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的对外宣传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梦”的对外宣传研究
【摘要】:“中国梦”是新一届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新理念,是中国政府的政治愿景和中国人民的精神期盼。“中国梦”的对外宣传工作是一项关乎国家发展全局的战略性工作,在历时三年多的对外宣传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规模性的广泛报道、理论内涵式的阐释、网络新媒体的利用,使“中国梦”在国际社会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但由于受中西方文化差异、“西强我弱”国际舆论格局以及中国相对弱势的国际传播能力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梦”对外宣传工作存在一定局限性,亟需进行创新和突破。本文立足于深化“中国梦”对外宣传工作,掌握“中国梦”国际话语权的现实要求,对现阶段“中国梦”对外宣传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系统阐述和深刻剖析。以习近平外宣思想为指导,通过运用跨文化传播理论、国际话语权理论,从外宣理念、渠道、方式、话语几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深化“中国梦”对外宣传要强化外宣战略意识,重视相关理论研究工作;要整合媒体资源,发挥传统媒体、新兴媒体的外宣合力;要丰富外宣方式,增强外宣信服力、感染力、亲和力和影响力;要善于转换话语、形成特色表述、主动出击,从而提升对外宣传能力,增强“中国梦”的国际传播力、影响力和吸引力,为顺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关键词】:中国梦 对外宣传 话语权 文化软实力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1;D82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绪论8-21
- 1.1 研究背景8-9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9-12
- 1.2.1 研究目的9-10
- 1.2.2 研究意义10-12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9
- 1.3.1 国内研究现状12-16
- 1.3.2 国外研究现状16-19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19-21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19
- 1.4.2 研究的方法19
- 1.4.3 研究的创新点19-21
- 2 本文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21-29
- 2.1 本文的相关概念21-24
- 2.1.1 “中国梦”的科学内涵21-22
- 2.1.2 对外宣传的基本含义22-24
- 2.2 本文的相关理论24-27
- 2.2.1 习近平对外宣传思想24-25
- 2.2.2 跨文化传播理论25-26
- 2.2.3 国际话语权理论26-27
- 2.3 深化“中国梦”对外宣传的重大意义27-28
- 2.3.1 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27
- 2.3.2 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27-28
- 2.3.3 增强国际传播能力28
- 2.3.4 开创新的外宣局面28
- 2.4 本章小结28-29
- 3 “中国梦”对外宣传的现状分析29-39
- 3.1 “中国梦”对外宣传取得的阶段性成绩29-31
- 3.1.1 “中国梦”的国际影响力得以增强29-30
- 3.1.2 “中国梦”的国际认知度得以提升30-31
- 3.1.3 “中国梦”的网络外宣力得以发挥31
- 3.2 “中国梦”对外宣传面临的阶段性问题31-36
- 3.2.1 “中国梦”对外宣传理念相对滞后32-33
- 3.2.2 “中国梦”对外宣传渠道相对过窄33-34
- 3.2.3 “中国梦”对外宣传方式相对生硬34-35
- 3.2.4 “中国梦”对外宣传话语相对贫乏35-36
- 3.3 “中国梦”对外宣传问题产生的原因36-38
- 3.3.1 中西方间的文化差异36
- 3.3.2 西方主导的媒体话语霸权36-37
- 3.3.3 中国相对弱势的国际传播能力37-38
- 3.4 本章小结38-39
- 4 “中国梦”对外宣传的对策39-49
- 4.1 创新“中国梦”对外宣传理念39-40
- 4.1.1 强化“中国梦”对外宣传战略意识39-40
- 4.1.2 深化“中国梦”对外宣传理论研究40
- 4.2 拓宽“中国梦”对外宣传渠道40-42
- 4.2.1 重视传统媒体的外宣优势40-41
- 4.2.2 发挥新兴媒体的外宣力量41-42
- 4.2.3 整合媒体资源的外宣合力42
- 4.3 丰富“中国梦”对外宣传方式42-45
- 4.3.1 全面客观报道,增强外宣信服力42-43
- 4.3.2 着手细处小处,增强外宣感染力43
- 4.3.3 淡化政治口吻,增强外宣亲和力43-44
- 4.3.4 融汇中国文化,增强外宣影响力44-45
- 4.4 改善“中国梦”对外宣传话语45-48
- 4.4.1 解放思想,形成特色表述46
- 4.4.2 转换话语,进行有效对话46-47
- 4.4.3 把握时机,抢占话语主权47-48
- 4.5 本章小结48-49
- 结论49-50
- 参考文献50-53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3-54
- 致谢54-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文昭;;国际视域下的“中国梦”[J];领导之友;2009年05期
2 卢春山;;为中国梦自主自觉地奋斗[J];红旗文稿;2012年24期
3 鲁薇;;“美国梦”与“中国梦”[J];北京观察;2012年12期
4 周天勇;;如何实现十几亿人的中国梦[J];民主与科学;2012年06期
