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突发事件中社区参与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31 02:04

  本文关键词:突发事件中社区参与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突发事件具有多方面的原因,社会各方都无可避免地受其影响,这就需要不同主体主动或被动地采取相应手段去应对。本文的切入点是社区,首要原因在于社区是基层问题的聚集地,是突发事件管理的第一线。以社区为中心,本文研究的突发事件界定为那些主要发生原因、主要影响范围或需要采取的应对措施与某个社区产生直接关联的突发事件。通过分析各主要参与主体在突发事件管理中的地位及作用,展现出目前我国突发事件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接着分析社区参与突发事件管理的必要性与局限性,综合上述各方面的问题提出两个层面的建议:一是对社区工作的建议,包括通过完善职业化、社会化、专业化社区管理人力资源来提升社区参与突发事件管理的能力;积极推行社区心理疏导工作,从源头上减少冲突,努力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挥社区在突发事件预防预警上的优势作用:在新一轮互联网浪潮背景下借力发展,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和集成化,减轻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让他们有更多时间精力对社区内问题加以预防和干预。二是从整个社会的角度出发,建议构建政府、社区及其他组织间的互助网络,政府作为掌舵者,社区是划桨人,前进助力为第三部门及企业。力求实现政府、社会、个人的良性互动,通过信息管理、建立信任、正确引导,提高社区居民满意度,缓冲社区内矛盾冲突,达到风险预警预控并提高社区居民参与性。整个社会甚至全球范围内的风险地累积是我们不可回避的难题,过去那种一味求稳的思路是不现实的。社区的重要性,突发事件中社区参与的重要性需要社区本身、政府部门、其他组织及广大群众共同关注并赋予实践。
【关键词】:社区 参与 突发事件 互助网络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69.3;D621.5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4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8-9
  • 1.1.1 研究背景8
  • 1.1.2 研究意义8-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9-12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9-10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10-12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12
  • 1.3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路线图12-14
  • 1.3.1 研究方法12
  • 1.3.2 研究内容12
  • 1.3.3 路线图12-14
  • 第二章 概念辨析及理论基础14-18
  • 2.1 概念辨析14-15
  • 2.1.1 突发事件14
  • 2.1.2 社区14-15
  • 2.2 理论基础15-18
  • 2.2.1 治理理论15-16
  • 2.2.2 前馈控制理论16
  • 2.2.3 “安全阀”理论16-18
  • 第三章 各种力量在社区突发事件管理中的地位及作用18-26
  • 3.1 政府在突发事件管理中的地位及作用18-20
  • 3.1.1 政府在突发事件管理中发挥主导作用18
  • 3.1.2 政府在突发事件管理中的不足18-20
  • 3.2 社区在突发事件管理中的地位及作用20-23
  • 3.2.1 社区在突发事件管理中的优势20-22
  • 3.2.2 前馈控制理论背景下的社区参与突发事件管理22-23
  • 3.3 第三部门在突发事件管理中的地位及作用23-24
  • 3.4 社区参与突发事件管理有助于整个社会的管理24-26
  • 第四章 社区在突发事件管理中的功能及局限性26-32
  • 4.1 社区在突发事件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26-27
  • 4.1.1 居民的物质和精神依靠26
  • 4.1.2 居民的利益诉求渠道26-27
  • 4.2 社区在突发事件管理中的局限性27-32
  • 4.2.1 容易受政府影响与制度干扰27-28
  • 4.2.2 观念和能力的问题28-29
  • 4.2.3 社会发展趋势影响29-32
  • 第五章 突发事件中社区参与的对策研究32-42
  • 5.1 社区人力资源管理32-38
  • 5.1.1 职业化社区工作人员32-33
  • 5.1.2 社会化社区参与人员33-35
  • 5.1.3 专业化社区管理人员35-37
  • 5.1.4 社区工作人员责任重大37-38
  • 5.2 构建社区心理疏导38-39
  • 5.2.1 社区心理疏导38
  • 5.2.2 社区心理疏导方式38-39
  • 5.3 借力发展,提高社区工作能力39-42
  • 5.3.1 互联网助力社区管理39-41
  • 5.3.2 互联网企业支持社区工作的可能性41-42
  • 第六章 政府、社区及其他组织间的互助网络42-50
  • 6.1 互助网络主要构成部分42-43
  • 6.1.1 掌舵者:政府42
  • 6.1.2 划桨人:社区42
  • 6.1.3 前进助力:第三部门及企业42-43
  • 6.1.4 多元主体互动43
  • 6.2 互助网络运行流程43-50
  • 6.2.1 信息管理44-45
  • 6.2.2 建立信任45-46
  • 6.2.3 正确引导46
  • 6.2.4 互助网络的重要意义46-47
  • 6.2.5 案例分析47-50
  • 结论50-52
  • 参考文献52-56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56-58
  • 致谢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治菊;;村民社区认同与社区参与——基于江苏和贵州农村的实证研究[J];理论与改革;2012年04期

