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综合风险分析与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9 02:35
【摘要】:社区作为构成城市的基本单元,也是承担各类灾害风险的主体。近年来,社区的应急和减灾防灾功能越来越成为国家安监局关注重点,因此对社区风险的识别和分析,显得尤为重要。推进社区风险管理系统的建设成为社区管理工作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也是风险管理应用到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其研究对提高社区对风险的防御能力,制定社区风险防范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社区风险特征,从致灾因子的灾变致险程度、承灾体脆弱性出发,并引入了致灾抵消因子这一概念,把通过事前预防等方法对风险进行抵消或规避的方法和措施并入社区风险考查范围,对社区风险进行辨识和评估,建立了社区风险评估体系,逐一给出风险量化方法。本文对致灾因子与承灾体脆弱性进行耦合,明确致灾因子与脆弱性对风险的相互作用,之后通过序分析法计算各致灾因子及承灾体脆弱性权重系数,并给出缺项时权重系数计算方法,最终确定社区的综合风险值。文章以沈阳市某社区为例,运用本文给出的风险计算方法,检验了评估体系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并以此为依据,探讨加强社区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该评估体系的建立有利于社区对风险的识别与分析,提升社区对灾害管理的水平,对从社区层面开展风险评估研究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
【图文】: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4.2 技术路线本文结合社区实际风险特征,从风险理论研究和实例调查两方面着手,对社区风险进行辨识和评估,建立了社区风险评估体系,逐一给出风险量化方法,并对致灾因子与承灾体脆弱性进行耦合,,通过序分析法计算各致灾因子及承灾体脆弱性权重系数,并给出缺项时权重系数计算方法,最终确定社区的综合风险值。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333366D G G0.63373.03670.36633.45433.18973D 公共卫生事故(H4):4433466D G G0.62833.03670.37173.45433.36164D 社会治安事故(H5):5544555566D G G G0.36113.36830.40443.00000.23453.45433.23955D 其他经营行业事故(H6):6611633644655666D G G G G G0.33563.44810.25823.03670.23263.36830.17363.45433.32446D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69.3
本文编号:2620167
【图文】: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4.2 技术路线本文结合社区实际风险特征,从风险理论研究和实例调查两方面着手,对社区风险进行辨识和评估,建立了社区风险评估体系,逐一给出风险量化方法,并对致灾因子与承灾体脆弱性进行耦合,,通过序分析法计算各致灾因子及承灾体脆弱性权重系数,并给出缺项时权重系数计算方法,最终确定社区的综合风险值。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333366D G G0.63373.03670.36633.45433.18973D 公共卫生事故(H4):4433466D G G0.62833.03670.37173.45433.36164D 社会治安事故(H5):5544555566D G G G0.36113.36830.40443.00000.23453.45433.23955D 其他经营行业事故(H6):6611633644655666D G G G G G0.33563.44810.25823.03670.23263.36830.17363.45433.32446D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69.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旭东;杨洪斌;张云海;汪宏宇;;1951─2012年沈阳市气象条件变化及其与空气污染的关系分析[J];生态环境学报;2015年01期
2 吴凡;汪明;刘宁;;美国地震风险评估中灾害模型的探讨[J];灾害学;2012年02期
3 滕五晓;;层级式安全管理的效能衰减及其治理策略[J];社会科学;2012年04期
4 周景;王丽娟;邵作之;;基于AHP的电网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方法[J];电力建设;2011年12期
5 葛灵灵;易立新;;中国社会灾害脆弱性评价指标设计[J];安全;2011年05期
6 颜峻;左哲;;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及方法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年11期
7 杨洋;叶韵;;简论我国城市安全社区的构建[J];经营管理者;2010年15期
8 扈海波;王迎春;熊亚军;;基于层次分析模型的北京雷电灾害风险评估[J];自然灾害学报;2010年01期
9 刘承水;;城市公共安全评价分析与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10 殷杰;尹占娥;许世远;;上海市灾害综合风险定量评估研究[J];地理科学;2009年03期
本文编号:26201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2620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