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伊朗的边缘化身份与外交行为

发布时间:2017-07-26 21:10

  本文关键词:伊朗的边缘化身份与外交行为


  更多相关文章: 边缘化身份 反体系行为 伊朗外交


【摘要】:在与西方世界主导下的体系长期敌对过程中,伊朗因自尊遭遇羞辱、荣誉遭到贬低、文化传统与政治意识形态安全遭到威胁,形成了关于自我的边缘化身份认知,由此对体系产生恐惧与愤怒,引发了伊朗发展核力量为主的持续的国家反体系运动以克服内心的恐惧与不安。西方主导下的国际体系则通过遏制或战争威胁来应对伊朗冲击现有的国际体系规则、精神与秩序的边缘化行为,冲突在双方遏制与突破、威慑与反威慑的行为互动中持续发生。由于边缘化身份引发的冲突是基于霍布斯式的敌意文化结构,而文化是自我实现的预言,是抵制变化的,[1](P272)这意味着基于文化属性而不是权力属性的边缘化身份所引发的冲突是长期性的、结构性的。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边缘化身份 反体系行为 伊朗外交
【分类号】:D837.3
【正文快照】: 伊朗在伊斯兰革命之后与西方世界处于长期的敌对状态,美国将伊朗当成主要敌人,指责伊朗发展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反对中东和平、支持并参与国际恐怖主义活动,于是美国不仅把伊朗排除在所有的中东事务之外,并带头推动对伊朗的国际制裁。[2](P296)美国及西方世界对伊朗实行长期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震峡;;对我国外交行为与国家利益重心的理解[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2 覃雪源;;民族心理因素对中越两国外交行为的影响(1950——1978)[J];传承;2010年03期

3 刘兰;蒋昌建;;联盟情境下试探型强制外交行为探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年06期

4 赵磊;;中国与联合国:理论框架、演进模型分析[J];新远见;2007年10期

5 郑永年;;中国要加快国际政治话语的建设[J];今日中国论坛;2009年Z2期

6 李同成;;外交官最忌讳什么[J];晚报文萃;2008年12期

7 王辉;美国外交行为的根源[J];国际资料信息;1996年11期

8 林晓光;;对于日本政治外交行为的文化解读[J];领导之友;2006年01期

9 陈欢云;刘再起;;从文化视角解读乔治·凯南的长电和 X 文章[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2年03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左希迎;南海波澜再起中国不再投鼠忌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程群;国家利益视角下卡塔尔对中东剧变国家的外交行为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年

2 杨剑飞;舆论在国家对外行为中的作用分析[D];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

3 刘兰;联盟情境下试探型强制外交行为探析[D];复旦大学;2012年

4 杨建宏;美国中亚政策与美国文化关系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3年

5 石乔;从美拉文化价值观看美拉关系主要特征[D];外交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5783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5783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5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