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国际关系中的承认:合法性与观众成本

发布时间:2017-05-25 13:16

  本文关键词:国际关系中的承认:合法性与观众成本,,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虽然国际关系中存在大量的承认经验,但是国际关系研究中却没有相关的研究。国际关系中的承认主要在空间(主权)、制度与身份三个维度上展开。国际关系中的承认研究其实暗含着这样一个假定,即国家不仅仅是个在国际社会中争夺权力与财富的物质性实体,也是一种具有自身特性的文化体。承认追求与地位追求及荣誉追求是有区别的。地位与荣誉是具有等级特征的,而承认则是基于文化多元主义。对外政策中的承认利益追求本身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国内的政治合法性承认;另一个方面个则是国际社会对某项外交政策及其行为的认可。在国际关系中,承认既是行为体追求的目标又是其行为的手段。国家追求承认的核心政治动机为维护与扩展政治合法性,观众成本理论可以对国际关系中的承认进行微观机理的分析,同时观众成本理论所使用的方法又是分析国际关系中承认的衡量工具。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
【关键词】承认 观众成本 政治合法性 对外政策
【基金】:作者主持的教育部重大课题“新时期中非合作关系研究”子课题“新时期中国对非公共外交研究”(项目编号:09JZD0039-25)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80
【正文快照】: 国际关系中存在普遍的承认需求,国家的承认追求主要表现在三个承认领域:国家承认、国际组织中的代表权/资格的承认和国家发展道路的承认。而要从更为抽象的意义上说,国际关系中的承认主要是在空间(主权)、制度和身份三个维度上展开。当然,承认的斗争领域并不仅仅局限于此,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查尔斯·泰勒,董之林 ,陈燕谷;承认的政治(上)[J];天涯;1997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道明;郑力;陈标;;适时调整政策,巩固党的执政合法性[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2 刘旭东;;论意识形态对外交政策的影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3 胡文木;论法治与人性——兼论“人性恶”理论之得失[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4 曾爱平;;摩洛哥阿拉维君主制统治合法性分析[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9年04期

5 王明文;朱强;;法的合法性问题初论[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王焕炎;;论乡村社区组织中公共权力的合理性——以明清时期山西地区农村水利基层管理组织为例[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邓研华;;生态文明视域中社会主义政治合法性问题探析[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8 崔金云;;合法性与政府权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S1期

9 陈文;;我国未来民法典的“本土化”定位[J];北方法学;2008年03期

10 杨文革;;马克斯·韦伯政治合法性理论评析[J];北方论丛;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悦;;国家治理体系中执政党合法性探微[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杨秀香;;走向制度化的伦理学——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道德建设的反思[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3 杜(山仑);;秦汉儒家政治合法性思想探源——《尚书·周书》研究[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六辑)[C];2007年

4 赵国辉;;近代东亚国际体系转型期理念研究——以近代中日两国对国际法理念的接受为中心[A];“近代中国、东亚与世界”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5 李熠煜;;建国以来缩小城乡差别措施的回顾与展望——从政治合法性视角作出的考察[A];毛泽东研究总第3辑2008年第1辑[C];2008年

6 贺龙栋;;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政治学分析[A];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共产党执政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7 杜];;“仁学合法性思想”概要及其现实意义[A];儒学的当代使命——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尹华容;宪法诉讼正当性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4 罗国亮;灾害应对与中国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胡全柱;拾荒者的身份建构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6 李航;征地过程中失地农民与地方政府的社会交换[D];上海大学;2010年

7 林更茂;建构现代和谐社会伦理秩序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傅广宛;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量度、绩效与进路[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赵[

本文编号:3938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3938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9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