5 叶再春;;“中国梦”随想[J];前线;2013年01期
6 程曼丽;;“扒粪”之后需要什么?——兼谈“中国梦”[J];新闻与写作;2013年01期
7 翁淮南;张少义;陈方;冯静;王慧;;畅想中国梦 实干兴邦国——中国梦的十度空间[J];党建;2013年02期
8 朱继东;;“中国梦”和“美国梦”的差异在哪里?[J];党建;2013年02期
9 本刊编辑部;;为“中国梦”的实现而努力奋斗[J];理论导报;2013年01期
10 由佳田;;“中国梦”开创社会文明新境界[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儒杰;;发展与公正: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价值取向[A];“公平、公正、平等:世界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3年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韩庆祥;王海滨;;中国梦:根本前提、精神实质和实现路径[A];2013·学术前沿论丛——中国梦:教育变革与人的素质提升(上)[C];2013年
3 许志功;;以党的科学理论指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A];“历史唯物主义与民族复兴之路”全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颜晓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包含倡导劳动[A];“历史唯物主义与民族复兴之路”全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5 柳洁;;以行业梦托起中国梦[A];浙江盐业(2013年第4期总第153期)[C];2013年
6 李仕湘;;我的中国梦[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六卷)[C];2013年
7 方晓;;“中国梦”与中国外交:世界贡献 中国打造[A];中国梦:道路·精神·力量——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文集(2013年度)[C];2013年
8 李德顺;;中国梦的主体性意蕴[A];2013·学术前沿论丛——中国梦:教育变革与人的素质提升(上)[C];2013年
9 熊炜;;围绕中国梦思想,推进中国的外交与国际关系研究[A];第五届外语院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高层论坛暨全国外语院校科研管理协会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3年
10 祁敬宇;;刍议大国崛起中的金融问题——兼议金融在实现中国梦进程中的作用[A];第五届外语院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高层论坛暨全国外语院校科研管理协会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新萍;“中国梦与和谐世界”研讨会在京举行[N];人民日报;2008年
2 秦毅;1.9%绝不是中国梦[N];中华建筑报;2009年
3 郭英剑;“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区别在哪里[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4 毛颖颖;让每个人都有一个“中国梦”[N];北京日报;2010年
5 张红;呼唤“中国梦”[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
6 本报记者 张骏 王海燕;“中国梦”触动了我们内心激情[N];解放日报;2012年
7 李思辉;温故《一九四二》,憧憬“中国梦”[N];光明日报;2012年
8 本报评论员;唯有实干,,才能实现中国梦[N];湖南日报;2012年
9 邓佑标;“中国梦”,我们一路追逐[N];解放军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夏斌;“中国梦”必将成为时代强音[N];解放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钟苹;以“中国梦”引领高校创新人才成长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2 娄银梅;中国梦与中国共产党忧患意识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秋山;“中国梦”的理论渊源与内涵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4年
2 韩校;“中国梦”学理框架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5年
3 高丽娜;践行群众路线对实现中国梦的当代价值[D];长春工业大学;2015年
4 李丹;重庆市大学生的中国梦与其成就动机、学习责任心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5 杨先利;论当代大学生“中国梦”教育[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6 王晓波;中国梦及其实现方式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7 辛晓宁;试论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中的哲学思想[D];中共陕西省委党校;2015年
8 李雨泽;科技因素对实现“中国梦”的影响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9 李娇;习近平的“中国梦”解析[D];渤海大学;2015年
10 卞浩tD;“中国梦”的价值及其世界认同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545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654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