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交往理论视阈下中国现阶段交往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24 19:57
交往,从一开始就伴随着人类社会,随着生产的不断提高而不断变化,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重要内容。现阶段,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交往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交往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时代性的拓展,但是仍然面临着许多的交往问题。因此,站在马克思交往理论视阈下对中国现阶段的交往问题进行审视和反思,分析其原因,探索其解决路径也是一种选择。本文以问题为导向,坚持文本梳理与现实问题相结合的原则,梳理了马克思交往理论,从产生到成熟的形成过程,并根据研究问题需要,阐述了其中的主要内容以及交往与生产、人的发展、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马克思所说的交往,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在进行生产实践过程中,结成的生产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丰富的交往关系。交往与生产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一起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物质条件。本文总结了现阶段中国在交往方面所面临的主要困境:从人与自然方面看,主要表现在我们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自然环境破坏后,对我们的生存与发展的制约。人与人方面看,主要表现在人的主体性未得到充分发挥,以及重物质交往,交往的诚信缺失等。从人与社会方面看,人们思...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论文的研究特色及创新
四、写作思路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形成及其基本内容
第一节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形成
一、马克思交往理论的萌芽阶段
二、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形成阶段
三、马克思交往理论的成熟阶段
第二节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交往的概念
二、交往中几对关系的厘清
第二章 中国现阶段交往问题分析
第一节 现阶段交往问题
一、人与自然之间的交往问题
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问题
三、人与社会之间的交往问题
第二节 马克思交往理论视阈下我国现阶段交往问题反思
一、人对自然认识的有限性导致了人与自然的矛盾
二、社会发展的程度制约着交往主体的发展
三、社会生产关系对交往的制约
第三章 中国现阶段交往问题的化解思路
第一节 马克思交往理论下交往的应然模式
一、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交往模式
二、人与人自由平等的主体性交往模式
三、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的交往模式
第二节 中国现阶段交往问题的化解途径
一、人与自然之间发展生态交往
二、人与人之间建立“以人为本”主体性交往
三、人与社会之间建立和谐的交往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典范[J]. 侯惠勤. 红旗文稿. 2017(21)
[2]马克思哲学历史观念的萌芽[J]. 金崇碧. 文教资料. 2017(27)
[3]从马克思交往理论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路径[J]. 齐勇.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6(06)
[4]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视阈下市场经济中交往与人的发展关系初探[J]. 吕梦倩. 商业经济. 2016(07)
[5]马克思交往思想研究综述[J]. 李婷婷. 天中学刊. 2016(04)
[6]马克思交往理论视域下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 杜丽佳. 南方论刊. 2016(02)
[7]人在网络交往中的全面发展[J]. 唐雪薇. 法制博览. 2016(04)
[8]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哲学人类学内涵[J]. 王巍,刘怀玉.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6)
[9]对话:马克思交往理论的时代化路径[J]. 安世遨.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10]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J]. 张婷婷. 东南传播. 2015(10)
博士论文
[1]劳动与交往[D]. 夏巍.复旦大学 2008
[2]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的当代阐释[D]. 侯志水.吉林大学 2006
[3]经济交往中的文化认同[D]. 周德刚.复旦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当代中国精神交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李娜.河北师范大学 2014
[2]马克思交往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 贺斌.内蒙古大学 2013
[3]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当代启示[D]. 吕建华.南昌大学 2013
[4]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及对促进人发展的现实意义研究[D]. 王晓晓.西南大学 2013
[5]马克思交往理论及其当代审视[D]. 黄雅娟.兰州大学 2012
[6]马克思的交往理论探析[D]. 唱双惠.上海师范大学 2012
[7]马克思交往理论及其当代意义[D]. 刘妍妍.新疆师范大学 2011
[8]马克思交往理论视域下人的发展[D]. 张月红.上海师范大学 2011
[9]马克思交往理论研究[D]. 姚秋磊.上海师范大学 2010
[10]马克思交往理论视野下的生态哲学思想[D]. 余佳樱.厦门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697124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论文的研究特色及创新
四、写作思路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形成及其基本内容
第一节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形成
一、马克思交往理论的萌芽阶段
二、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形成阶段
三、马克思交往理论的成熟阶段
第二节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交往的概念
二、交往中几对关系的厘清
第二章 中国现阶段交往问题分析
第一节 现阶段交往问题
一、人与自然之间的交往问题
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问题
三、人与社会之间的交往问题
第二节 马克思交往理论视阈下我国现阶段交往问题反思
一、人对自然认识的有限性导致了人与自然的矛盾
二、社会发展的程度制约着交往主体的发展
三、社会生产关系对交往的制约
第三章 中国现阶段交往问题的化解思路
第一节 马克思交往理论下交往的应然模式
一、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交往模式
二、人与人自由平等的主体性交往模式
三、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的交往模式
第二节 中国现阶段交往问题的化解途径
一、人与自然之间发展生态交往
二、人与人之间建立“以人为本”主体性交往
三、人与社会之间建立和谐的交往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典范[J]. 侯惠勤. 红旗文稿. 2017(21)
[2]马克思哲学历史观念的萌芽[J]. 金崇碧. 文教资料. 2017(27)
[3]从马克思交往理论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路径[J]. 齐勇.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6(06)
[4]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视阈下市场经济中交往与人的发展关系初探[J]. 吕梦倩. 商业经济. 2016(07)
[5]马克思交往思想研究综述[J]. 李婷婷. 天中学刊. 2016(04)
[6]马克思交往理论视域下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 杜丽佳. 南方论刊. 2016(02)
[7]人在网络交往中的全面发展[J]. 唐雪薇. 法制博览. 2016(04)
[8]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哲学人类学内涵[J]. 王巍,刘怀玉.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6)
[9]对话:马克思交往理论的时代化路径[J]. 安世遨.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10]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J]. 张婷婷. 东南传播. 2015(10)
博士论文
[1]劳动与交往[D]. 夏巍.复旦大学 2008
[2]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的当代阐释[D]. 侯志水.吉林大学 2006
[3]经济交往中的文化认同[D]. 周德刚.复旦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当代中国精神交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李娜.河北师范大学 2014
[2]马克思交往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 贺斌.内蒙古大学 2013
[3]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当代启示[D]. 吕建华.南昌大学 2013
[4]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及对促进人发展的现实意义研究[D]. 王晓晓.西南大学 2013
[5]马克思交往理论及其当代审视[D]. 黄雅娟.兰州大学 2012
[6]马克思的交往理论探析[D]. 唱双惠.上海师范大学 2012
[7]马克思交往理论及其当代意义[D]. 刘妍妍.新疆师范大学 2011
[8]马克思交往理论视域下人的发展[D]. 张月红.上海师范大学 2011
[9]马克思交往理论研究[D]. 姚秋磊.上海师范大学 2010
[10]马克思交往理论视野下的生态哲学思想[D]. 余佳樱.厦门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6971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3697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