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公共外交中的价值整合及其限度——以韩国就“慰安妇”问题对美公共外交为例

发布时间:2017-08-06 10:30

  本文关键词:公共外交中的价值整合及其限度——以韩国就“慰安妇”问题对美公共外交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慰安妇”问题 公共外交 价值整合 韩美关系


【摘要】:价值整合是公共外交中的关键环节。在韩与日本就"慰安妇"问题对美公共外交竞争中,"历史真相派"通过院外游说、政治宣传、立碑造像等活动,成功地把该问题打造成为美国主流社会接纳并具备强大文化嵌入能力的社会运动,获得了对"历史修正派"的相对优势,并进而对美国对外政策产生了决定性影响。由此,公共外交政策的设计和实施,应结合对象国社会的具体情况,客观定位价值整合的内容、工具、对象和目标,才可能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单位】: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四川省内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键词】“慰安妇”问题 公共外交 价值整合 韩美关系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12YJGJW010) 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15KDB015) 校青年教师创新团队项目(2015JT006) 校世界亚洲研究信息中心项目(06490011)
【分类号】:D831.26;D871.2
【正文快照】: 公共外交是“一国政府为争取他国民心而采取的公关行动”。[1]但是,国家间在历史传统、社会制度及国情国力等基本领域有所不同是一种自然状态,即便是在同一社会内部,不同群体对利益的认知状况、解释和表述方式、选择和排序方式也有相当大的差异。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的公共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飞;公共外交的界定、形成条件及其作用[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 黄超;试论发展中国公共外交[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3 唐小松;;中国公共外交的发展及其体系构建[J];现代国际关系;2006年02期

4 李志斐;;重要战略机遇期与中国公共外交[J];青海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5 李艳艳;;“9·11”后的美国公共外交[J];社会观察;2006年06期

6 刘国华;李阵;;透视二战后日本对华公共外交[J];长江论坛;2007年02期

7 李默;;中国公共外交现状及发展建议[J];消费导刊;2007年05期

8 张毓强;张楠;;“面向2008年的公共外交与国家形象论坛”述评[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9 廖宏斌;;我国公共外交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10 唐小松;;论中国公共外交的两条战线[J];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朝晖;;美国公共外交中的跨文化因素分析[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2 贾庆国;;崛起中的中国与公共外交[A];公共外交季刊2012春季号(总第9期)[C];2012年

3 韩方明;;中国公共外交:趋势、问题与建议[A];公共外交季刊2012春季号(总第9期)[C];2012年

4 加藤嘉一;;每个中国人应是公共外交“大使”[A];公共外交季刊2012春季号(总第9期)[C];2012年

5 赵新利;;对欧公共外交大有可为——访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王义桅[A];公共外交季刊2012春季号(总第9期)[C];2012年

6 李巍;;对中国公共外交经典案例的一次深入剖析——评《中国世博外交》[A];公共外交季刊2012春季号(总第9期)[C];2012年

7 吴思科;;西亚北非变局为中国公共外交带来新机遇[A];公共外交季刊2012夏季号(总第10期)[C];2012年

8 赵会民;;“中日小大使”与公共外交[A];公共外交季刊2012夏季号(总第10期)[C];2012年

9 赵新利;;日韩留学生公共外交政策及启示[A];公共外交季刊2012夏季号(总第10期)[C];2012年

10 吴泽林;;中国公共外交研究文献综述[A];公共外交季刊2012夏季号(总第10期)[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天U,

本文编号:6295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6295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e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