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美国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的理论透析

发布时间:2020-10-17 09:33
   国家安全战略是一国政府为保障自己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免受外来威胁而制定的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计划和政策。它主要由外交战略和国防战略构成,其核心是国家利益。作为冷战后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实施和演化直接关系国际形势和世界风云的变动。 “9.11”恐怖袭击后,小布什政府随即开始了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转变与调整。经过阿富汗反恐战争的试验和一年多时间“攻伊”“倒萨”的酝酿,2002年9月20日,以“先发制人”为核心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正式出台。2003年3月20日,美国单方面发起“伊拉克战争”,标志“先发制人”战略开始正式实施。 新世纪美国“先发制人”的国家安全战略已经而且将对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因此,进一步研究新世纪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形成以及对国际关系和世界政治产生的作用,无疑对于把握当前和今后的国际关系和世界政治发展趋势大有裨益。鉴于国内学者对新世纪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研究多为零散的评析,本文将运用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理论,试图对这一问题作以较为系统、全面的分析。 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美国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的内容及其特点。本文通过对2002年小布什政府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的分析,将现阶段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归纳为五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和三大特点。 第二部分,美国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的缘起及其形成的必然性。本文运用历史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探讨了从冷战后至今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一致性和美国“先发制人”战略出台的必然性。 第三部分,美国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的理论透析。本文从冷战后美国盛行的国际关系理论、战争经济学、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学、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分析,认为:“先发制人”战略既是美国在反恐和确保国家安全的特定情境下政治精英政策选择的结果,也是冷战后美国国际关系学家理论奠基的结果,同时也是美国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战略和文化意识形态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新世纪美国“先发制人”国家安全战略就是要为美国改造伊拉克政体、影响整个伊斯兰世界,进而控制世界战略资源和战略要地,刺激美国经济复苏,实现美国单极主导世界而提出的新思维和采取的新手段。 第四部分,美国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对国际政治的影响。本文从近期与长远、 正向与负向、部分与整体等层面对美国新佳丝己国家安全进行了客观地分析,并结 合实践分析和预测了美国新佳丝己国家安全战略的趋势及其前景。 论文新意:论文始终坚持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运用层次分析 法,以2002年9月20日美国政府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为研究的切入点,在 以下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1.从美国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调整的表象出发, 分析并揭示了美国新佳丝己国家安全战略形成的必然性和美国霸权主义的一致性; 2.多视角多层次地透视了美国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形成的深层原因及战略意图: 3.客观分析了美国新佳丝己国家安全战略对国际关系和世界政治的影响,分析和预 测了美国“先发制人”战略的趋势及其前景。
【学位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4
【中图分类】:D871.2
【文章目录】:
引言
一、 美国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的内容及其特点
    (一) 美国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的内容
    (二) 美国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的特点
二、 美国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的缘起及其形成的必然性
    (一) 美国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的缘起
    (二) 美国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与以往的一致性
    (三) 小布什“先发制人”战略形成的必然性
三、 美国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的理论透析
    (一) 美国国际关系理论透析
        1 国家利益新论
        2 民主和平理论
        3 文明冲突理论
        4 有限主权理论
        5 单极稳定理论
    (二) 战争经济学的透析
    (三) 地缘政治学的透析
    (四) 地缘经济学的透析
    (五) 文化与意识形态的透析
四、 美国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一) “先发制人”战略对美国实力与地位的影响
    (二) “先发制人”战略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焦得刚;;国际关系三大主流学派的权力观及其比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缪因知;;论国际法上反人道罪的发生范围与管辖权的演进[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3 王浩斌;;现代化与现代化理论的全球化逻辑[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王华斌;从伊拉克战争看美国国际政治战略的演进[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5 杨丽艳;;试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赵庆寺,王启华;基辛格外交思想的历史、哲学基础[J];安徽史学;2001年01期

7 王存奎;略论中国近代外交思想中的均势观[J];安徽史学;2003年04期

8 田世锭,刘鹏,田世铠;试论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两难困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9 胡海梅;;美苏民族政策比较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10 江雪茹;世界多样性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深层联系解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静;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伦理沟通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廉晓敏;俄罗斯国家形象的构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向丽华;经济援助外交“杠杆”建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黄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主权原则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张耀;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能源合作与中国能源安全[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熊文;新地缘政治经济框架的建模与模拟[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徐维余;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法律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王娟娟;合作与纷争:艾森豪威尔时期美英核关系考察[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红刚;社会转型期我国体育公共产品的整合与开发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孙策;分析折中主义与后冷战时代东亚安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灿仕;高校学生突发事件预警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毕圣洁;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合法性构成与获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王锐;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模型与战略考量[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黄晓虎;从国家利益视角浅析冷战时期中埃关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彭琪;冷战后国际格局变迁与蒙古外交政策选择[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田斌;儒家文化与中国国家形象重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黄厚;伊斯兰民主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周明丽;中日韩三国合作的社会文化基础与东亚文化共同体的构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446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28446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a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