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广汉新丰镇马牧社区创新乡镇日间照料养老模式案例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2 21:18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医疗技术的快速提升,人均寿命有了一定的延长。据权威部门推断,当2020年时,中国将会有2.55亿的六十周岁及以上人口,人口老龄化已经发展成关系到社会和谐,甚至关系到后代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近几年养老服务的各项需求呈现出多层次的变化,养老模式也渐渐多元化,这是对我们国家现有的养老服务和水平的严峻挑战。由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乡镇中大部分子女选择外出打工,留守老人的赡养矛盾表现的更加突出,养老院早已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而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正是对居家养老模式和机构养老模式的一种补充。本文通过对广汉新丰镇马牧社区创新乡镇日间照料养老模式的案例描述,运用新公共服务、福利多元、养老服务保障、社区管理等专业理论,重点分析马牧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基本情况、运营模式、建设动因,创新实施成效等,总结该日间照料中心的先进经验和启示,对乡镇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本论文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部分介绍文章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问题与创新点、国内外研究综述、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以及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二部分对四川省乡镇社区养老模式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包括乡镇社区养老模式产生的背景、四川省乡镇社区养老模式现状和问题。第三部分对马牧社区日间照料养老模式的案例进行描述,包括详细阐述了该日间照料中心的建设背景、基本功能、服务对象需求及马牧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典型性。第四部分对马牧社区日间照料养老模式的动因进行分析。第五部分从功能、组织、社会、运营及保障五个方面对马牧社区创新日间照料养老模式的成效进行分析。第六部分总结马牧社区日间照料养老模式的经验,并由此得到的启示:一是要引入市场运营管理方式,提高日间照料中心的综合运营水平;二是坚持政府主导养老,加强制度建设;三是突出社区的桥梁作用,整合马牧社区资源;四是鼓励民政公益组织参与,做好日常管理工作。第七部分得出结论与展望:目前日间照料养老模式尚处于发展阶段,但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以及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日间照料养老服务模式定会更加的健全并为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图文】:

分布情况,社区,分布情况,占比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 马牧社区日间照料养老模式的案例描述.1 马牧社区日间照料养老模式概述.1.1 马牧社区的基本情况马牧社区现有人口 2996 人,党员 162 名,辖 12 个居民小组。有 60 岁以上人 487 人,占总人口的 16.26%。其中 60 岁-69 岁的 199 人,所占比重为 40.90 岁-79 岁的 191 人,所占比重为 39.3%,,80 岁-89 岁的 81 人,所占比重为 16.60-99 岁的 16 人,所占比重为 3.3%。马牧社区在发展过程中,坚持养老服务需导向,不断拓展社区服务功能,取得了显著成效,获得了上级领导及社区内的一致好评。

子女,老人,样本,老年人


图 3-2 样本老人子女个数图 3-3 的统计数据显示,马牧社区有 52.3%的老年人和老伴居住在一起重最高,这也反映出马牧社区的大多数老年人选择和老伴居住在一被调查者表示和儿女居住在一起,有 12 名老年人表示独自居住,有示和亲戚居住在一起生活,所占比重为 5.5%。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主要指的是老年人和自己的孙子孙女生活在一起,多为儿女外出打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669.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函;王梦苑;赵育新;;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年期

2 肖玉格;卢超萍;陈溪珊;王若维;;老年人对“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养老模式的认知调查[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8年05期

3 颜玮;;中国家庭的功能演变与养老模式的适应性变迁[J];广西社会科学;2018年05期

4 朱慧;陈琼琼;黄麟;许文刚;张莹;;新时期下我国养老模式的特征探究[J];智库时代;2017年13期

5 廖振峰;;叩问养老模式:我们该如何养老?[J];房地产导刊;2017年12期

6 金军;;试论老龄化背景下农村养老模式的优化[J];新西部;2017年31期

7 黄威;徐彩亚;张馨文;;基于互助养老模式下的养老设施配置初探[J];大众文艺;2018年01期

8 方杰;黄坤瑜;陈杏雅;;南京市智慧养老模式推广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2018年15期