2 黄克鹏;论青年的社区参与[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3 张波,孙凌寒;试论青年社区参与[J];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4 王时浩;;论社区参与[J];中国民政;2007年01期

5 黄琳;;青年社区参与行为影响因素探析——以广州市H街为例[J];青年探索;2008年01期

6 胡永红;;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研究[J];商业时代;2008年30期

7 周玲强;赵晟楠;;对传统历史街区有机更新中社区参与旅游的思考——以杭州市中山中路为例[J];现代商业;2009年29期

8 丁晶晶;;试论现阶段我国中产阶层的社区参与[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9 刘海珍;丁凤琴;;社区参与研究综述[J];咸宁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10 左冰;;发展主义语境下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困境及出路[J];思想战线;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臧雷振;;比较视野下的国际社区参与实践[A];“村民自治暨合寨村村民委员会成立30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臧雷振;;比较视野下的国际社区参与实践[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3 臧雷振;;社区参与实践——比较的视角[A];2011城市国际化论坛——全球化进程中的大都市治理(论文集)[C];2011年

4 张波;孙凌寒;;青年社区参与不足探源[A];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1999-2000)[C];1999年

5 保继刚;孙九霞;;社区参与的中西对比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邱云美;;社区参与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A];第二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7 吴宏姣;;改革开放以来居民社区参与问题与对策建议[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王红;;基于利益相关者博弈分析的政府主导型社区参与旅游机制创新研究——以海南为例[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刘秀青;;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管理模式比较研究——基于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视角[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基于社区参与的民族地乡村旅游的问题及对策浅析[A];第十六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 梁增贤 董观志;旅游发展与虚拟社区参与[N];中国旅游报;2009年

2 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 杨艺文;“社区参与式治理”的创新意义[N];北京日报;2011年

3 刘筏筏;社区参与和农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N];中国旅游报;2007年

4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所副教授 陶传进;社区参与将使居民获得多层次收益[N];中国社会报;2006年

5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系 郭文;雨崩社区参与旅游开发中的增权问题研究(下)[N];中国旅游报;2010年

6 专家发言摘选;社区参与和社会发展[N];联合时报;2003年

7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系 郭文;雨崩社区参与旅游开发中的增权问题(上)[N];中国旅游报;2010年

8 记者 王铭;应着重培育社区参与机制[N];中国社会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赵铮;推进社区参与长路向前大道通途[N];中国社会报;2006年

10 任啸;社区公平受益与参与有效性[N];中国旅游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莉;社区参与:社会稳定的基础[D];吉林大学;2011年

2 侯国林;基于社区参与的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开发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时少华;权力结构视角下社区参与旅游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迪;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社区参与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2 徐萍;理性选择理论视角下的居民社区参与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郭亚丽;城市居民社区参与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4 费之清;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能力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5 王丽雯;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发展的实证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6 梁勰;社区参与中的居民权益保障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7 吴晓凯;城郊“新市民”群体的社区参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8 穆莹;“三社联动”中的城市老年人社区参与状况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9 巩俐;基于文化空间视角下的社区参与旅游机制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5年

10 周冉;互联网+背景下提升居民社区参与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突发事件中社区参与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86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2786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5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