[J];村委主任;2010年15期

9 贾先文;;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的可行性分析[J];武陵学刊;2011年01期

10 本刊县城经济观察员;;怎样将农村社区建成社会生活共同体[J];领导决策信息;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飞跃;;拆乡建镇,以乡建镇,带动村寨社区化管理建设探讨[A];贵州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薛新娅;苗丽;周光南;;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与社区工作[A];第二届中国社会工作论坛暨第五次内地与香港社会福利发展研讨会论文集(内地部分)[C];2004年

3 李安宪;;略论提高社区为老年人服务的能力[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李云雀;;城乡统筹视域下农村社区建设的探索与思考[A];2013第六届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5 林晨;;加强城乡一体新社区管理服务——来自姚庄镇桃源新惃社区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A];浙江省社会学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许薇;;贵州农村新型社区化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贵州科学发展”优秀征文[C];2013年

7 成伟;;发挥零售户在专卖社区化管理中的积极性[A];中国烟草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庞鸿衢;;退管工作向社区化过渡中面临的难点问题及其对策[A];上海市退休职工管理研究会1998年年会论文选集[C];1998年

9 虞逸丽;;退管服务工作向社区化过渡初探[A];上海市退休职工管理研究会1998年年会论文选集[C];1998年

10 吴敏;;在城市化进程中不断加强社区建设[A];江西省宜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通讯员 胡树青 张月琴;宜秀农村社区党建探索路[N];安庆日报;2007年

2 黄波;社区从城市向农村拓展[N];抚顺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齐慧邋单保江;山东诸城:推进农村社区建设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N];经济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李松 黄洁;社区化管理是为有效管理村庄治安[N];法制日报;2010年

5 丁静华 崇川区文峰街道党工委书记;创新社区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N];南通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高健;“倒挂村”社区化管理“管”出了啥?[N];北京日报;2010年

7 记者 易明灯;所有城乡结合部明年推广社区化管理[N];北京日报;2010年

8 通讯员 蒋曼 胡道兰;仁和镇大力推进村庄社区化管理[N];中国特产报;2010年

9 吴元胜 付梦晨;因地制宜建社区 城乡统筹促发展[N];中国信息报;2010年

10 记者 谭志勇;北京332个村庄实现社区化管理[N];人民公安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先文;农村公共服务的社区化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2 曹绪飞;社区制基本问题再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3 王梅;社区政治及其与国家政治的互动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4 田青;老人社区照料服务[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长民;山东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6 许远旺;规划性变迁:机制与限度[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7 翟桂萍;公共空间的历史性建构:上海社区发展的政治学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尹维真;论社区建设中的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创新[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李伟梁;城市利益关系的社区调整及其发展趋势[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徐君;街道职能社会化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琦炜;社区建设中的社区认同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2 刘君;农村社区建设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3 牟维伟;我国农村社区建设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董茂强;诸城市农村社区建设及效果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王冠珠;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6 邱会菊;新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建设研究[D];中共山东省委党校;2012年

7 程诚;信阳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3年

8 王伟;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及管理服务创新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9 王舞燕;苏州农村社区建设与社区功能完善[D];苏州大学;2012年

10 徐敏;新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建设研究[D];浙江海洋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24951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24951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f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