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国家角色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4 08:21
气候变化是一个全球性的长期问题,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置身事外。随着气候变化问题严峻性的日益凸显,大多数国家都意识到了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必要性。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也共同表明人为因素,特别是化石燃料的使用,是造成近几十年来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气候变化问题作为非传统安全问题,对许多国家的粮食生产和水资源等产生了严重的威胁,并成为近年来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全球气候治理应运而生,逐渐形成了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为基础的多边气候合作机制,并相继通过了《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国际文书。在气候问题上,中国具有双重身份,既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又是主要的碳排放大国,因而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实际上,中国在气候治理的孕育阶段就参与了联合国组织的相关气候谈判。伴随着全球气候治理机制的发展,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国家角色也发生了变迁,从最初被动参与者逐渐发展成为引领者。基于此,本文以国家角色为研究视角,对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历史进程进行回顾,探讨了不同阶段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呈现的国家角色,并从国内气候政策和气候治理机制的角度...
【文章来源】: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
(一) 研究背景
(二) 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 国内关于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研究
(二) 国外关于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研究
三、论文结构及研究方法
(一) 论文结构
(二) 研究方法
四、文章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角色理论的概念界定
第一节 国家角色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角色理论的分析逻辑
第二章 全球气候治理机制的演变
第一节 全球气候治理机制的界定
第二节 全球气候治理机制的演进
(一) 全球气候治理机制的孕育阶段
(二) 全球气候治理机制的发展
第三章 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角色变迁
第一节 1979-1994年公约协商阶段:被动参与者
第二节 1994年-2005年京都议定书谈判及生效阶段:谨慎的参与者
第三节 2005-2015年京都议定书到巴黎协定的过渡期:积极推动者
第四节 2015年巴黎协定至今:引领者
第四章 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角色变迁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不断完善
第二节 气候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第五章 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角色冲突: 以中国参加哥本哈根会议为案例研究
第一节 中国在哥本哈根会议中的自我角色认知
第二节 哥本哈根会议中发达国家对中国的角色预期和角色认知
第三节 中国在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中的角色冲突
(一) 分担气候变化责任的认识分歧与中国的角色冲突
(二) 碳排放量化方式的分歧与中国的角色冲突
结论
参考文献
中文参考文献
英文参考文献
网络资料:
中文网络资料
英文网络资料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全球气候治理的“行动转向”与中国的战略选择[J]. 李慧明. 国际观察. 2020(03)
[2]中国“国家角色”变迁:从参与者到引领者——基于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人民日报》元旦社论的研究[J]. 韩红星,陈锦. 当代传播. 2019(04)
[3]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现状与建议[J]. 刘琛,宋尧. 国际石油经济. 2019(04)
[4]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进程与角色转型:从防范“黑天鹅”灾害到迎战“灰犀牛”风险[J]. 潘家华,张莹.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10)
[5]减缓与适应: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成本收益分析[J]. 段宏波,汪寿阳.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8(03)
[6]全球气候治理新变化与中国的气候外交[J]. 李慧明.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7]迈向完整的国际领导: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角色分析[J]. 汤伟. 社会科学. 2017(03)
[8]《巴黎协定》、新的全球气候治理与中国的战略选择[J]. 于宏源. 太平洋学报. 2016(11)
[9]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J]. 曹明德. 中国法学. 2016(01)
[10]中国参与国际气候谈判的历程[J]. 邓秀杰.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15(05)
本文编号:3475364
【文章来源】: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
(一) 研究背景
(二) 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 国内关于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研究
(二) 国外关于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研究
三、论文结构及研究方法
(一) 论文结构
(二) 研究方法
四、文章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角色理论的概念界定
第一节 国家角色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角色理论的分析逻辑
第二章 全球气候治理机制的演变
第一节 全球气候治理机制的界定
第二节 全球气候治理机制的演进
(一) 全球气候治理机制的孕育阶段
(二) 全球气候治理机制的发展
第三章 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角色变迁
第一节 1979-1994年公约协商阶段:被动参与者
第二节 1994年-2005年京都议定书谈判及生效阶段:谨慎的参与者
第三节 2005-2015年京都议定书到巴黎协定的过渡期:积极推动者
第四节 2015年巴黎协定至今:引领者
第四章 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角色变迁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不断完善
第二节 气候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第五章 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角色冲突: 以中国参加哥本哈根会议为案例研究
第一节 中国在哥本哈根会议中的自我角色认知
第二节 哥本哈根会议中发达国家对中国的角色预期和角色认知
第三节 中国在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中的角色冲突
(一) 分担气候变化责任的认识分歧与中国的角色冲突
(二) 碳排放量化方式的分歧与中国的角色冲突
结论
参考文献
中文参考文献
英文参考文献
网络资料:
中文网络资料
英文网络资料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全球气候治理的“行动转向”与中国的战略选择[J]. 李慧明. 国际观察. 2020(03)
[2]中国“国家角色”变迁:从参与者到引领者——基于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人民日报》元旦社论的研究[J]. 韩红星,陈锦. 当代传播. 2019(04)
[3]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现状与建议[J]. 刘琛,宋尧. 国际石油经济. 2019(04)
[4]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进程与角色转型:从防范“黑天鹅”灾害到迎战“灰犀牛”风险[J]. 潘家华,张莹.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10)
[5]减缓与适应: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成本收益分析[J]. 段宏波,汪寿阳.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8(03)
[6]全球气候治理新变化与中国的气候外交[J]. 李慧明.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7]迈向完整的国际领导: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角色分析[J]. 汤伟. 社会科学. 2017(03)
[8]《巴黎协定》、新的全球气候治理与中国的战略选择[J]. 于宏源. 太平洋学报. 2016(11)
[9]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J]. 曹明德. 中国法学. 2016(01)
[10]中国参与国际气候谈判的历程[J]. 邓秀杰.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15(05)
本文编号:34753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3475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