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崛起背景下的美日同盟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崛起背景下的美日同盟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美日同盟在冷战后经过不断调整和改变,正朝着日益强化的方向发展。其同盟不仅是美、日两个经济强国之间的强强联合,更是美国同盟体系中助其维持亚太地位的有力工具。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发展,美日两国借助这种同盟关系,给中国制造了很多麻烦,先是制造“中国威胁论”,以期降低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声誉;后又试图以双边军事同盟主导亚太安全事务为由强化同盟关系,以遏制中国。日本则不断挑起事端,在钓鱼岛等问题上与中国针锋相对,并试图提升自身在国际社会的政治地位,寻求“正常国家化”,这些行为无不与其背后美国的支撑紧密相关。美日同盟的存在对于我国台湾问题的解决和中国崛起的进程构成了不可回避的困扰,为我国处理睦邻友好关系增加了困难。本文通过对同盟理论的研究和当前美日同盟关系调整变化的系统梳理,辨析中国崛起背景下的美日同盟与新现实主义学派代表人物斯蒂芬·沃尔特提出的“威胁制衡理论”最为契合,为当今美日同盟的发展强化提供了理论支撑。同时深入研究美日同盟强化背后美、日两国的国家战略及其背后美、日、中三国间的大国博弈,研究中国崛起背景下的美日同盟调整、强化的步骤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笔者认为中国需要利用美日间的矛盾和分歧削弱二者同盟关系,寻找中美在关键性问题上的利益契合点,加强中美合作;加大中日交流,促进中日关系恢复正常轨道;加强中俄、中韩、中印的合作,妥善处理周边外交,减弱美日同盟对中国崛起的影响。这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营造有利的周边发展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同盟理论 威胁制衡 美日同盟 中国崛起 地缘战略
【学位授予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822.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7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6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1-14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4-15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15-16
- 1.3 论文研究方法及主要研究内容16-17
- 1.3.1 论文研究方法16
- 1.3.2 主要研究内容16-17
- 第2章 同盟理论与美日同盟17-23
- 2.1 同盟理论概述17-20
- 2.1.1 传统现实主义的“势力均衡理论”17-18
- 2.1.2 新现实主义的“威胁制衡论”18-19
- 2.1.3 制度主义和建构主义对同盟的新解读19-20
- 2.1.4 同盟的特点及影响同盟建立的因素20
- 2.2 中国崛起背景下美日同盟强化的理论分析20-21
- 2.3 本章小结21-23
- 第3章 中国崛起与美日同盟的强化23-37
- 3.1 美日同盟的产生与发展23-24
- 3.2 中国崛起对美日同盟的影响24-29
- 3.2.1 中国崛起的进程25-26
- 3.2.2 美日对中国崛起的认识26-27
- 3.2.3 中国崛起与“中国威胁论”27-29
- 3.3 美日同盟强化的进程29-36
- 3.3.1 冷战结束后的美日同盟30-31
- 3.3.2“9·11”事件以来的美日同盟调整31-34
- 3.3.3 美国金融危机以来的美日同盟关系34-36
- 3.4 本章小结36-37
- 第4章 美日同盟发展预测及中国的地缘战略选择37-42
- 4.1 美日同盟发展预测37-39
- 4.1.1 同盟关系将持续强化37-38
- 4.1.2 同盟仍存在矛盾分歧38-39
- 4.2 中国的地缘战略选择39-41
- 4.2.1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39-40
- 4.2.2 力促中日关系恢复正常轨道40
- 4.2.3 妥善处理中国周边外交40-41
- 4.3 本章小结41-42
- 结论42-44
- 参考文献44-4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和主要成果47-48
- 致谢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铁军;《美日联盟:过去、现在与将来》中译本所存在的问题——兼谈学术著作的翻译质量[J];国际论坛;2002年01期
2 肖f^;王立名;;冷战后美日同盟:从“漂流”到强化[J];现代日本经济;2006年03期
3 贾秀栋;;美日崛起比较及启示[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4 刘江永;美日重建安全体制与中美日关系[J];外交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5 任东来;形成中的美日轴心及其对东亚的影响[J];战略与管理;1996年05期
6 郭震远;日本新安全战略与今后的中美日安全关系[J];和平与发展;1997年04期
7 张国庆;美日韩:围绕“朝核”同床异梦[J];新闻周刊;2003年31期
8 袁智兵;美日“小北约”透视[J];时事报告(大学生版);1999年01期
9 王帆;美日经贸关系与美日联盟[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10 陈先才;;当前美日对台战略的困境[J];统一论坛;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夏立平;;中美日如何争取共赢和避免安全困境[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2 冯昭奎;;中美日博弈的辩证法[A];中国中日关系史研究·2012年第1期(总第106期)[C];2012年
3 邢源源;;美日创业活动与交易治理机制比较[A];美国新经济周期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孙云;;美日台海政策新动向[A];2006海峡两岸发展论坛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普拉什·帕拉米斯瓦兰 美国2049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本报编译 陈铭;美日联盟的未来[N];世界报;2010年
2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王]N生;“美日+1”难成气候[N];解放日报;2012年
3 刘军红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假道伐虢:中美日的力学博弈[N];中国国防报;2013年
4 ;美日韩外长举行会谈 称坚决应对朝鲜挑衅[N];东方早报;2014年
5 特约撰稿人 庞中英;日本的“中美日三角梦”[N];东方早报;2009年
6 本报驻华盛顿记者 夏晓阳;美日首脑会晤:“演戏给中国看”[N];文汇报;2013年
7 本报驻日本记者 田泓 本报驻美国记者 李博雅;美日因“绑架问题”怄气[N];人民日报;2013年
8 本报驻美国记者 李博雅 本报驻韩国记者 万宇 本报驻日本记者 刘军国;美日韩磋商朝核问题[N];人民日报;2013年
9 证券时报记者 徐潇;欧美日手游市场看上去美 国内公司分羹不易[N];证券时报;2013年
10 丁建庭;建议美日从孔子智慧中得到启示[N];南方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理;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比较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2 杜峰;美日同盟与东北亚安全[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明德;冷战结束后美日同盟的调整及对中国的影响[D];延边大学;2015年
2 程美吉;冷战后美日韩三边协调机制及其困境[D];延边大学;2015年
3 刘亭均;美日民用航空交涉(1952-1972)[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4 金川;论中国崛起对美日同盟的影响[D];外交学院;2016年
5 马艳斌;中国崛起背景下的美日同盟研究[D];燕山大学;2016年
6 牛建;美日同盟中的自主—安全交易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7 张明;美日联盟的强化与国际化趋势[D];外交学院;2005年
8 王晓珂;21世纪初美日同盟关系中的中国因素[D];外交学院;2012年
9 李彩风;冷战后美日同盟与美韩同盟的差异性比较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10 王雪燕;美日同盟的重新定义及其对中国安全的影响[D];延边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崛起背景下的美日同盟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13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401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