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治理视域下多党合作制度现代化的价值维度及其路径分析
本文关键词:国家治理视域下多党合作制度现代化的价值维度及其路径分析
【摘要】:面对当今迅速推进的现代化浪潮,政党制度的建构方式及其现代化水平,成为直接影响国家治理状况的重要因素。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视角,理性审察中国政党制度的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着制度建构不完善、运行机制模式化、参政方式失范性及法治保障滞后性等缺失和困境;探讨中国政党制度现代化应当蕴含的"多元化""科学化""制度化"及"法治化"等维度;探寻其体制机制优化的现实路径:参与主体的多元化和层次化、合作体制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民主监督的法治化和高效化,力求为有效提升我国政党制度的现代化水平提出有价值的观念和对策。
【作者单位】: 集美大学思政部;
【关键词】: 多党合作制度 现代化 价值维度 路径选择
【分类号】:D621
【正文快照】: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任何一个处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都要面对的中心议题。在迅猛发展的现代化浪潮冲击下,不论主动或被动、积极或消极,每一个国家都必须对“现代化”的问题做出自己的回应和抉择。因应时代的发展态势以及中国社会的发展需要,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殿忠;多党合作制度的法制保障——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合法性之二[J];前进论坛;2000年12期
2 范华银;坚持多党合作制度 为全面振兴中华奋斗[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类);2001年06期
3 王远启,万卉;试论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国情基础[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4 班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深远历史意义[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5 孙美新,杨慧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形成历史探讨[J];世纪桥;2001年03期
6 王萍;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J];理论月刊;2001年12期
7 赵书刚;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溯源[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8 韩儒英;关于在多党合作制度中坚持共产党领导的思考[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9 王均寅;周恩来对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形成和发展的卓越贡献[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10 张树桐;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是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形成的重要条件[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燕奇;;改革开放30年与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历史性发展[A];改革开放30年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C];2008年
2 任世红;;改革开放以来多党合作制度建设的成就[A];改革开放30年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C];2008年
3 王继宣;;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纪念多党合作制度建立60周年[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60年——北京市政治学行政学学会理论研讨论文集[C];2009年
4 钱均鹏;;试论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特点和优点[A];新时期统战理论与实践研究——新时期统战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李金娥;;浅论中国共产党在多党合作制度中的领导地位[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穆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形成过程[A];政党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国政党与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李燕奇;;多党合作制度: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造——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而作[A];变革世界中的政党政治——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论文集(第五辑)[C];2012年
8 顾文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发展[A];改革开放30年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C];2008年
9 蔡永飞;;试论多党合作制度不等于中国特色政党制度[A];“政党制度与中国特色——21世纪初政党发展与变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陈岩;姜键;;浅谈我国多党合作制度与西方政党制度的区别[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桂英 李新宇;在政治文明建设中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N];联合日报;2006年
2 市政协副主席 市委统战部部长 李有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我国历史和现实的必然选择[N];齐齐哈尔日报;2008年
3 石同宣;我市庆祝多党合作制度确立60周年[N];淄博日报;2009年
4 记者 栾辉 通讯员 蔡敏之;省民盟十届十次常委会暨纪念建国60周年多党合作制度确立60周年座谈会召开[N];各界导报;2009年
5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尤俊意;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确立和发展[N];文汇报;2009年
6 钟歙垣;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N];人民政协报;2004年
7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教授 伊胜利 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孙艺年;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六个发展阶段[N];人民政协报;2009年
8 尤俊意;谈谈多党合作制度的开拓创新[N];团结报;2006年
9 张衍前;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创设的价值[N];团结报;2008年
10 张道宏;多党合作制度:符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N];团结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创新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晶;中国特色多党合作制度理论与实践发展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白彩;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熊磊;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4 彭春宇;论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坚持与完善[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赵丹;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探析[D];东北大学;2009年
6 张展;论多党合作制度与政治文明建设[D];吉林大学;2006年
7 陈勇;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发展[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8 陶春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9 陈桂林;论宪政视域中我国多党合作制度之完善[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邵明石;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历史演变和发展论析[D];山东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6298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629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