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驻华机构对我国社会治理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3 21:50
当前,中国进入经济迅速增长和社会快速变化的高速发展期,各方面改革都在全面走向深入,社会利益冲突更加明显突出,社会价值取向日渐多样,摆在中国面前的社会治理难题可谓层出不穷,社会的和谐稳定亟需社会治理水平的提高。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国际组织开始进入中国开展活动,联合国系统自1979年开始在中国设立驻华机构并一直开展活动至今。经过不断发展更迭,联合国驻华机构的人员和组织逐渐增多,活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联合国驻华机构因其国际性的出身而承载着国际组织兼容并包的先天特点,又由于其在中国运作发展而与中国的社会人文环境紧密相连;既有着国际组织较为先进的前瞻视野和管理理念,又深深的扎根于中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实践。对中国社会治理这个事物来讲,中国政府管理、公民社会自治是其发展的内因,而联合国驻华机构对华合作和援助等活动则是众多外因之一。联合国驻华机构的各项活动与中国社会治理诸多方面有着密切联系,在中国社会治理概念的诞生、治理目标的转变和治理模式的演进等过程中,联合国驻华机构均有参与。联合国驻华机构既与中国政府有着官方合作,也与中国的非政府组织和公民群体有着广泛联系,其在华开展的各项研究、倡导、援助和会议等...
【文章来源】:山东财经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研究
1.3.2 国外研究
1.3.3 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和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创新点
第2章 社会治理的理论基础
2.1 社会治理的概念和内涵
2.2 全球化理论
2.3 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理论
2.4 公民社会理论
2.5 善治理论
2.6 小结
第3章 中国社会治理发展历程
3.1 中国社会治理理论研究的发展
3.2 中国社会治理目标的发展
3.3 中国社会治理模式的演进
3.4 当前中国社会治理存在的不足
3.5 小结
第4章 联合国驻华机构的主要活动范畴及对我国社会治理带来的影响
4.1 联合国驻华机构的组成
4.1.1 联合国成立的背景
4.1.2 联合国的宗旨使命
4.1.3 联合国驻华机构的成员机构
4.1.4 联合国驻华机构的人事结构
4.2 联合国驻华机构的主要活动范畴
4.2.1 联合国驻华机构在中国的总目标
4.2.2 联合国驻华机构在中国的重点主题工作
4.2.3 联合国驻华机构在“十三五”期间的重点工作领域
4.3 联合国驻华机构对中国社会治理目标制定的影响
4.3.1 对中国将千年发展目标融入社会治理目标的影响
4.3.2 对中国将可持续发展目标融入社会治理目标的影响
4.3.3 对中国“十三五”社会治理目标制定的影响
4.4 联合国驻华机构对中国社会治理的微观参与
4.4.1 助力健康中国
4.4.2 致力艾滋病防治与消除歧视
4.4.3 推动消除贫困促进社会平等
4.4.4 协助灾害应急处置
4.4.5 帮助应对气候变化和加强环境保护
4.4.6 扩大中国国际影响
4.4.7 呼吁消除性别歧视倡导性别平等
4.4.8 在其他领域的影响
4.5 联合国驻华机构对中国社会治理模式转变的影响
4.5.1 治理主体更加多元化
4.5.2 治理对象更具针对性
4.5.3 治理手段更加公正合理
4.6 小结
第5章 结论和对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1.1 联合国驻华机构对中国社会治理的有利影响
5.1.2 联合国驻华机构给中国社会治理带来的挑战
5.2 对策建议
5.2.1 借鉴学习联合国驻华机构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经验
5.2.2 警惕并消除联合国驻华机构的不利影响
第6章 后记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全球发展治理:中国与联合国合作的新态势[J]. 孙伊然. 现代国际关系. 2017(09)
[2]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与中国合作发展前景分析[J]. 王圳. 东北亚经济研究. 2017(02)
[3]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研究[J]. 张启胜,林婷凤.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6(20)
[4]中外政府向非政府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经验比较[J]. 沈洋,章荣君. 商. 2016(32)
[5]联合国在全球网络安全治理中的规范功能研究[J]. 盛辰超. 国际论坛. 2016(03)
[6]农业文化遗产与农业类文化景观遗产比较研究[J]. 闵庆文,张永勋.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7]中国参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战略思考[J]. 孙新章.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01)
[8]我国社会治理创新面临的突出问题[J]. 宋贵伦. 社会治理. 2015(01)
[9]当代中国社会治理背景的解析[J]. 周勇. 湖南社会科学. 2015(01)
[10]新时期联合国参与全球治理:作用分析与应对思考[J]. 祁怀高. 联合国研究. 2014(01)
博士论文
[1]我国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创新研究[D]. 刘佳.东北师范大学 2015
[2]国象主导的社会治理:当代中国社会治理的发展模式与逻辑[D]. 关爽.浙江大学 2015
[3]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社会治理模式创新研究[D]. 张宏伟.山东大学 2015
[4]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机制创新研究[D]. 易轩宇.湘潭大学 2015
[5]当代中国社会合作治理体系建构问题研究[D]. 孙涛.山东大学 2015
[6]大赦国际的行动策略研究[D]. 马婧.北京大学 2013
[7]全球治理视角下的国际迁移组织(IOM)研究[D]. 郭秋梅.暨南大学 2011
[8]中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合作关系的研究[D]. 沈俊强.华东师范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改革开放以来政府社会治理问题研究[D]. 李盛梅.西南科技大学 2017
[2]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问题研究[D]. 张天翼.江苏大学 2017
[3]社会治理创新视域下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研究[D]. 张茂诚.江苏大学 2017
[4]协商民主视域下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研究[D]. 荀凯鹏.长春工业大学 2017
[5]基层政府的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思考[D]. 陈娅娅.太原理工大学 2017
[6]中共社会治理理论的形成与初步发展研究[D]. 刘延晶.江苏师范大学 2017
