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构建中俄新型大国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4-03-17 07:53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变幻莫测,大国关系关乎全人类福祉,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提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命题和战略。中国与俄罗斯作为两大重要国家,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不仅关乎双边,而且影响全球。学术界对于新型大国关系的研究取得了比较丰富的成果,但对于中俄新型大国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的梳理和深入。因此,以十八大为时间节点,梳理了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构建中俄新型大国关系的理论与实践历程,分析未来双方关系的提升路径。中俄新型大国关系具有丰富的内涵,是一种超越意识形态、追求合作共赢的国家关系发展新模式。其提出沿袭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发展脉络,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是基于两国国情、时代主题和国际形势全面而正确的判断,更是对中国历来外交政策的深刻总结。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构建中俄新型大国关系的理论创新,表现为对中俄新型大国关系的新论述、新定位和新判断。首先,对十八大前后中国共产党对中俄关系的战略认知和阐述进行了梳理。目前,中国共产党认为中俄是最好的一组大国关系、是新型大国关系的典范、两国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其次,对经济、政治和人文方面做出了新定位,认为中俄两国应该加强务实合作、提...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1.1.1 问题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中俄新型大国关系的概念界定
1.3.1 新型大国关系的由来
1.3.2 新型大国关系的定义
1.3.3 中俄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与特点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十八大以来中俄新型大国关系提出的科学依据
2.1 十八大以来中俄新型大国关系提出的历史依据
2.1.1 中国历来遵循和平发展的外交理念
2.1.2 对建国以来处理对外关系经验的总结
2.1.3 对以往周边外交政策的升华
2.2 十八大以来中俄新型大国关系提出的理论依据
2.2.1 民族国家的独立是合作的前提
2.2.2 阶级性是国际合作的重要因素
2.2.3 追求和平是国际合作的重要导向
2.3 十八大以来中俄新型大国关系提出的现实依据
2.3.1 基于两国国情的正确选择
2.3.2 基于时代主题和国际形势的全面判断
第三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构建中俄新型大国关系的理论创新
3.1 十八大以来对中俄关系的新阐述
3.1.1 中俄关系是最好的一组大国关系
3.1.2 中俄关系是新型大国关系的典范
3.1.3 中俄关系处于历史的最好时期
3.2 对中俄新型大国关系的新认知
3.2.1 经济上务实合作,互利共赢
3.2.2 政治上相互支持,高度互信
3.2.3 人文上密切交流,借鉴融合
3.3 对中俄新型大国关系前景的新判断
3.3.1 经贸合作潜力大
3.3.2 外交政策联动强
3.3.3 交流合作平台广
第四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构建中俄新型大国关系的具体实践
4.1 经贸合作量质齐升
4.1.1 能源合作走向务实
4.1.2 农业合作持续升温
4.1.3 地方合作成为新增长点
4.1.4 金融合作迎来黄金时代
4.2 人文外交普遍开花
4.2.1 教育合作纵深发展
4.2.2 新闻媒体交流成果丰硕
4.2.3 医疗卫生合作稳步推进
4.2.4 军事合作力度不断加强
4.2.5 科技创新领域积极探索
4.3 国际合作持续加强
4.3.1 共同应对全球挑战,维护国际稳定
4.3.2 重视安全问题,搭建合作平台
4.3.3 战略对接稳固走实
第五章 进一步推进中俄新型大国关系面临的挑战和路径分析
5.1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构建中俄新型大国关系面临的挑战
5.1.1 中俄战略互信仍显不足
5.1.2 经贸合作仍存在阻力
5.1.3 双方固有观念的阻碍
5.1.4 西方外部势力的干扰
5.2 进一步推进中俄新型大国关系的路径分析
5.2.1 增信释疑,提升内生性
5.2.2 务实合作,促进共荣性
5.2.3 求同存异,增进互通性
5.2.4 调整对俄策略,增加灵活性
5.2.5 加强顶层设计,确保稳定性
5.2.6 推动战略对接,增加联合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及成果)
本文编号:3930722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1.1.1 问题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中俄新型大国关系的概念界定
1.3.1 新型大国关系的由来
1.3.2 新型大国关系的定义
1.3.3 中俄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与特点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十八大以来中俄新型大国关系提出的科学依据
2.1 十八大以来中俄新型大国关系提出的历史依据
2.1.1 中国历来遵循和平发展的外交理念
2.1.2 对建国以来处理对外关系经验的总结
2.1.3 对以往周边外交政策的升华
2.2 十八大以来中俄新型大国关系提出的理论依据
2.2.1 民族国家的独立是合作的前提
2.2.2 阶级性是国际合作的重要因素
2.2.3 追求和平是国际合作的重要导向
2.3 十八大以来中俄新型大国关系提出的现实依据
2.3.1 基于两国国情的正确选择
2.3.2 基于时代主题和国际形势的全面判断
第三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构建中俄新型大国关系的理论创新
3.1 十八大以来对中俄关系的新阐述
3.1.1 中俄关系是最好的一组大国关系
3.1.2 中俄关系是新型大国关系的典范
3.1.3 中俄关系处于历史的最好时期
3.2 对中俄新型大国关系的新认知
3.2.1 经济上务实合作,互利共赢
3.2.2 政治上相互支持,高度互信
3.2.3 人文上密切交流,借鉴融合
3.3 对中俄新型大国关系前景的新判断
3.3.1 经贸合作潜力大
3.3.2 外交政策联动强
3.3.3 交流合作平台广
第四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构建中俄新型大国关系的具体实践
4.1 经贸合作量质齐升
4.1.1 能源合作走向务实
4.1.2 农业合作持续升温
4.1.3 地方合作成为新增长点
4.1.4 金融合作迎来黄金时代
4.2 人文外交普遍开花
4.2.1 教育合作纵深发展
4.2.2 新闻媒体交流成果丰硕
4.2.3 医疗卫生合作稳步推进
4.2.4 军事合作力度不断加强
4.2.5 科技创新领域积极探索
4.3 国际合作持续加强
4.3.1 共同应对全球挑战,维护国际稳定
4.3.2 重视安全问题,搭建合作平台
4.3.3 战略对接稳固走实
第五章 进一步推进中俄新型大国关系面临的挑战和路径分析
5.1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构建中俄新型大国关系面临的挑战
5.1.1 中俄战略互信仍显不足
5.1.2 经贸合作仍存在阻力
5.1.3 双方固有观念的阻碍
5.1.4 西方外部势力的干扰
5.2 进一步推进中俄新型大国关系的路径分析
5.2.1 增信释疑,提升内生性
5.2.2 务实合作,促进共荣性
5.2.3 求同存异,增进互通性
5.2.4 调整对俄策略,增加灵活性
5.2.5 加强顶层设计,确保稳定性
5.2.6 推动战略对接,增加联合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及成果)
本文编号:39307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3930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