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唯物史观视阈下的共享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4 11:01
  共享发展是党和国家针对我国发展现状进行思考的产物,既反映了时代特色,又创新了发展思路。研究唯物史观视阈下的共享发展,梳理它的发展脉络,明确它的内涵,将会影响到我国共享发展的现实进程。共享发展应该具备怎样的特点,在实践中面临怎样的问题,何以解决这些现实问题,正是文本试图回答的内容。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对共享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和梳理。第一部分是导论;第二部分主要是研究共享发展的理论梳理,基于对唯物史观这一理论基础的概述,明确共享发展是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应运而生的;第三部分具体剖析了共享发展的具体内容,基于唯物史观的群众观,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详细解读了共享发展蕴含的核心要素,由此发现共享发展的特点,切实表明共享发展是人民的选择;第四部分以共享发展的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为前提,具体阐述共享发展的应然状态以及共享发展作为新发展理念,它所依据的评价标准;最后一部分则是基于共享发展的评价体系,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发现我国共享发展在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对症下药,以此寻求共享发展在我国的价值建构。在完善我国共享发展理论体系的同时,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个人认为,研究唯物史观视阈下的共享发展是... 

【文章来源】: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省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 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创新点
一、共享发展的渊源梳理
    (一) 发展的模式转变
    (二) 共享发展的理论传承
        1.唯物史观的理论概括
        2.唯物史观视阈下共享发展理念的形成
二、共享发展的唯物史观阐释
    (一) 共享发展的唯物史观解读
        1.确定共享发展的主体:人民
        2.规范共享发展的程序:公平
    (二) 共享发展的特点
        1.平等性
        2.阶段性
        3.全民性
        4.全面性
三、共享发展的应然状态及评价
    (一) 共享发展的应然状态
        1.共享经济发展之利
        2.共享政治民主之权
        3.共享精神文化之乐
        4.共享民生服务之便
        5.共享生态环境之美
    (二) 共享发展的评价
        1.物质利益层面,社会财富积聚
        2.价值观念层面,人民利益至上
四、共享发展的路径探析
    (一) 发现阻碍共享发展的问题
        1.贫富差距较大,成果分配不公
        2.制度尚不健全,存在用权不公
        3.共享理念欠缺,利己主义盛行
        4.民生问题突出,社会信任缺失
    (二) 剖析影响共享发展的成因
    (三) 探寻推进共享发展的路径
        1.以共享经济为核心
        2.以制度改革为保证
        3.以价值观建设为引领
        4.以脱贫攻坚为抓手
        5.以公共服务为前提
        6.以共建共享为目的
五、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共享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必然必必和价值必领[J]. 吴东华,武彦斌.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7(06)
[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共享发展理念的当代价值[J]. 洪谊雅,林怀艺.  科学社会主义. 2017(01)
[3]马克思讲过“共享发展”吗?——兼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两种倾向[J]. 王华华.  社会主义研究. 2017(01)
[4]马克思关于共享发展思想的理论逻辑[J]. 邵彦敏,赫名超.  理论学刊. 2016(06)
[5]共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J]. 董振华.  求是. 2016 (19)
[6]马克思共享观的三重“实践逻辑”进路[J]. 李腾凯.  湖北社会科学. 2016(08)
[7]马克思社会共享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 徐俊峰,葛扬.  学习与实践. 2016(06)
[8]马克思是如何论证共享发展的——读《哥达纲领批判》的体会[J]. 赵学清.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6(03)
[9]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J]. 习近平.  理论学习. 2015(12)
[10]人人参与 人人尽力 人人享有——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J]. 本刊编辑部.  铁军. 2015(12)



本文编号:28974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28974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2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