[7]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在华亲和式合作模式研究[D]. 汪毕文.上海师范大学 2016
[8]西藏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作用研究[D]. 张浩.西藏民族大学 2016
[9]公众参与社会治理路径研究[D]. 郭时旺.福建农林大学 2015
[10]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模式研究[D]. 陈俊勇.宁波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474402
【文章来源】:山东财经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研究
1.3.2 国外研究
1.3.3 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和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创新点
第2章 社会治理的理论基础
2.1 社会治理的概念和内涵
2.2 全球化理论
2.3 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理论
2.4 公民社会理论
2.5 善治理论
2.6 小结
第3章 中国社会治理发展历程
3.1 中国社会治理理论研究的发展
3.2 中国社会治理目标的发展
3.3 中国社会治理模式的演进
3.4 当前中国社会治理存在的不足
3.5 小结
第4章 联合国驻华机构的主要活动范畴及对我国社会治理带来的影响
4.1 联合国驻华机构的组成
4.1.1 联合国成立的背景
4.1.2 联合国的宗旨使命
4.1.3 联合国驻华机构的成员机构
4.1.4 联合国驻华机构的人事结构
4.2 联合国驻华机构的主要活动范畴
4.2.1 联合国驻华机构在中国的总目标
4.2.2 联合国驻华机构在中国的重点主题工作
4.2.3 联合国驻华机构在“十三五”期间的重点工作领域
4.3 联合国驻华机构对中国社会治理目标制定的影响
4.3.1 对中国将千年发展目标融入社会治理目标的影响
4.3.2 对中国将可持续发展目标融入社会治理目标的影响
4.3.3 对中国“十三五”社会治理目标制定的影响
4.4 联合国驻华机构对中国社会治理的微观参与
4.4.1 助力健康中国
4.4.2 致力艾滋病防治与消除歧视
4.4.3 推动消除贫困促进社会平等
4.4.4 协助灾害应急处置
4.4.5 帮助应对气候变化和加强环境保护
4.4.6 扩大中国国际影响
4.4.7 呼吁消除性别歧视倡导性别平等
4.4.8 在其他领域的影响
4.5 联合国驻华机构对中国社会治理模式转变的影响
4.5.1 治理主体更加多元化
4.5.2 治理对象更具针对性
4.5.3 治理手段更加公正合理
4.6 小结
第5章 结论和对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1.1 联合国驻华机构对中国社会治理的有利影响
5.1.2 联合国驻华机构给中国社会治理带来的挑战
5.2 对策建议
5.2.1 借鉴学习联合国驻华机构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经验
5.2.2 警惕并消除联合国驻华机构的不利影响
第6章 后记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全球发展治理:中国与联合国合作的新态势[J]. 孙伊然. 现代国际关系. 2017(09)
[2]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与中国合作发展前景分析[J]. 王圳. 东北亚经济研究. 2017(02)
[3]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研究[J]. 张启胜,林婷凤.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6(20)
[4]中外政府向非政府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经验比较[J]. 沈洋,章荣君. 商. 2016(32)
[5]联合国在全球网络安全治理中的规范功能研究[J]. 盛辰超. 国际论坛. 2016(03)
[6]农业文化遗产与农业类文化景观遗产比较研究[J]. 闵庆文,张永勋.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7]中国参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战略思考[J]. 孙新章.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01)
[8]我国社会治理创新面临的突出问题[J]. 宋贵伦. 社会治理. 2015(01)
[9]当代中国社会治理背景的解析[J]. 周勇. 湖南社会科学. 2015(01)
[10]新时期联合国参与全球治理:作用分析与应对思考[J]. 祁怀高. 联合国研究. 2014(01)
博士论文
[1]我国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创新研究[D]. 刘佳.东北师范大学 2015
[2]国象主导的社会治理:当代中国社会治理的发展模式与逻辑[D]. 关爽.浙江大学 2015
[3]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社会治理模式创新研究[D]. 张宏伟.山东大学 2015
[4]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机制创新研究[D]. 易轩宇.湘潭大学 2015
[5]当代中国社会合作治理体系建构问题研究[D]. 孙涛.山东大学 2015
[6]大赦国际的行动策略研究[D]. 马婧.北京大学 2013
[7]全球治理视角下的国际迁移组织(IOM)研究[D]. 郭秋梅.暨南大学 2011
[8]中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合作关系的研究[D]. 沈俊强.华东师范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改革开放以来政府社会治理问题研究[D]. 李盛梅.西南科技大学 2017
[2]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问题研究[D]. 张天翼.江苏大学 2017
[3]社会治理创新视域下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研究[D]. 张茂诚.江苏大学 2017
[4]协商民主视域下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研究[D]. 荀凯鹏.长春工业大学 2017
[5]基层政府的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思考[D]. 陈娅娅.太原理工大学 2017
[6]中共社会治理理论的形成与初步发展研究[D]. 刘延晶.江苏师范大学 2017
[7]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在华亲和式合作模式研究[D]. 汪毕文.上海师范大学 2016
[8]西藏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作用研究[D]. 张浩.西藏民族大学 2016
[9]公众参与社会治理路径研究[D]. 郭时旺.福建农林大学 2015
[10]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模式研究[D]. 陈俊勇.宁波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4744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3474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