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固化的形成机理及其突破路径
本文关键词:利益固化的形成机理及其突破路径
【摘要】:利益主体意识到单个利益获得和维护具有脆弱性,因而必然将利益延展到特定的集团或集团联盟,而道德危机泛滥使利益主体在摆脱利益获得和维护的伦理约束时,便开始追逐利益维护的工具,加上现有制度并不能成为外在的刚性约束,于是利益固化的隐性过程完成。而利益固化的显性要素如权力的异化、行业垄断、政府职能扭曲等更是与隐性过程交互作用,使得利益最终得以固化。因此,突破利益固化藩篱的途径需要在提升道德意识、防止权力异化、打破行业垄断、转变政府职能等方面进行多管齐下的综合配套改革,方能消解这一顽疾。
【作者单位】: 南京理工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关键词】: 利益 利益主体 利益固化
【分类号】:D61
【正文快照】: 一、利益固化的厘定与阐释早在2012年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就曾经指出:“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1]后来在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以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杜早华;;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危机——从自律与他律的平衡看[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唐嘉荣;;左脑型教育导致道德危机[A];云南省思维科学学会、云南省逻辑学会2007年联合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7年
3 宋晓光;;把现代文明与传统美德结合起来[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四卷)[C];199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冲;有偿家教的实质是道德危机[N];云南经济日报;2009年
2 江苏扬力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 林国富;走出道德危机是企业必修课[N];中华工商时报;2011年
3 长沙市开福区委副书记 沈裕谋;破解道德危机的思考[N];湖南日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尚慧辉;透视道德危机[N];山西日报;2013年
5 孙连宇;用“国民文化”来拯救道德危机[N];沈阳日报;2011年
6 王新欣 肖潘;道德危机下的拷问[N];中国老年报;2011年
7 赵立兵 重庆文理学院;道德危机根源在于社会自生能力弱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山东财经大学新闻学副教授 马慧茹;医治道德危机媒体大有可为[N];德州日报;2011年
9 王彬彬;公交车上的公德与私德[N];南方周末;2004年
10 本报记者 陈听雨;金融业道德危机需强势监管[N];中国证券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姚剑文;政权、文化与社会精英[D];苏州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葛菁菁;当前我国社会道德危机与对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2 陈小彬;论我国当前的道德危机及其化解途径—道德现代化[D];重庆师范大学;2007年
3 朱成科;日本青少年道德危机的前提性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黄成华;现代性道德危机及其重构维度[D];苏州大学;2003年
5 徐椿梁;现代性道德:危机·特征·建构[D];苏州大学;2005年
6 何宇鹏;青少年道德危机及其干预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7 褚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分析[D];山东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546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654628.html