9 朱旭峰;;城市社会养老模式问题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8年03期

10 张伊;牟能冶;郝娟娟;;基于“智慧养老”与“医养融合”的新型养老模式探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希;;加快推进沈阳市“医养结合”创新型养老模式对策研究[A];第十四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管社科)[C];2017年

2 郝丽;魏楠楠;;天津市“医养融合”社区养老模式探讨[A];发挥社会科学作用 促进天津改革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二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C];2017年

3 蔡芳川;周临华;;我国城市养老模式的演变规律及其特征[A];纪念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成立三十周年征文活动作品集(三)[C];2013年

4 闫战友;;适应家庭结构新常态,创建社会养老新模式——对家庭功能与养老模式关系的探析[A];全省老年学学会工作暨老龄调研工作会议论文集[C];2015年

5 黄景旺;;浅谈“互联网+”养老模式的发展[A];“决策论坛——管理决策模式应用与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6年

6 郝丽;朱祁恒;杨晓康;;天津市“互联网+”智慧社区养老模式研究[A];“四个全面”·创新发展·天津机遇——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一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C];2015年

7 张秉铎;王洪宇;;“天堂”之乡的养老之路——苏南农村养老模式的新探索[A];江苏老年学研究论文选集(2007-2008)[C];2008年

8 王洪宇;;江苏农村已经逐渐形成了“五位一体”的新型养老模式[A];老龄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江苏省老龄研究论文选集(2010-2011)[C];2011年

9 郭养清;;世纪之交我国养老模式的探索[A];老年学论文集(三)[C];1998年

10 ;探索我国农村发达地区养老模式——市老年学学会协办研讨会[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潍坊医学院 郭晓宇 吴炳义 于奇;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探析[N];中国人口报;2018年

2 记者 董楠;我市着力打造医养结合现代养老模式[N];衡水日报;2017年

3 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教师 张欣;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N];吉林党校报;2017年

4 记者 张李杨 通讯员 郑雨薇;遂昌合力推进“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发展[N];丽水日报;2017年

5 通讯员 黄丙坤 记者 徐建;池州探索多样化健康养老模式[N];安徽日报;2017年

6 袁玮;互联网+孕育消费养老模式[N];中国老年报;2017年

7 杨康;“医养结合”或加速养老模式裂变[N];东莞日报;2017年

8 通讯员 李巨涛 闫鹏飞;平山探索医养结合养老模式[N];河北经济日报;2017年

9 苏天雄;我州创新推动建立“1+N”农村互助养老模式[N];凉山日报(汉);2017年

10 李沛珂;多元化养老模式让老有所养不再是难题[N];兰州日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程成;基于时间银行的居家互助养老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2 刘金华;基于老年生活质量的中国养老模式选择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3 曹昭;变迁社会中的农村养老问题研究[D];上海大学;2009年

4 陈建兰;中国城市养老模式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5 王梅梅;转型期中国城市居民养老模式及影响因素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6 雷继明;家庭、社区与国家:农村多元养老机制的构建[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7 潘昭佑;云南民族地区养老模式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8 陈俊傲;西藏林芝林牧区养老模式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谷兰凌;自尊调节下家庭功能对养老模式选择倾向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年

2 戴俊;高端养老业商业模式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8年

3 李佳绮;成都市锦江区构建9064养老模式的案例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4 陈玉姣;广汉新丰镇马牧社区创新乡镇日间照料养老模式案例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5 胡琼海;基于农家休闲养老模式的空间设计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7年

6 吴海萍;青岛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推广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7年

7 彭兴隆;新型农村集体养老模式探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7年

8 孙继艳;基于个体养老偏好的健康养老模式研究[D];青岛大学;2017年

9 宋尚函;城市社会养老模式问题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7年

10 潘刚;医养结合下的黑龙江省养老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5956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25956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f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