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习近平关于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19 14:33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等重要宏图被相继提出并不断完善,彰显着我国对网络空间治理与发展的高度重视。然而,目前的网络空间仍旧充满着冲突与不平衡。习近平基于时代发展条件提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相关重要论述,其中既包含着深度的理论分析、又体现着生动的实践指导,回应了新时代网络发展面临多重挑战和机遇的现实需要。不仅有利于指引我国网络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而且对于全球网络空间治理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国向世界发出的“四项原则”与“五点主张”是切实可行的,内含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指导,既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一步打造维护以及网络强国目标的更好实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展示着我国心系全球网络空间治理问题的大国责任感,体现着我国的治理智慧。因此,论文以习近平关于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论述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介绍,首先是通过对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的梳理引出论文研究的开端;其次是通过对习近平这一论述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述评,为后续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再者介绍了论文研究的主体思路与使用到的研究方法;最后介绍了论文研... 

【文章来源】: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习近平关于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研究


论文研究思路示意图

网络空间,共同体


重庆邮电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关于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的形成理路13第二章习近平关于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的形成理路作为引领互联网良性发展的理念,习近平关于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论述总结过去经验并立足现实、放眼未来,在全球网络空间治理领域有重大突破,蕴含着中国智慧,彰显着中国价值。如图2-1所示:以马克思恩格斯共同体思想为起点,解析其中蕴含的三种“共同体”形态;结合当前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全球化时代,得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基于时代发展大势、借鉴我国优秀传统“和”文化而成,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体思想的当代发展;而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则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网络空间发展态势、以其在工作与实践中形成的经验为借鉴,提出的关于网络空间内实践人类共同价值和意义的命运共同体,是全球网络空间治理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概而言之,习近平提出的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相关论述的网络延伸,也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体思想在当今信息化与全球化时代的创新发展,这一理论的提出既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也着眼于当前互联网发展的关键难题,是具有世界性的广阔胸怀与前瞻性的未来视野的重要理论。图2-1习近平关于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的形成理路

网络空间,内容,核心技术


重庆邮电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关于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的内涵特质32的真诚愿望,逐渐成为中国参与并引领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的鲜明旗帜,也是我国关于世界互联网发展的科学理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如图3-1所示),核心技术是关键命门、平等尊重是基本导向、安全有序是重要保障、开放合作是实施途径、普惠共赢是价值目标。图3-1习近平关于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一、核心技术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关键命门习近平指出:“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网络技术对于推动网信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明确指出“必须突破核心技术这个难题,争取在某些领域、某些方面实现‘弯道超车’”。②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以及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发展,科技力量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网络技术是世界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工具,充分运用网络技术带动生产成为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牢牢抓住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有利于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综合国力,而且有利于维护我国网络安全。更何况网络空间本来就是依托于信息技术而生,是由互联网构建起来的人类社会生活新空间,较高水平的技术实力有利于我国在全球领域网络空间话语权的提升。因此,为更好地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呼吁更多国家参与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必须高度重①《敏锐抓住信息化历史发展机遇自主创新推进网络强国建设》,《人民日报》,2018年4月22日,第1版。②《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04月26日,第2版。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习近平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三重维度探析[J]. 付政,苏向荣.  理论导刊. 2020(01)
[2]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的脉络嬗变、现实意义及实践路径[J]. 邹吉忠.  人民论坛. 2019(31)
[3]习近平建设网络强国战略研究[J]. 任贵祥.  中共党史研究. 2019(08)
[4]走出去,共建“一带一路”数字经济[J].   信息化建设. 2019(06)
[5]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建设的“e带e路”向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的形成及其实践路径[J]. 张卫良,何秋娟.  理论月刊. 2019(02)
[6]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构建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J]. 范锋.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6)
[7]基于主权的网络空间全球治理:“中国方案”及其实践[J]. 王高阳.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8(05)
[8]“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困境与路径探析[J]. 周建青.  中国行政管理. 2018(09)
[9]加快推进网络命运共同体的构建[J]. 谢晶仁.  湖南社会科学. 2018(04)
[10]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在结构和治理逻辑[J]. 葛大伟.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硕士论文
[1]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论述研究[D]. 王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9
[2]习近平“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思想研究[D]. 左浩.电子科技大学 2019
[3]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及其价值研究[D]. 杨帆.东北师范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5445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35445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a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