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老年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专业化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8 20:05

  本文关键词:老年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专业化建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我国居民的人均寿命越来越长;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的加快使我国的老年养老事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社会转型中,我国家庭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比如家庭子女减少,家庭子女流动性增强,老人“空巢”增加等等,传统的老年工作己不能满足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需求,因此我国急需发展专业老年社会工作来为老人服务。但是,由于我国同西方国家在社会制度、经济水平、文化传统、养老体制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起源于西方的专业老年社会工作需要本土化,为了更好的把西方养老专业化理论和实践与我国实际结合,需要对老年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专业化建设进行研究。本文从逻辑上分为三大部分,共七章内容。第一部分为导论,在这个部分主要针对研究问题的背景、研究意义、以及对文献的梳理进行阐述,掌握大概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为本文的主体部分,有五个章节的内容,第二章是对专业化的概括和分析,主要想通过已有的研究资料对社会工作专业化进行研究,探析专业化为什么要不断进行发展的原意以及构成要素是哪些,从而进一步为老年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专业化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第三章的内容是针对老年社会工作从业人员专业化的要求,当中分为必要性和可能性两个要点,这两个点是为未来发展老年社工人员专业化的前提;第四章对老年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专业化的标准进行分析和阐述一定的发展观点;第五章根据调查过程中,多了解到的老年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现状进行描述,以及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第六章为老年社会工作从业人员提出一套具有可能性的实施路径。最后,第三部分即为本文的第七章内容,主要是对本文的全部内容进行总结和梳理。
【关键词】:老年社会工作 老年社会工作从业人员 专业化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C916;D669.6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1 导论8-17
  • 1.1 研究背景8-9
  • 1.2 研究意义9-10
  • 1.2.1 理论意义9-10
  • 1.2.2 实践意义10
  • 1.3 文献研究10-13
  • 1.3.1 国外研究综述10-11
  • 1.3.2 国内研究综述11-13
  • 1.4 相关概念阐述13-14
  • 1.4.1 专业化13-14
  • 1.4.2 老年社会工作从业人员14
  • 1.5 研究思路14-15
  • 1.6 研究方法15-16
  • 1.6.1 文献回顾15
  • 1.6.2 参与式观察法15-16
  • 1.6.3 访谈法16
  • 1.7 研究的创新16-17
  • 2 专业化的概析17-21
  • 2.1 专业化的动因17-18
  • 2.1.1 经济学视角17
  • 2.1.2 社会学视角17-18
  • 2.1.3 工作自身的视角18
  • 2.2 专业化的要素18-21
  • 2.2.1 系统化的知识理论体系19
  • 2.2.2 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19
  • 2.2.3 不断提升的社会认可程度19
  • 2.2.4 完备的市场保护制度19-21
  • 3 老年社会工作从业人员专业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21-23
  • 3.1 老年社会工作从业人员专业化的必要性21-22
  • 3.1.1 传统老年工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21
  • 3.1.2 政府职能转变的客观需要21-22
  • 3.1.3 老年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强烈呼声22
  • 3.2 老年社会工作从业人员专业化的可能性22-23
  • 3.2.1 本土性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22
  • 3.2.2 政府和社会组织对老年社会工作从业人员专业化的支持22-23
  • 4 老年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标准23-25
  • 4.1 普遍的社会认可度23
  • 4.2 完善的制度体系23
  • 4.3 充足的专业人才23-24
  • 4.4 专业的服务水平24-25
  • 5 老年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从业人员的专业化现状及成因25-33
  • 5.1 老年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专业化现状25-31
  • 5.1.1 文化层次整体不高25-26
  • 5.1.2 从业人员对专业的认同度不高26
  • 5.1.3 实践过程与个人能力、经验的矛盾26-27
  • 5.1.4 社会地位有待提高27-28
  • 5.1.5 机构、服务对象、从业人员认知不统一28-29
  • 5.1.6 工作内容的行政化29
  • 5.1.7 资源链接无法满足29
  • 5.1.8 市场保护还不健全29-30
  • 5.1.9 职业非专业化30-31
  • 5.2 成因31-33
  • 5.2.1 制度框架还不够明确31
  • 5.2.2 社会关注度不够31-32
  • 5.2.3 教育体制不完善32-33
  • 6 老年社会工作从业人员专业化建设路径33-40
  • 6.1 建设专业化的路径内容33-37
  • 6.1.1 加快搭建专业化制度体系33
  • 6.1.2 注重人才的培养与实施策略33-35
  • 6.1.3 加大国家的扶持力度35-36
  • 6.1.4 加强社会上的宣传力度36
  • 6.1.5 增加从业人员对专业的认同36-37
  • 6.2 路径的论证37-40
  • 6.2.1 路径的条件分析37-38
  • 6.2.2 路径的效应分析38-40
  • 7 结论及研究展望40-42
  • 7.1 结论40-41
  • 7.1.1 老年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专业化发展是具有必然性和可能性的40
  • 7.1.2 老年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四大方面的专业化标准40
  • 7.1.3 老年社会工作从业人员专业化存在问题以及原因造成40
  • 7.1.4 推进老年社会工作从业人员专业化建设的路径40-41
  • 7.2 展望41-42
  • 参考文献42-44
  • 访谈提纲44-45
  • 致谢45-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梦砚;;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社区老年社会工作的思考——以新疆乌鲁木齐市为例[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3期

2 许晓晖;;老年社会工作在农村居家养老中应用的现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年22期

3 赵婷婷;;发展老年社会工作:借助构建养老社会服务体系的契机[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4期

4 窦影;;中国老年社会工作的历史与发展[J];社会工作;2014年01期

5 谢小兰;;我国老年社会服务政策与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J];商;2014年01期

6 黄耀明;;台湾老年社会工作发展的主要路径[J];闽台文化交流;2007年02期

7 游秀钦;;转型期我国老年社会工作发展路径的架构[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年S1期

8 凌小萍;;我国老年社会工作的困境与选择[J];理论界;2008年07期

9 袁光亮;;社区教育与老年社会工作研讨会综述[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10 阮海燕;侯文泽;孙宇;;我国老年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反思[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姜向群;孙鹃娟;;国外老龄工作理念及经验对我国的启示[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童小军;美国的老年社会工作[N];中国社会报;2007年

2 记者 赵华夏;老年社会工作面临新机遇[N];中国老年报;2014年

3 孙成键;从事老年社会工作为什么容易沮丧[N];中国社会报;2008年

4 陈桂菊;老年人小组活动中不容忽视的细节[N];中国社会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丽;老年社会工作中国化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2年

2 赵宁;习惯、秩序与冲突[D];河北大学;2015年

3 郭二帅;老年社会工作视角下养老机构服务专业化探索[D];兰州大学;2015年

4 孙茜;老年入住适应困难的个案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5 史晓萌;老年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专业化建设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

6 刘方茗;农村老年社会工作的开展[D];苏州大学;2016年

7 张攀;孝文化在老年社会工作价值观中的融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8 刘丹;临终关怀在老年社会工作中的个案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

9 庞飞;西部农村老年人口对社会工作的需求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10 孙越;福利机构老年社会工作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老年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专业化建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70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3770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a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