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动迁社区基层管理者角色转变研究 ——以斜塘街道动迁社区为例

发布时间:2022-10-11 16:31
  伴随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边缘区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尤其在城乡结合部的农村地区生成了大量的动迁社区。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种特殊产物,动迁社区是国家视角下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结果,此类社区在被动卷入现代化进程中后仍面临着诸多调适性难题。基层管理者作为动迁社区内部的核心行动者,对动迁社区的治理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面对自身工作任务的转变、工作重心的专业、工作方式的调适,以及动迁社区内部集体资产改制、管理体制的转变、移民文化适应等一系列难题,其角色在转变进程中仍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概而言之,“村改居”之后动迁社区内部的基层管理者在角色认知、角色学习、角色期待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不适。未来需要在内外合力的共同作用下从以下三个方面促进其角色的顺利转变:第一,从基层管理者自身层面,要提高自身层面的适应能力;第二,从制度建设层面,要建立健全培养新时代动迁社区基层管理者的体制机制;第三,从治理客体层面,要提高动迁社区居民的素质。通过基层管理者角色的顺利转变,以适应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要求。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重点分析文章的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第二章梳理基层管理者角色的历史演变规律与“村改居”之后的现实要求;第三章...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 海外研究综述
        (二) 国内研究综述
        (三) 总体评述
    三、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资料
        (二) 研究方法
    四、主要内容及文章结构
        (一) 主要内容
        (二) 文章结构
    五、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一) 研究重点
        (二) 研究难点
    六、研究创新和不足
        (一) 研究创新
        (二) 研究不足
第一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
        (一) 动迁社区
        (二) 基层管理者
        (三) 角色转变
    二、理论基础
        (一) 角色理论
        (二) 转型理论
第二章 基层管理者角色的历史演变与现实要求
    一、基层管理者角色的历史演变
        (一) 封建时期
        (二) 土改时期
        (三) 文革时期
        (四) 改革开放至取消农业税前
        (五) 后农业税费时期
    二、“村改居”进程中基层管理者的角色特点及角色要求
        (一) “村转居”进程中基层管理者的角色特点
        (二) “村转居”进程中基层管理者的角色要求
第三章 动迁社区基层管理者角色转变的现状及面临困境
    一、斜塘街道基层管理者的基本状况概述
        (一) 基层管理者的总体年龄结构偏大
        (二) 学历结构普遍较低
        (三) 学历相对较高的工作年限少
    二、动迁社区基层管理者角色转变进程中面临的困境
        (一) 动迁社区基层管理者对自身的角色定位比较混乱
        (二) 动迁社区基层管理者的业务素质不高
        (三) 基层管理者公共服务能力严重缺位
        (四) 基层管理者思想较为保守
第四章 动迁社区基层管理者角色转变困境的成因分析
    一、影响动迁社区基层管理者角色转变的角色认知因素
        (一) 基层管理者思想观念落后保守
        (二) 基层管理者存在角色的认知偏差
    二、影响动迁社区基层管理者角色转变的角色学习因素
        (一) 基层管理者队伍结构偏低学历、高龄化角色学习能力不强
        (二) 基层管理者对办公自动化的技能掌握度及适应度不高
        (三) 转型后的工作难度和强度增大影响了角色学习的适应能力
    三、影响动迁社区基层管理者角色转变的角色期待的因素
        (一) 基层管理者自身存在角色期待的偏差
        (二) 社区居民对基层管理者的角色期待存在偏差
第五章 动迁社区基层管理者角色转变的对策分析
    一、基层管理者自身层面:要提高自身层面的适应能力
        (一) 通过角色认知和学习提升对公共政策的理解力和执行力
        (二) 扮演好基层的公共管理者和服务者
        (三) 扮演好社区自治的维护角色
    二、制度建设层面:要建立健全培养新时代动迁社区基层管理者的体制机制
        (一) 加强政策引导,大力加强动迁社区基层管理者组织建设
        (二) 建立健全行之有效激励机制
        (三) 加强动迁社区基层管理者的教育培训机制
        (四) 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强化动迁社区管理者队伍权力监督力度
    三、治理客体层面:提高动迁社区居民的素质
        (一) 促进动迁社区居民思想观念的转变
        (二) 促进社区社会资本建设
        (三) 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非城非乡”:“村改居”社区治理问题的演进逻辑——基于浙江省H市宋村的考察[J]. 屈群苹,孙旭友.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5)
[2]多中心治理理论视角下的村改居社区治理研究[J]. 刘红,张洪雨,王娟.  理论与改革. 2018(05)
[3]“等级制”下的城镇化治理风险与改革路径——基于“反梯度理论”的探讨[J]. 孙崇明,叶继红.  学习与实践. 2018(09)
[4]社区治理主体的角色认知与功能再造[J]. 吴成峡,张彩云.  江汉论坛. 2018(07)
[5]从“边缘”治理到“多中心”治理:边缘社区治理体制创新研究[J]. 金太军.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8(02)
[6]“乡土连续统”:农民集中居住区实践样态研究——基于后乡土社会理论视角[J]. 田鹏.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7]空间变革下的治理策略——“村改居”社区基层治理转型研究[J]. 吴莹.  社会学研究. 2017(06)
[8]城中村社区居民的空间权利及其实现——以苏州市城湾村为例[J]. 叶继红.  江苏社会科学. 2017(02)
[9]社区资源禀赋、治理模式与治理绩效[J]. 徐林,方亦儿,薛圣凡.  浙江社会科学. 2017(03)
[10]元治理视角下“过渡型社区”治理的结构与策略[J]. 刘祖云,李烊.  社会科学. 2017(01)

硕士论文
[1]善治视角下“村改居”社区干部角色转型研究[D]. 李静.山西大学 2016
[2]村改居过程中的干部角色及其转换[D]. 李秀梅.山东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6909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36909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e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