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我国网络舆论监督中的政府职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7 19:30
  互联网和自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网络舆论成为舆论监督的主要力量,对社会稳定和政府管理产生重要影响。网络舆论已成为公众民意传递、监督政府、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且网络舆论和社会舆情相互影响,已经引起了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在网络舆论推进和演变的进程中,对我国政府职能的影响越来越大,是当前我国政府和社会转型的重要推手,对于政府行为及执政效果的反馈起着重要而直接的作用,能够有效监督政府公权力使用、政府依法行政程度以及防范和遏制政府工作人员滥用公权力等腐败行为。而且,网络舆论监督也能突破传统舆论监督无序性、滞后性及高成本的弊端,是一种可持续性、低成本、高效率的舆论监督方式。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案例实证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结合舆论监督理论、政府职能理论等相关理论基础,分析了当前转型期政府在网络舆论监督工作的现状以及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并进一步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探讨网络舆论监督中政府职能的具体对策建议。同时,为了更好地完善网络舆论监督中政府职能履行工作,通过借鉴美国、德国和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在网络舆论监督中政府职能履行的经验,在发达国家经验启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政府实际,... 

【文章来源】:大连海事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网络舆论监督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网络舆论监督相关概念界定
        2.1.1 舆论
        2.1.2 网络舆论
        2.1.3 舆论监督
        2.1.4 网络舆论监督
        2.1.5 政府职能
    2.2 舆论监督理论
        2.2.1 人民主权理论
        2.2.2 权力制约理论
        2.2.3 言论自由理论
3 当前我国网络舆论监督中政府职能的历程和发展
    3.1 我国网络舆论监督政府职能的发展
        3.1.1 网络舆论的兴起
        3.1.2 网络舆论快速发展
        3.1.3 网络舆论逐步走向正规
    3.2 我国网络舆论监督中政府职能的履行现状
        3.2.1 网络舆论监督的政府职能内容
        3.2.2 网络舆论监督中政府职能履行方式
        3.2.3 网络舆论监督中政府采取的具体举措
        3.2.4 网络舆论监督政府职能履行的效果
    3.3 我国网络舆论监督中政府职能存在的问题
        3.3.1 管理缺陷
        3.3.2 引导欠缺
        3.3.3 参与不足
        3.3.4 效力不够
    3.4 我国网络舆论监督中政府职能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4.1 管理理念与政府职能转变不适应
        3.4.2 管理制度与政府职能不相符
        3.4.3 网络舆论管理队伍建设滞后
        3.4.4 网络舆论监督中政府存在“越位”“错位”现象
4 发达国家网络舆论监督中政府职能履行的经验及启示
    4.1 美国规范化的网络舆论监督管理
        4.1.1 完善的法律制度
        4.1.2 完善的信息公开制度
        4.1.3 弘扬正确的价值观
    4.2 德国立法规制危害言论
        4.2.1 法律的保护及限制
        4.2.2 搭建完善的信息平台
    4.3 新加坡软硬结合治理网络舆论
        4.3.1 良好文化道德
        4.3.2 完善相关制度建设
    4.4 经验总结
        4.4.1 梳理新闻媒体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4.4.2 加强政府与新闻媒体的合作
        4.4.3 提高政务透明度
5 我国网络舆论监督中政府职能履行的对策建议
    5.1 转变网络舆论监督理念
        5.1.1 树立常态化理念
        5.1.2 消除社会矛盾
    5.2 加强网络舆论监督的制度建设
        5.2.1 保障公民参与制度供给
        5.2.2 提升政府回应能力
        5.2.3 完善网络舆论监督的法律体系
    5.3 强化网络舆论监督的队伍建设
        5.3.1 建立人才培养体系
        5.3.2 建立激励机制
    5.4 多元主体参与网络舆论监督
        5.4.1 完善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
        5.4.2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
        5.4.3 加强行业互相监管
        5.4.4 增强网民自律意识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网络媒体:公众参与的新平台[J]. 张小罗.  太平洋学报. 2009(07)
[2]借鉴网络,强化舆论监督[J]. 刘小林.  新闻爱好者. 2009(12)
[3]对完善网络舆论监督的理性探讨[J]. 姜岭君.  青年记者. 2008(23)
[4]网络舆论监督的问题及对策[J]. 袁世杰.  记者摇篮. 2007(08)
[5]网络舆论的功能及社会效应[J]. 王天意.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03)
[6]政府流程再造的基础理论与现实意义[J]. 姜晓萍.  中国行政管理. 2006(05)
[7]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J]. 李景鹏.  新视野. 2004(05)
[8]我国舆论监督的理论与建构[J]. 陈力丹.  新闻界. 2004(04)
[9]论我国舆论监督的性质[J]. 陈力丹.  新闻知识. 2003(11)
[10]网络舆论与网络舆论的引导[J]. 邓新民.  探索. 2003(05)

硕士论文
[1]网络舆论对我国公共决策的影响研究[D]. 靳德涛.河南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5015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35015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8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