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外交思想探究
本文关键词:周恩来外交思想探究
【摘要】:周恩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拥有崇高威望的外交家。周恩来外交活动是他革命生涯中重要的一部分。周恩来的外交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论背景下产生的,是马克思主义外交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时代产物,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周恩来通过其运筹帷幄的对外交往能力,辅助中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通过其极高明的外交能力,打开了被封锁的新中国外交新的局面,使得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得到很大提高。本文对周恩来外交思想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概述了周恩来外交思想的理论来源与发展阶段。周恩来的外交思想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的继承与发展。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过程性,纵观周恩来的外交思想,也是伴随着其自身理论的加强及与中国革命实际发展的结合的深入,逐渐形成并且走向成熟的。第二部分阐述了周恩来外交思想的内容。周恩来认为国家在对外交往中应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国与国的相处应遵循和平共处,求同存异的原则,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同时,为了打开对外交往局面,周恩来大力发展我国与亚非拉国家关系,提倡与周边国家和睦相处、互帮互助。第三部分揭示了周恩来外交思想的特点。周恩来倡导“民间先行,以民促官”的外交理念,以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外交宗旨。在对外交往过程中,他擅长运用传播媒介、注重发挥外交使馆的作用,同时,非常注重接待、谈判的礼仪。第四部分阐明周恩来外交思想的价值和启示。周恩来的外交思想为新中国奠定了外交理论基础,为构建和谐世界提供了思想指导。同时,周恩来的外交思想也积极促进了新中国的外交事业,为世界各国处理国家关系提供了方法论基础和理论原则。周恩来外交思想是当今中国外交事业的重要指导思想,对于当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和谐世界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思想指导意义。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继续学习和总结周恩来外交思想,加强综合国力建设,走和平发展道路,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同时,开展全方位的外交,深入发展多边国际合作关系。
【关键词】:周恩来 外交思想 理论来源 理论特点
【学位授予单位】:渤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820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一、绪论9-14
- (一)选题的意义9
- 1.理论意义9
- 2.现实意义9
-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9-12
- 1.国外研究概况10-11
- 2.国内研究概况11-12
- (三)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12-13
- 1.文献研究法12-13
- 2. 典型案例分析法13
- (四)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13-14
- 1.本文研究重点难点13
- 2.本文的创新点13-14
- 二、周恩来外交思想的理论来源与发展阶段14-26
- (一)周恩来外交思想的理论来源14-20
- 1.马克思主义有关的思想和理论14-17
- 2.列宁外交思想17-18
- 3.毛泽东外交思想18-19
- 4.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19-20
- (二)周恩来外交思想的划分阶段20-26
- 1.周恩来外交思想的萌芽20-22
- 2.周恩来外交思想的初步形成22-23
- 3.周恩来外交思想的成熟23-24
- 4.周恩来外交思想臻于完善24-26
- 三、周恩来外交思想的内容26-32
- (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26-28
- 1.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26-27
- 2.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相统一27-28
- (二)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28-30
- 1.提倡平等的外交原则28-29
- 2.和平共处,求同存异29-30
- (三)推行睦邻友好政策30-32
- 1.大力发展与亚非拉国家关系31
- 2.推行周边国家和睦相处、互帮互助31-32
- 四、周恩来外交思想的特点32-37
- (一)以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外交宗旨32-33
- 1.“民间先行,以民促官”,通过人民影响政府的对外政策32
- 2.以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外交宗旨32-33
- (二)注重在外交实践中文化载体的运用33-35
- 1.擅长运用传播媒介34
- 2.注重外交使馆进行文化装点34-35
- (三)重视外交文化礼仪35-37
- 1.接待礼仪35-36
- 2.谈判礼仪36-37
- 五、周恩来外交思想的价值和启示37-43
- (一)周恩来外交思想的理论价值37-39
- 1.奠定了新中国外交的理论基础37
- 2.为和谐世界构建提供了思想指导37-39
- (二)周恩来外交思想的实践价值39-40
- 1.积极促进了新中国的外交事业39
- 2.为世界各国处理国家关系提供了方法论基础和理论原则39-40
- (三)周恩来外交思想的启示40-43
- 1.走和平发展道路,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40-41
- 2.弱国无外交,,加强综合国力建设41
- 3.开展全方位的外交,实行国际多边合作41-43
- 结语43-44
- 参考文献44-46
- 致谢46-4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47-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芝瑶;立党为公 世代楷模——周恩来处理家乡问题的思想原则[J];领导科学;1989年02期
2 曾宪新;;源于传统 高于传统——析周恩来中国化的外交哲学思想[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0年02期
3 杨明伟;周恩来对民主的探索[J];党校论坛;1990年07期
4 杨明伟;;周恩来形象的几个深层思想[J];读书;1990年01期
5 狄凤山;周恩来的人际艺术[J];领导科学;1991年10期
6 王凤胜;;周恩来与文艺家的密切关系探因[J];山东社会科学;1991年02期
7 方学邦;;周恩来协调艺术的特点[J];阵地与熔炉;1992年02期
8 卢再彬;周恩来统战艺术的几个特色[J];领导科学;1993年04期
9 陈答才;50年代中后期周恩来关于改革开放的思索[J];毛泽东思想研究;1996年02期
10 ;《周恩来传》选载 在整风反右的日子里[J];党的文献;199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恩来统战业绩探源[A];周恩来统一战线的理论与实践[C];2003年
2 姜迎春;;周恩来的“和合”理念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A];2005:发展·和谐·公正——江苏省社科类学会学术年会成果荟萃[C];2005年
3 李畅培;;周恩来与唯物辩证法[A];周恩来百周年纪念-全国周恩来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下)[C];1998年
4 ;凝风云之变,谋大事、大局、大利的时代特色[A];周恩来统一战线的理论与实践[C];2003年
5 曹应旺;;周恩来与四个现代化研究述评[A];周恩来研究述评[C];1996年
6 鲁振祥;;建国初期周恩来的几次理论思考[A];周恩来百周年纪念-全国周恩来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上)[C];1998年
7 刘景林;;周恩来经济发展思想述略[A];周恩来百周年纪念-全国周恩来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上)[C];1998年
8 陈答才;;周恩来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研究述评[A];周恩来研究述评[C];1996年
9 杜魏华;王宜秋;;周恩来国防思想研究评述[A];周恩来研究述评[C];1996年
10 ;两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周恩来统一战线的发展[A];周恩来统一战线的理论与实践[C];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晓旭;周恩来外交思想探究[D];渤海大学;2016年
2 孙霖;周恩来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D];苏州大学;2012年
3 翟新明;周恩来抗战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4 韩娜;周恩来民主思想的实践性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5 赵立秀;周恩来的农村发展思想探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6 卢伟明;周恩来抗战时期对外宣传工作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7 孙进;周恩来的决策思想与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王薇;周恩来外交思想的特点及其当代价值[D];西华大学;2014年
9 李仁银;论周恩来的科技思想及当代价值[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5778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577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